第130章 闹大

明英娘擦了擦脸上的眼泪, 苍老的脸上充满坚毅。

她把明英的尸首接回去,转眼就去了镇国公府。

看热闹的百姓都围了过来,明英娘站在丹墀之上, 指着明英的尸体控诉谢怀琛的罪行:“镇国公府谢少将军强占我女儿清白, 逼得她走投无路,公主嫉妒如狂,对我女儿暗下杀手。”

陆晚晚得到消息出去看时, 明英娘已经哭得声音嘶哑, 坐在台阶上, 泪水和汗水混杂在一起, 分不清楚。她还在哭喊:“大家给我评评理,我女儿今年才十六岁, 她平常最是孝顺,那天就为给我做桂花糕,她独自出门买桂花, 这才遭了害。”

现在正是盛夏, 尸体腐烂得很快,放在门口已经有苍蝇在尸体外飞来飞去,腐烂的臭味也散发出来。

她一点也没有嫌弃,伏在明英的尸体上,哭得动容。

直叫闻着伤悲,见者落泪。

陆晚晚缓缓走上前,劝她:“阿婶,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误会?少将军怎么会对明英做这种事?”

陆晚晚实实在在地明白过来, 明英的出现,从一开始就是阴谋。她是有人预谋泼到镇国公府和她身上的一盆脏水,如今那个人躲在背后还不知道有多得意。

明英娘不认识陆晚晚,没想到堂堂公主会亲自出门见她,只当她是个管事丫鬟。她怒火中烧,在愤怒与悲痛交织间将陆晚晚重重一推:“我女儿的尸体就在这里,她就是从你们国公府出来才变得这么魂不守舍的。怎么可能和你们无关?”

幸亏揽秋手快,扶住了陆晚晚,她这才没有摔倒。

“谢将军为人中正耿直,怎么可能做这种丧德的事。其中定有误会,阿婶,你先进来,我们再慢慢说。”陆晚晚耐着性子哄她。

明英娘太过悲痛,谁也不肯相信,她冷冷地瞥向陆晚晚:“进了你们的门,我还能活着出来吗?还能为我女儿讨公道吗?我老婆子一把年纪了,什么都没有,什么也不要,就要为我女儿讨个公道,就要撕开你镇国公府的这张假皮,让世人看看你们究竟是何等肮脏模样。”

陆晚晚无奈,百般劝说不得,只得恹恹而去。

明英娘就继续坐在台阶上,哭诉镇国公府的不仁。

她闹了两天,这件事闹得满城皆知。

如今京城里各路人马齐聚,番邦使臣络绎不绝,这件事就像风一样吹到大街小巷。谁都知道谢怀琛强占民女,公主嫉妒成性,残杀民女。

最重要的是,他们说的话真假参半。说明英因为被公主嫉妒,所以被故意发配去驯兽园照顾凶兽。更令人头疼的是,明英最后一次露面,就是那回到镇国公府找谢怀琛,结果碰到北凉和鲜卑的使臣。

大家都看到明英出现在镇国公府前,瑟缩不前,好像很小心翼翼,又很害怕的样子。这也成为陆晚晚迫害明英的证据。

因为,大理寺初步断定,明英就是在那天夜里死去的。

一时间,镇国公府百口莫辩。

第三天上头,皇帝召谢怀琛入宫。陆晚晚一猜就知道是为这回的事情,故而死乞白赖跟了过去。

到了晨阳宫,皇帝将一大摞奏折砸到谢怀琛脸上。

谢怀琛这才看见,全是弹劾他和陆晚晚的奏折。

御史台已经将这件事上奏皇帝,说什么法不徇私,让他尽早下旨查办陆晚晚和谢怀琛,平息民怒。

铺天盖地的指责和谩骂扑打到谢怀琛和陆晚晚身上,说是他们逼死明英。

皇帝即将办千秋宴,四海的人目光都聚集在京城,他们竟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如此丑闻,不过眨眼的功夫便能传遍四海之内。

皇帝一世英名,到晚年却还要背上一个识人不清徇私枉法的尊严,让他如何不生气?

皇帝一张严肃的脸面色铁青:“朕以为这些日子你长进了,不成想你还是这么不落教,什么事情你不做,非要做这种下三滥的事情。你要皇儿以后如何做人?”

殿内除了陆晚晚夫妇,还有他的心腹朝臣,包括谢允川夫妇。

皇帝骂着就要动手,陆晚晚护在谢怀琛面前,仰着脸看向皇帝。

她表面上看着很镇定,但身子还是忍不住颤抖,皇帝没拿皇家和大成的颜面批责谢怀琛,而是在乎她的颜面。她十分动容。

皇帝的手高高扬起,在看到陆晚晚倔强的脸的时候又轻放了下去,最终只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没出息的东西,都到这时候了你还护着他做什么?”

“父皇,夫君不是那种人,我相信他。”陆晚晚眸底认真,看着皇帝的时候眼睛里有星星一样的光泽,无比闪亮。

谢怀琛亦是神色严峻:“陛下,末将没做过这种事情。背后有人蓄意为之,损害镇国公府的名誉。”

皇帝如何没想过这是有人故意诬陷,但任凭哪个父亲在听说这种事情的时候,第一时间想的是自己的女儿。

他被愤怒冲昏了头脑。

但看到年轻的小两口如此冷静,他也镇定了下来,深吸了口气,他说:“这个受害女子的母亲只不过是个卖豆腐的普通妇人,她又为何要做这种事?”

“我派人去查过,明英和她娘相依为命,没什么亲戚朋友。明英的娘肯定是受了人的唆使,才会不遗余力把这盆水往镇国公府身上泼。”谢允川说道。

不等谢怀琛说什么,皇帝又道:“既然是相依为命,哪个母亲舍得用自己女儿的性命来攀诬别人?”

陆晚晚潋滟的眉宇凛冽:“既然是攀诬,就不定是她们做的。她们和谢家往日无冤近日无仇,犯不着豁出性命。或许明英到死也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而明英娘则是被有心之人利用。明英母亲现在拒绝和我们交谈,也拒绝配合调查。她口口声声什么也不要,只要为明英讨公道。说明她背后有人,误导她镇国公府就是真正的凶手。”

“就算是阴谋,那到底是谁在背后推动?”沈在歌开口,接了陆晚晚的话。

“谁能在这件事情中得益,谁就是阴谋的推动者。”陆晚晚道:“不过镇国公府树大招风,夫君今年又是军功在身,无意间得罪的人定然不少。真要追究下去,有嫌疑的人就不少了。而此时再要追究是谁做的,没有任何意义,当务之急是洗清镇国公府的嫌疑。”

“你有什么办法?”皇帝问陆晚晚。

“明英的死,和我夫君无关。”陆晚晚掷地有声:“既然他们发动舆论攻势,让明英娘在我镇国公府门口喊冤叫屈,那我们也不能平白让人冤枉了去。明日我就和夫君击登闻鼓喊冤。此时若是国公府不作为,一味以息事宁人的态度处理,那这盆水我们无论如何也洗不净了。既然他们要闹,那我们就奉陪到底,总不能让人觉得我们是软柿子,谁也能捏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