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2/2页)

月儿这次学乖了,彻底闭口不言,拿起毛笔,镇好宣纸,规规矩矩地抄起《心经》来。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韩江雪一面研墨,一面看向月儿所抄的经书,心中颇为意外。

一来他觉得留洋多年,毛笔字应当已然生疏了,可字体如行云流水,畅快得很。二来他眼中的月儿温婉恬静,字也当如其人该是娟秀婉约的。可月儿的字体偏有种纵横跌宕的意味,大气磅礴,藏锋处微露锋芒,而露锋处亦显含蓄。

怎么看,都不该是她写出来的字体。

他不自觉地想起了游轮上的境遇,那位放浪形骸的姑娘说她叫明如月,眼前屡屡让他意外的娇妻也叫明如月。

萍水相逢的路人随口一句话,还是真真实实的枕边人,哪一个更值得他相信?

这中间孰真孰假,韩江雪的嘴角竟勾起了意味深长的笑意。

有挑战,他觉得有意思。

“为什么今天要回明家?”韩江雪的语气很轻,平静如水的调性,任何人听来,都是再寻常不过的夫妻家常。

可月儿腕子骤然一顿,手中的笔登时不受控制,已然抄写了过半的《心经》因为一个字的失误,彻底白费了。

月儿来不及可惜自己的劳动成果,侧过脸惊愕地看向韩江雪:“你跟踪我?”

韩江雪被质问,情绪也没有太大的波动,只是颇为惋惜地拿起月儿的字,摇了摇头。

“夫人何须这么惊愕呢,就是军营里的弟兄们在街上恰好看见了。”

月儿做贼心虚,但还要硬撑着声音不抖:“想我娘了,回去看看,不可以么?”

韩江雪虽然目光依旧聚焦在那副字上,但余光里也能瞥见月儿神情中的每一个细节。

反应过激,这根本不是一个寻常话题应该有的回应,韩江雪将月儿的忐忑与逞强尽收眼底。

“没什么,当然可以。只是新婚第一天就回娘家,让外人看来,好像你在夫家不受宠,受了委屈似的。”

月儿长舒了一口气,原来如此,好似逃过了一劫。她低敛眉眼,心中翻来覆去地回味着韩江雪的这句话,默默生出一丝悲怆来。

如果说没受委屈,她这般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是为哪般?她又何须在这里抄着佛经?可若说受了委屈,这点委屈与她十年来所经历的相比又算得了什么?

再者说,就是真的揣了满肚子的委屈,她又哪里有个娘家可以回呢?

韩江雪看到了月儿眼中的黯然,看了看手中的经书,猜出个八九不离十。

“你若不爱抄这经书,我晚饭时候同母亲说,以后不抄了便是了。你留洋回来,学的都是西方知识,自然不喜欢这些古板物件。”

月儿赶忙摇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左右这也没什么难的。他现在满脑子都是应付过去这次抄经,赶紧把法语学好,让自己留学归来的说法能站住脚。

“别了,我还是写吧。何必进门头一天便寻太太不自在呢?”

韩江雪看了娇妻这幅楚楚模样,半是生怜,半是好笑。

他也不知道这份怜惜从何而来,是如同寻常街头看到的可怜路人一般的恻隐,还是真的对这政治婚姻里的另一方生出一份眷恋。他只知道,婚礼上的四目相对,他的心脏漏停了半拍。

人生第一次,如此悸动。

韩江雪也好,月儿也好,年轻的他们谁都想不明白此刻心中的彼此意味着什么,而此刻的自己又意味着什么。

他只是在漫长的大家族生涯里学会了不动声色,淡淡地对月儿说了句:“也好,锻炼一下心性,顺带当练字了。”

作者有话要说:韩江雪:求助,妻子演技太差了怎么办?在线等,挺着急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