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户(第2/2页)

  • 匿名状:不署姓名的讼词。此讼词,以游戏文字讽刺恶人告状,诬陷士人。
  • 原壤:春秋鲁国人。相传因其母死不哭而歌,被孔子杖击其胫。参见《论语•宪问》,《礼记•檀弓》上。
  • 身,自身、本人。
  • 负郭田:近城肥沃的田地。据《孔子家语》载,颜渊有负郭之田五十亩。
  • 隐公元年:即公元前722年,为鲁国史书《春秋》记年之始。隐公,鲁隐公,公元前722年——前694年在位。
  • 恶衿:贪暴的秀才。衿,青衿,秀才服饰。颜渊:名回,孔子弟子,以安贫乐道著称。孔于称其“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见《论语•雍也》。
  • 功令;古时课功的法令,即考核、选拔学者的法令。见《史记•儒林列传序》。
  • 互乡;地名。不详其处。《论语•述而》:“互乡难与言。”
  • 革顶严究:革去功名,严加查办。顶,顶戴,用以区别官员品级的服饰。
  • 俾:使。血产:辛苦经营所置的地产。
  • 柳跖之告夷齐,此指柳跖告夷齐的匿名状。据说明穆宗隆庆年间,海瑞为直隶巡抚,欲制裁豪门巨室,不料为奸诈刁顽之人所乘。于是有投匿名状,对海瑞加以讽谕。告状人以柳跖名义,状告伯夷、叔齐兄弟二人倚仗父势霸占他的地产。意在说明投状人中不乏诬良为盗、颠倒是非的奸诈刁顽之徒,让海瑞提高警觉。见褚人■《坚瓠集》。此事与原壤告颜渊有相类之处。柳跖,柳下跖,即盗跖,春秋战国时人。《庄子•盗跖》篇说他率“从卒九千人,横行天下,侵暴诸侯。”旧时常以喻指大盗。夷、齐,伯夷、叔齐,商末孤竹君之二子。兄弟二人彼此让国,逃往周地,后因未能谏阻周武王伐纣,宁死不食周粟,双双饿死在首阳山上。旧时常以喻指高尚廉洁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