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商(第2/2页)

原来村中的那些不法之徒,听说商老二搬走了,又闯进商老大家。他们把商老大捆起来,又抽又打,用了各种刑罚,十分悲惨,家中所有的钱财都给了他们用来赎命。强盗临走时,打开粮仓,呼喊村中的穷人任意来拿,顷刻之间,粮食就被拿光了。第二天,商老二才听说了这件事,跑去一看,哥哥已神志不清,不能说话,睁开眼看了看弟弟,只是用手抓了抓床席。不一会儿就死了。商老二愤怒地到县衙告状。为首的强盗已经逃窜,无法捉拿。抢米的老百姓有百馀人,都是村里的贫民,官府也无可奈何。商老大留下的儿子才五岁,家里已经穷了,孩子常常自己跑到叔叔家,住上几天都不愿回去,要送他走,他就啼哭不止。商老二的妻子也没有好脸色。商老二说:“他父亲不义,儿子有什么罪?”就买了几个蒸饼,亲自把孩子送回去。过了几天,又避开妻子,暗中背了一斗米送给嫂子,让她抚养儿子。这样做,已成了常事。又过了几年,商老大家把田地房屋都卖了,商老大的妻子得了钱,足以自给,商老二才不到商老大家去。

后来有一年又闹灾荒,路上经常能看到饿死的人,商老二家人口也多了,顾不上照顾别人。商老大的儿子十五岁了,身体很弱,干不了营生,就让他提个篮子跟着叔叔家的哥哥卖芝麻烧饼。一天夜里,商老二梦见哥哥来了,面容凄惨地对他说:“我误听了你嫂子的话,以致失去了兄弟情义。弟弟你不计前嫌,真让我羞愧。卖掉的那座老房子,现在还空闲着,你赶快去租来住进去。屋后的草棵子下,藏有一些钱,挖出来,可以小富。让我那不成器的儿子跟随你吧,那个长舌妇我很恨她,就不要管她了。”商老二醒后,感到很奇怪。他出了高价向房主租房,才住进了老房子,果然挖出了五百两银子。从此以后,不再让儿子和侄儿卖烧饼,让他们兄弟在街上开了一间店铺。侄儿很聪明,记账算钱都不出差错,又诚实谨慎,凡是银钱出入,一文钱也向叔叔禀告。商老二更加喜欢这个侄儿。有一天,侄儿哭着请求叔叔给他母亲一点儿米。商老二的妻子不想给,商老二看侄儿孝顺,就按月给嫂嫂一些钱粮。过了几年,商老二家更加富裕。商老大的妻子病死了,商老二也老了,就和侄儿分家另过,把一半家产给了侄儿。

异史氏说:听说商老大一文钱也不轻易收取或送人,也是一个洁身自好的人。但他一味听从老婆的话,糊里糊涂不说话,对骨肉兄弟冷淡无情,最后因吝啬而死。唉!这有什么可奇怪的呢!商老二开始贫穷,后来终于富贵。他为人有什么长处呢?只是不一味听从老婆的话罢了。唉!行为不同,而人品高低就不一样了。

  1. 【注释】

  2. 莒:古邑名,在个山东省莒县。
  3. 邻垣而居:两家住宅相邻,仅隔着一道垣墙。
  4. 康熙:清圣祖玄烨的年号。
  5. 岁大凶:荒年。岁,一年的农业收成。凶,指遭受灾害,谷物不收。
  6. 析居:分居。析,分。
  7. 残盎:指无用的坛坛罐罐。盎,一种腹大口小的盛器。败榻:破床,指破烂家具。
  8. 炮烙:殷代的一种酷刑。见《李嘉言》注。此指用烧红的铁器炙烙
  9. 绝食:断炊。
  10. 从贷,向人借贷。
  11. 不受券:不接受宅契,指不忍心买其住宅。券,契约。
  12. 存活:度命。
  13. 适堕其谋:恰好中了他的计谋
  14. 押署券尾:在卖契上签字画押。券尾,指卖契的末下端。
  15. 不逞之徒:不得志者;心怀不满的人。
  16. 榜楚并兼:鞭抽,棍打。榜,笞击,用竹板打。楚,刑杖,用木棍打。
  17. 梏毒:用毒刑折磨。梏,古时木制的手铐,指捆绑拘禁。毒,伤害,指狠毒的折磨
  18. 廪:米仓。
  19. 州守:知州,州的主管官员。莫如何:无可奈何。
  20. 不加青眼:白眼相待,谓不喜爱。青眼,与白眼相对,谓喜悦时正目而视,眼多青处。语见《晋书•阮籍传》
  21. 道殣(jǐn谨)相望:路上饿死的人,到处可见。语见《左传•昭公三年》。殣,饿死。
  22. 荏弱:柔弱,体弱。
  23. 胡饼:乏麻烧饼。胡,胡麻,即芝麻,相传张骞从西域传入,故你“胡麻”。
  24. 设肆廛间:在街市上开个店铺。廛,商业区。
  25. 悫(què却):忠厚。
  26. 出入:支出与收入。锱铢:锱和铢都是古代微小重量单位。这里指极少量的钱财。
  27. 请栗:乞粮。请,乞求。
  28. 一介:也作“一芥”,谓轻微。王充《论衡•知实》:“不取一芥于人。”芥,指草芥
  29. 狷洁自好:耿直守分,洁身自好。狷,耿介。
  30. 恝(jiá颊)情骨肉:对亲兄弟漠不关心。恝,冷漠、无动于衷。
  31. 遵阃数:听老婆话。阃,阃闱,妇女所居的内室,借指妇人、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