瞳人语(第2/2页)

异史氏说:乡里有一个读书人,有一天同两位朋友走在路上,远远地望见一个少妇骑着毛驴走在他们前面。他便用戏弄的腔调说:“有位美人儿啊!”又回过头来对两位朋友说:“追上她!”于是,三人一块儿嬉笑着奔上前去。不一会儿追到了,才发现是他自己的儿媳妇。于是他内心羞愧,垂头丧气,默默地不再说什么了。他的朋友却假装不知道,还用很下流的话对那少妇评头品足。这读书人十分难堪,结结巴巴地说:“这是我家大儿子的媳妇。”两位朋友这才偷偷发笑,就此作罢。轻薄的人往往会自取侮辱,真是可笑的事啊!至于方栋眯眼失明,却是鬼神给他的惨重报应。那个芙蓉城主,不知是哪路神仙,难道是菩萨的化身吗?然而瞳仁里的小人儿为方栋活生生除去眼上的厚膜,说明鬼神虽然严厉,又何尝不许人悔过自新呢!

  1. 【注释】

  2. 长安:即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为汉、唐都城,因在旧时文学作品中常以长安代指国都。
  3. 佻(tiǎo挑)脱不持仪节:行为轻佻,不守礼节。佻脱,轻佻,轻率。持,守。仪节,礼仪。
  4. 陌(mò末)上:本指田间小路;南北叫“阡”,东西称“陌”。这里指郊野路上。
  5. 尾缀:犹尾随;在后紧跟。
  6. 朱茀(fú俘)绣幰(xiǎn显),大红车帘,绣花车帷。旧时女子乘车,车篷前后挂帘遮蔽,叫“茀”。幰,车上的障幔。
  7. 青衣:古时地位低贱者的服装。婢女多穿青衣,因以代称婢女。
  8. 款段,款段马,行动迟缓之马。此指骑马慢行。《后汉书•马援传》:“士生一世,但取衣食裁足,乘下泽车,御款段马……”《注》:“款,犹缓也,言形段迟缓也。”
  9. 小驷:小马。驷,四马一车,也泛指马,《礼记•三年问》:“若驷之过隙。”《经典释文》:“驷,马也。”
  10. 芙蓉城:迷信传说中的仙境。欧阳修《六一诗话》:“(石)曼卿卒后,其故人有见之者,云恍忽如梦中,言我今为鬼仙也,所主芙蓉城。”归宁:妇女回母家探视,古称归宁。《诗•周南•葛覃》:“害澣害否,归宁父母。”宁,安,问安。
  11. 田舍娘子:乡下妇女,农妇。
  12. 放:任意。
  13. 小翳(yì益):小片障(云)膜。翳,目疾,遮蔽瞳孔的薄膜。下文“右睛起旋螺”,是说薄膜厚结成螺旋形。
  14. 《光明经》:佛教经典《金光明经》的简称。
  15. 浼(měi每)人:央求人,请人。
  16. 捻珠:用手捻数着佛珠。珠,佛珠,也称“数珠”,梵语“钵塞莫”的意译,佛教徒念佛号或经咒时用以计数。通常用香木车成圆粒,贯穿成串,也有用玛瑙、玉石制作的,粒数多少不等,少者十四颗,多者达一千零八十颗。
  17. 万缘俱净:意思是各种世俗杂念全都消除。缘,佛家语,此指意念产生的因缘。
  18. 叵(pǒ颇)耐杀人:令人难以忍耐。叵,不可。杀,同“煞”。
  19. 珍珠兰:也称珠兰,常绿小灌木,初夏开小花,穗状花序,呈黄绿色,有香味。
  20. 营营:往来飞声。《诗•小雅•青蝇》:“营营青蝇,止于樊。”朱熹注:“营营,往来飞声。”
  21. 隧道:地下暗道。这里指眼睛通向鼻孔的潜道。《素问•调经论》:“五藏之道,皆出于经隧。”注:“隧,潜道也。”
  22. 得与而俱:意思是,如果我启门成功,就与你共同使用。而,你。俱,一同。
  23. 劈椒:绽裂的花椒内仁。花椒内的黑子,俗名“椒目”。这里形容露出一小点黑色的瞳孔。
  24. 了了:清楚。
  25. 检束:指对言行检点约束。
  26. 盛德:美德。《史记•老子申韩列传》:“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盛,大、美。
  27. “异史氏曰”:《聊斋志异》所用的一种论赞体例。异史氏,作者蒲松龄自称。本书撰写狐鬼神异故事多仿史书列传体例,因称“异史”;而在正文后,则仿照《左传》的“君子曰”和《史记》的“太史公曰”的论赞体例,标以“异氏史曰”,以便作者直接发表议论。
  28. 有美人兮:《诗•郑风•野有蔓草》中的诗句。原诗为:“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29. 评骘(zhì质)殊亵:评论得十分猥亵、下流。骘,定。
  30. 忸怩:羞愧葸缩的样子。
  31. 吃吃(jījī机机):形容说话结结巴巴、吞吐含混。
  32. 菩萨:梵语“善提萨菙”的略称。《翻译名义集》一引法藏释:“菩提,此谓之觉;萨菙,此曰众生。以上智求菩提,用悲下术众生。”佛教用以指自觉本性而又善度众生的修行者,地位仅次于佛,世传观世音菩萨多现女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