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八章 期待(第2/2页)

这个说法让许多人心里都产生了共鸣,不由都低声咬起了耳朵。他们不敢大声议论当朝之事,可是看现在忠顺亲王被如此冷待,又联想当初没有个好下场的护国将军,大家没一个人心里舒坦。

甚至有直脾气的人直接说出来,“忠顺亲王该不会和他爹一样苦命吧?”

有人听了倒吸一口凉气,低声与身边的人议论。

也有人谨慎一些,身见这里的情况不妙,就悄无声息的躲避开。

但是大多数的百姓还是留在原地的。

大家的情绪从一开始的兴奋,变成了现在的不忿。议论的内容也变了味儿。

五城兵马司的人在街上维持秩序,哪里听不见说这些议论?他们大声呵斥,百姓们当面闭了嘴,可一转身,嗡嗡的议论声就又响了起来,他们又不能将全城百姓都抓了,面对潮水一般的议论声,根本只能干瞪眼,完全无计可施。

京城里出现了大片聚集的百姓,且议论的内容还很不中听,李启天哪里会不知道?

这时,早有人将城门前发生的事回禀了李启天。

“圣上,如今百姓们聚集在街上,都在等着看忠顺亲王进城,可忠顺亲王迟迟不动,再聚集下去,恐生出不好的变化来,还请圣上早做裁定。”

李启天黑沉着脸端坐在御书房的桐木黑漆书案之后,双手紧握成拳,才没当场骂出难听的来。

“他这是要做什么?嗯?兵临城下,威胁朕吗?”

几位朝臣闻言齐齐垂首,心知圣上这是气糊涂了。逄枭身边统共就那么十几二十人,算的上什么兵临城下?

李启天看向几人中一直沉默不语的陆衡,道:“忠义伯,此事你怎么看?”

陆衡上前一步,行礼道:“圣上,臣以为此时理应想办法平息民声,方为上策。”

平息民声?民声是什么?老百姓在外议论了什么,联想了什么,李启天心里明镜似的。

他是天子,难道还要看别人的脸色行事?

李启天沉声道:“熊金水。”

“奴婢在。”大太监熊金水上前来行礼。

李启天吩咐道:“你去传朕的口谕,让忠顺亲王速速进宫面圣,休要拖沓!”

熊金水躬身应道:“奴婢遵旨。”

随即便快步退了下去,依着吩咐办事。

御书房内的极为大臣结垂首,不敢多发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