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回京(第4/4页)

为了升迁,或是为了不被赶下来,哪怕是为了考核,也得跟进学习啊。

今天学商业法,明天学农业课的……这大秦上上下下的都整个的换了一种风气似的。

再加上始皇旧年免了今年很多地方的赋税。

人心一稳,这歌功颂德的文章都出了不少。

然而现在的始皇,却不再飘了,也不会再有得意,他只是不断的积蓄着,积蓄着实力……

他亲自见了大商人,商人们感激涕零,恨不得要以死表忠心似的,见这千古一帝。

科考之前,他亲自出的题目,亲自放下政务,去盯着科考,甚至还给来的学子们发了路费,取暖费啥的……为啥要发取暖费呢,因为咸阳冷的快啊,下霜了,贼冷。除了取暖费,还给发了纸。这玩意在后世是多见,可是在大秦学子们没见过啊。学子们都惊呆了。抱着纸,哭的跟啥似的。写赋赞始皇帝是千古一帝,说因此才有玉米土豆,因此才有造纸术的产生,说的始皇帝跟啥似的。

这个时候,什么六国的界限已经模糊了。只要,要益,其实先秦七国之民,都是一国的。

这么暖心的皇帝,学子们都哭了……

始皇也挺感慨的,原来想要人心思服,这么容易,不一定非要压着,对着来。

以前吧,他对着干,也做过了,现在,收服点人心,觉得还挺美,挺乐呵的。

文字,语言,啥的也都统一了,以后会越来越好吧。

始皇发了诏令,始皇主考此次科举,因此,只要考中殿试之人,都是天子学生。此诏一出,震惊天下,涕泗横流。

天子有弟子,这种荣誉,比做官还要令人心里美。这推崇与赞誉,注定了以后朝中有很多的才子上来,要与李斯较高下了。

始皇第一次施仁,有点小心计手腕啥的,没想到效果这么好,尝到了甜头,他才觉得不错,老四说的其实也挺有道理。

以前的他可是不屑于此的。现在,人老了,心眼子也细腻了。

大秦的第一场科举考试开始了,始皇亲自主考,这是盛事,天下第一盛事。人才角逐,拉开了序幕。

而路上的雍正也迎来了入冬的第一场雪。因为已经到北方了嘛,所以这雪下的有点早。

才到秋十月,就迎来了雪。

翠儿拔高了不少,个子见长,她站在马车下,伸出手来接住雪花,她问雍正,道:“为什么雪花是六瓣?!”

雍正也接住了一个,来数了数,还真是六瓣居多。

“也许是因为六瓣稳定?具体的参数啥的,也许你奶更清楚。”雍正道:“只是大自然真的美妙。”

这一路,春花,夏海,秋枫,冬雪,都看遍了。

还有青山绿山,名山大河,百姓民生……翠儿看遍了,雍正也看遍了。

天下太平,真好啊。

父女二人相视一笑,道:“下雪可冷了,要加紧速度回京了。”

翠儿点首,看向北方的方向,道:“大爹爹,宫里,可严吗?!”

苏培盛笑道:“严不严,谁也不敢给公主难为,去了宫里,不住后宫,就住在侧殿呢。”

翠儿点点头,笑道:“倒是挺想见见五嫂的,也不知是个什么性子,会不会喜欢我!”

能不喜欢吗?!就算真的有偏见,有忌惮,皇帝喜欢的,丈夫喜欢的,作为妻子,作为王妃,哪怕不会真心喜欢,该有的礼节和客套少不了。

人与人之间讲缘份,能不能处得来,不好说?!

就算真投缘,有时候个人的利益与纷繁的心思,很多取舍都是说不清的。

在权力巅峰之上,想要两全,很难。

然而不管五王妃怎么心思,翠儿都不会是博弈的牺牲品,雍正和弘昼也不会让她成为牺牲品。无论是弘历也好,或是五王妃,或是其它的人也好。都不行。

“若是能合得来,也可一处,若是合不来,就无缘,无缘就无需强求。”雍正笑道:“不管怎样,有我与你五哥哥疼你呢。”

翠儿笑着点了点头。正因为如此,她才会对五嫂有所期盼。只是这个,大抵也是看缘份。

“加紧回京,路上无需再耽误。”雍正笑道:“回去还有一堆事呢,等在年前把事都给理清了,过一个清清静静的年景。”

“是,”苏培盛笑道:“奴才这便吩咐下去,恐京里得了消息,已安排各路人在各地迎接圣驾了。”

“无需劳民伤财,别太辅张。”雍正道。

“是,奴才马上传信回去。”苏培盛笑着扶雍正上了马车。

翠儿也上去了,笑道:“苏爷爷一会儿也上来,暖和。”

“哎,”苏培盛笑道:“还是公主最疼我。”说罢便去通知跟随的大臣和侍卫都统等人了。

说是加紧进京,因为落了雪,其实马车也快不了。

然而,再是慢,也在不断的缩短路途,在路上不断的有人来迎接了,车队越来越长,人也越来越多。不过也就半个月功夫,终于到京里了。

此时也十一月中旬了。离过年也不过个把月的功夫。

翠儿住在暖阁里,进了宫以后,本以为会不适应,不曾想到一切安排妥当,再加上出个门转个弯就是雍正住的地方,因此翠儿大感舒心,反而放松了下来。到底是大爹爹的宫殿,她也没什么怕的。况且熟悉的人都在身边。

“将我箱子里的东西整理出来,”翠儿对王嬷嬷道:“给五嫂送去。也不知五嫂喜不喜欢,千万别嫌弃才好。”

王嬷嬷笑道:“只送五王妃一个吗?!”

“是,只送一个。”翠儿道:“其它人倒不是我不放在眼里,只是不愿意应酬罢了,我还是只过自己清净的日子,学习功课,只是五嫂是不一样的,是亲人。”

“这话,奴婢定亲自传给五王妃,只愿五王妃不多心才好呢,”王嬷嬷笑道。

“不求亲近,别怨我不失礼,我已知足。”翠儿笑着,坦坦荡荡的。

其它人,便是什么后妃不后妃的,她也不想应酬。主要是生活重心不在这里。到底失了真实感。更不会主动了。

她一回京,其它哪家不盯着啊?!

却只见她送了礼给五王妃。后宫和宗亲都有点蒙,嘴上不说,其实心里都笑话,这不知礼数的乡下丫头。不高兴的同时,还得去见,也挺郁闷的。

四王妃更是笑话五王妃,“五弟妹,你也是有福之人,皇阿玛最爱重的公主,别人一概不送,只送给了五弟妹,这其中能有什么意思啊,只恐将来啊,是亲如姐妹一样……”

这话多讽刺,这是说这公主是内定的侧福晋的意思了。

五王妃便是心内狐疑,也不上她的当,只笑道:“那也是我有福气,得能这青眼看中,我瞅着,我家五爷还有大造化在后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