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发配(第4/5页)

他怀疑过自己,下了这个决定,心里莫名的也有点难受起来。

雍正道:“为人父母,便是再难的时候,也不愿意轻易放弃孩子的吧?总归是不希望他重复弘时的命运的。所以,现在算是给我们父子一条退路,再这样下去,迟早他得犯错,朕也不能容。还不如外放出去,冷一冷……”

“朕突然有点明白,老人家对她家老三的心情了,恨铁不成钢,更恨他。却在那个当下,不忍心,真的对他如何,只能将他困在家里罢了。”雍正道:“朕如今也有一样的困境。不知如何是好。如今,不求这老四心里无怨,只希望他能想开,别困住自己再继续犯错……”

再犯错,就真的要走死角了。这对父子君臣关系都是不利的。

是雍正极力想避免的情况。

弘时啊。一想到,心就难受了。当初就是一步步的纵容着,然后就……到了那个地步。

他也想弘时,也难受。当初实在是太忙了,应接不暇,根本没空去管弘时。以至于……

“朕是不是不适合作父亲?!”雍正心里难受极了,与此时的弘历的孤愤完全不同。

“万岁爷,已经是天底下最仁慈的父亲了,况且,宝亲王万不至于到李延治那个程度,终究还是有底线的,现在只是一时想不开……”苏培盛道。

雍正心累的难受极了。

“原本宝亲王也不至于此,只怕是五爷消失的无影无踪,半点踪迹也没有,查不到任何,叫宝亲王不安了。”苏培盛道:“这件事上,的确是有欠妥当……”

面对未知,人总是会先乱阵脚的。

雍正怔了一下,不吭声了。

可是告诉弘历秘密吗?!也不现实……

这个误解,好像对弘历确实是有些不公平。可是,对弘昼也不曾公平过啊。以前遗失的,现在弥补而已。雍正头开始痛了。

至少,他能平等的正视这两个儿子身上的优缺点,不偏袒,做到公平就好了。

然而,也许这种公平本身,就是对弘历的不公平。

这世间的所有事,都是难以两全的。

不管如何,弘历还是收拾了一下,出了苏州城,一路去沿海一带了。

那里并未开发,只是小渔村,更多的,还有芦苇荡,无边无际的江堤,以及河堤。从这里开阔的地方看出去,是没有尽头的大海。

这三处,都是出水口。

这里荒废,而对弘历来说,打发来了这里,就是发配本身。相当于现代的一级都市人,突然要去偏僻的鸡不拉屎的地方去工作的心情差不多吧。

风潇潇兮易水寒,悲壮一去兮,难免心生怨忿怨尤,还有浓浓的不甘心!

他想要的答案,没有半点得到,反而因为此,而被发配去这样的地方。也难免会生出怨心来。

这种怨心,还需要时间去消化和平息。

至少现在,他是做不到的。

而此时弘昼在哪儿呢,风吹着,沙吃着,到嘴里,鼻子里,眼睛里。他也半点不叫苦。

而且吃的军粮,也确实是难吃,更别说取到的水了,那水也是黄浑黄浑的,一静置,就全是沙子。

弘昼是真没想到这风沙会这么大。

也对!这个季节,正是艰苦的时候呢。别说他了,很多军士们都被风吹的冻的裂开了口子,手上一道一道的,像皲裂的土地。

他穿了一身铠甲,骑马来蒙毅帐下议事。

进了帐,便道:“拜见蒙将军!”

蒙毅看了他一眼,这段时间,他是真的高看了一眼这小子。先前在咸阳时,因为印象太深刻,所以看到一路上的严谨的他,真的很不习惯,就等着这小子露出真面目呢。不止他一个人这么想,所有人都是这样想的。

可是弘昼并没有,一直严守军中的规矩,并不是那个以一己之力而挑衅军纪的人。

始皇给他的配置并不低,一军,几个营,相当于一个旅了,而且是单独效命于弘昼的,不是听命于蒙毅的。他原本可以不听蒙毅的调度,自行安排是可以的,可他并没有这么做。

蒙毅还真思考了一下始皇的用意。

想来是怕弘昼不听话,犯了军纪,引了众怒,蒙毅要斩他,因此给了这个后军与他,意思是让他自保。

也不知这小子到底什么来头,弄的始皇这样重视他。连这样的安排也做了出来。

原来的始皇可不会在这种事情上有私情。

而始皇依旧这么做了,这就说明一件事情。

就是这小子,绝对是不能失的人,是始皇真正在意的,放在心上的。

也因此,哪怕他真的犯了军纪,也是不能杀的。

也许始皇想告诉他们的正是这一点。

本来嘛,想着既然如此,能忍就忍他,他不死就行,哪怕犯了军纪,不能斩,哪怕真的拖了后腿,还得分兵去护他。但是没想到,这么太平。

这也叫蒙毅有点不安。这种不安,就是一种感觉,相当于一个悬在头上的石头,你不知道它到底什么时候会突然掉下来的不安。

他宁愿它快点掉下来,落到实处呢,也总比现在这不上不下,不知道他到底怎么发作才好呢。

因此众将对他都挺慎重的,相当于防范一个不定时要掉的石头,很慎重。

蒙毅道:“坐。”

弘昼在下首坐了,道:“我发现了一点奇怪的踪迹,想去另一路追踪一二!”

“什么踪迹?”蒙毅道:“追踪是斥侯所做之事,不必你亲去。”

“已经派出斥侯营的人去了,去了三批,皆无一人回!”弘昼道:“此处关键,不在于是叛军,而可能是胡或匈奴人。”

秦人对关外的人,是极敏感的,蒙毅吃了一惊,道:“胡说!此处是关内,如何会有匈奴人?!”

“只恐是闻秦有内乱,遣入进来的,”弘昼道:“因未抓到人,因此不敢确定,所以才想到亲自去看一看,蒙将军,我会小心的。带兵去,若遇人,直接端了便是。他们遣入进来,人必然不会太多,怕露出痕迹。因此,我的后军想是足够。不会有闪失的。”

蒙毅起了身,想了想,到底不敢大意侥幸,道:“也好,此事还是要慎重,宁愿是多心,也不可纵容他们在关内肆虐。倘若真是匈奴人想要侵边,此事可大可小啊。”

“你是怎么疑心上的?!”蒙毅道:“匈奴人一般不可能出现在这里。”

“是这个……”弘昼将手上拿着的东西拎了上来,“粪便。”

这一坨是粪便?!

众人觉得怪怪的,虽然他们打仗,查看这种东西是习惯,可是这和亲王,以前可娇气了,没想到……

因此蒙毅倒是高看了他一眼。

“秦兵马,食粟米,豆类比较多。草食少。”弘昼道:“而这粪便十分新鲜,最多三日遗留下来的,捏开看一看,与秦兵马的粪便可完全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