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第2/2页)

让这么多的人在城门外等着,本身就说不过去。

要是被人给参上去,赵致远这苛刻乡民的帽子就摘不下来了。

当然,谢一林的名声也好不到哪里去。

赵致远连忙告罪:“下官知错!”

旁边老农却是道:“大人,是我们自愿的,赵大人他们也是我们给请来的,希望能够送您一个物件!”

谢一林:“老人家这可使不得,您能来送我出城,就很高兴了,其它的物件都不用了,您该吃吃,该喝喝,咱们不兴那些!”

在位期间都没有收受一文钱,现在要回京了,更不可能收取乡亲的礼物了。

只是,当谢一林看到立在面前的东西时。

却是再也忍不住了。

谢一林的眼睛湿润了!

他一向是一个能够想得开的人。

可是当看到老农所说的物件时,却是真的被感动了。

万民伞!

是被另外六位老农送过来的,都是上了年纪的人,可是就是这些老人,此时却是满脸的不舍。

“谢大人您的大恩大德,咱们祈台城的所有人都永远牢记于心,永生永世不会忘记!”

“永生永世,不会忘记!”

“您的救命之恩不会忘记!”

“我们别的不会,就连夜做了这万民伞,希望谢大人不要嫌弃做工不精,咱们已经是很细致了!”

这些人,有原先吃不饱穿不暖的原著居民,也有后来投奔过来的灾民,更有一些是听着名气特意过来开荒留下的人,不管哪一种,谢一林都是他们的救命恩人。

就从在小道消息里得知谢大人要离任,众乡民就一直在想着要怎么为谢大人送行。

最终,一些老人提到万民伞。

接下来,那些会些手工的人都被集中到一起,不分日夜的赶制了这个万民伞。

只是赶制还不行,还要让所有的人都在上面签了名字。

这才是最紧张的,因为实在是担心来不及,上面不止是祈台城的乡民的名字,就连周围所有县府的也都有。

一个不落的全部都写上了自己的名字,哪怕有的人不会写,也是请教了一些识字的书生,在最快的时间里学会了写自己的名字。

他们做这些,只是为了要让谢一林知道,他们是记着这位镇守使大人的好的。

谢一林双手紧紧的握住伞杆:“太贵重了,一林,受之有愧!”

万民伞,万民所向!

他所做的都是一个为官之人应该做的,可是得到的却是所有乡民的掏心掏肺的真诚以待。

这样的心意,让他如何不惶恐,如何不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