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第2/3页)

林云舒想起那道美味茄鲞,回了六个字,“谢皇上的茄鲞”,绑到鸽子腿上,将鸽子放飞。

写完后,她就回房睡觉了。

第二日一早,小四下了朝,交给林云舒一样东西,“皇上听说我们家要在京城开饭馆,就从御膳房那边要了几道菜谱。里面还有您最爱吃的美味茄鲞。”

崔宛毓听着稀奇,“皇上对咱们家也太好了吧?”

昨天刚赏了御膳,今天就送菜谱。

小四笑笑,“皇上这是安抚咱们家呢。这礼物对皇上而言不算多么贵重,就是表达一下歉意而已。”

皇上又不开饭馆,现成的菜谱要过来,送给他们,就能消除他们家对立后一事的不满。皇上这一招怀柔政策省钱又有效。在为人处事方面,他差皇上远矣。

林云舒接过菜谱,严春娘也凑过来瞧。

“我的天呐。我以前学做的时候,就觉得咱们做菜太费功夫了。但是跟这御膳一比,秒成渣渣啊。照这份菜谱,咱昨天吃的那一桌御膳得多少钱啊?”

一道茄鲞十来只鸡来配,还不包括其他的珍贵的配料,费时又费力,饭馆要这么做,还不得累死。

林云舒将菜谱收起来,看向老大两口子,“咱们顾家饭馆走的是平民路线,这菜谱上的菜就算了吧。什么时候想吃,咱们就做一回。”

严春娘点头,老大也点头附和,“那我到饭馆那边看看。”

现在饭馆正在装修,他得去看看布置,老二也跟去帮忙。

老三要去武馆授课,吃完饭早就走了。

现在只剩下小四,他吃完早饭就要去御史台上工,不过他还有一事要说,“皇上已经想到法子筹钱了。”

林云舒原本想回房,听到这话,又收了回来,回头看他,“什么法子?”

小四满脸笑意,“今天大朝会上,皇上打算发行国债。向臣子借款一百万两,时间是一年,给六分利。”

六分?那就是百分之六的利息,跟高利贷自然没得比。但他们在钱庄里存钱,不仅没有利息,还得给他们保管费。

林云舒没想到这古代帝王居然也能想出国债的法子。这皇上的脑子还挺好使的呀。

去年要不是江南水患,被金人洗劫,他们国家的国库也不会连一点钱都拿不出来。

国库的收入来源多样有:盐税,商业税,田税,人丁税等等,国家绝对不会没钱还。

等明年天灾过去,国库就能有余钱了。

前世,林云舒就听男朋友说起过,国库具有最高信用度,被公认为是最安全的投资工具。不过最安全的,利息通常也是最低的。皇上能给六分利,估摸着也是担心大臣们不愿买,所以提高了一点。

小四说完,看向亲娘,不确定问,“娘,你说我应该买多少呀?”

林云舒想了想,“五万两吧。朝里都知道我们家经商,手里有银子,太少了,估计你那些同事要说你不尽心了。”

最主要的是她真的不差钱。只不过她空间里的银子不好拿出来。

小四自然没什么意见。

大朝会,大小官员加在一起有一千多个官员,皇上发行了一百万两,百官们为了给皇上留个好印象,几乎人人都买了。一百万两很快兜售一空。

下了朝,小四把国债单拿回来给大家看,上面盖的还是玉玺的章。

因为时间紧急,户部担心有假冒伪劣,所以强烈要求用玉玺盖章,“每人都要在户部登记。明年按单子来领钱。两者缺一不可。”

这国债只对官员发行,普通人没有资格购买。要是转让,也只能在官员之间转让。然后到户部那边更换名字。

林云舒心中赞叹,皇上真是有手段,“有了银子,韩广平被灭指日可待。”

小四对彭继宗的能力也是极为信服的。再加上韩广平不善治理,打下兴元府后,就一直坐吃山空,军队里的人平起平坐,他手底下的百姓却过得连奴隶也不如。时间久了,百姓们就有了逆反心理。

林云舒回屋,写信给皇上,问起国债的事情,她想知道这么好的主意,他是怎么想到的?这想法有些超前呀。

皇上很快回了信,四个字:明日分说。

林云舒心中纳闷,她明天又不进宫,为何明日就能知道了?

第二日是顾家为了庆祝林云舒升为恭人,宴请群臣家眷的日子。早在前几天,崔宛毓就给小四的同事,上级,亲戚朋友送了请柬。

许多官员家眷应邀前来贺喜,林云舒穿着诰命衣服,笑得脸都快僵了。

小四给亲娘柔肩,“娘,你说我向朝廷为娘子请封,皇上会同意吗?”

崔宛毓今天的羡慕之情,林云舒自然看得出来,但是小四刚升上御史中丞,一功未立,现在国库又空虚,不是好时机。

崔宛毓似是察觉到婆婆的迟疑,“再等等吧。我爹当时给我娘请封诰命还是我爹当了八年官呢。我还年轻,等得起。”

林云舒欣慰地看着崔宛毓,“小四若是请旨,皇上也许会同意。但总归不太好。”

崔宛毓明白。顾家已经是皇亲国戚,一言一行都有人盯着,不容出一点差错。

张家贵为国戚,这么多年都未能融入贵族圈子。可见那些真正有底蕴的达官贵人有多挑剔。

出身,才学,恩宠一样都不能少。

林云舒从今天收到的礼物里挑了一份贵重的给崔宛毓,“拿着吧。你也累了一天了。早些回去歇着吧。”

她不帮崔宛毓,是不想用私情向皇上讨恩典。一边拒绝人家,一边讨要好处,太不要脸了,她做不来。

天色晚了,儿子儿媳全都回了房。

林云舒没有睡意,知雪知雨帮林云舒拆礼物。

其中有个礼物上面放了一封信,知雪翻来复去看都没看到落款,“这是什么东西?”

林云舒接过来,看了眼礼物盒,发现里面是一只百年人参。

她打开信,上面是皇上的字迹,信中写明,国债是他想到的法子,又跟他说起朝中遇到了麻烦。

原来皇上通过眼线,得知许多地方官巧立名目,随意给百姓加税,大部分赃款都用来向许尚书行贿。但他却找不到许尚书的把柄。

许尚书人老成精,做事小心谨慎。之前有太后当靠山,飞扬跋扈,太后被金人掳走,他马上就夹着尾巴做人了。

扳倒地方贪官容意,但皇上不愿意放过许尚书这种蛀虫。

林云舒从信中看出他很愤怒,字体有些潦草。想必他也是刚得知此事。

林云舒没想到他会把自己心里的想法告诉她。这封信要是传出去,对皇上的名声也不怎么好。

他明明知道,却还是愿意告诉她,难不成他从小四那边得知,她喜欢听这些国家大事,所以就借着写信,多跟她聊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