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第2/2页)

金人来袭,这些守卫几乎死绝了。

林云舒看了眼窗外,明明三月的天,春光怏然,她却无端打了个寒颤。所以说宁王早就在下棋。

彭将军死了,他没有为彭家求情,是因为他知道彭家有不少英才。他不希望这些人为奉元帝所用,所以直接把人给发配边疆了。

离得远了,想起来的时候就鞭长莫及了。

而后林将军被调到樊城。

金人来袭,只待了一天就跑了,不是金人不想多待,是因为成将军带兵前来,金人以为宁王就在后头,所以马不停蹄溜了。

林云舒抚了抚额,她身处局中,一直小心谨慎。却直到现在才看明白皇上的用意。奉元帝,宁王,太后党以及卫党输给宁王真是半点也不亏。

宁王有脑子,能打仗,心腹众多,还会挣钱,又有好名声,他不当皇帝都是百姓的损失。

小四纠结半天,只说了一句,“不管怎么样,彭家能够无罪释放总是好事。”

是好事!这是毋庸置疑的。彭家打败仗是事实,不是皇上害的,他不肯为彭家求情,也是出于战略考虑,无可指摘。

现在他能还彭家一个公道,已经算是仁义。就连彭道原将军地下有知,都只会感激他。

皇上亲自御审此案,底下人办事速度自然快。跟着彭道原将军打樊城那一战,死杀大半,但还是有不少幸存者。

通过他们口中得知,当初的武器确实是生锈的。就连给马吃的黑豆都是发霉的,马吃了直接拉肚子。

于是案件水落石出,王礼山中饱私囊是真,锻造的武器生锈也是真。害得彭将军打败仗更是真。

皇上大发雷霆,以此案为典型予以重罚:王礼山身为总领不专心为将军筹措粮草,反而因一人私利,就置十万士兵于不顾。实在是罪大恶极,无可饶恕。全家七岁以下男丁全部被抄斩。女眷没入教纺司,任何人不得求情。

彭家无罪释放。

经此两案,太后和奉元帝的名声越来越坏。甚至不少百姓私下议论奉元帝是个昏君。如果不是他有眼无珠任用王礼山,十万士兵也不会白死了。

四月金国使者来月国商谈赎回奉元帝一事。被皇上亲口驳回,满朝大臣无一人敢出声。金人使者无功而返。

六月底,彭继宗一行人从盐俭县快马加鞭到了京城,皇上力排众议封彭继宗为平韩将军,命他率十万人马增兵樊城。

彭继宗欣然领命。

当天晚上,彭继宗到顾府登门道谢。

四兄弟陪他喝了个不醉不归。三日后,粮草先行,又五日,彭继宗率兵前往樊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