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四章(第2/2页)

“要不我和昕月一起去后面坐吧?”实在耐不住女生小鹿一样水汪汪的眼睛,知夏到底还是开口了。

祁思明:……

他不得不起身,临往后排走时,看着董昕月,几乎是咬牙切齿开口:“夏夏不喜欢坐后面,你和她坐这里吧。”

“谢谢。”董昕月难得温顺地笑了笑。

也是,目的达成,能不眉目开朗吗?

看着坐在前排和知夏不知道聊什么聊得特别开心的董昕月,祁思明反正是开朗不起来。

有那么一瞬间,他甚至恨过自己不是女儿身,然后就是震惊自己竟然连这种想法都有了。女孩的确可以和夏夏撒娇、近水楼台、吃豆腐……但他成了女孩还怎么和她谈恋爱?!

不可,着实过于不可,告辞了。

到了考场,各人分别拿出自己的“冬令营”营员证、领队证或者来宾证,在安检过后进入考室,听监考老师宣读考试规则。

从八点到十二点半,四个半小时的时间,全都用来进行hmo的这场全国总决赛。

hmo全国赛的目的是选出成绩最优的30名选手,组成国家集训队,通过继续的集训和比赛再最终确定出六名能够代表华国的国家队选手去征战imo,也就是“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因此,hmo的考试也完全模拟imo进行,每天3道题,限四个半小时完成。

从过去几年的hmo和imo的题目难度比较来看,hmo的题目难度是高于imo的,技术性极强。虽说前两年,华国在imo赛场上连连失利,让对华国国家队抱有期待的人都有些失望,但华国的数学高考卷难度在国际上还是很出名的,所以hmo题目达到这个难度也正常。

是的,别以为每天才三道题,平均一道题可以有一个半小时是多么充沛……那就真的太天真,也太低估数学的难度可提高性了。

拿到试卷,填好相关信息,知夏扫了眼题目,发觉果然不愧是hmo总决赛,和之前京都市自己出题的初赛和复赛相比level明显上升,倒是让她愈发得心应手。毕竟本身就是处理惯了有难度的题目,前段时间为了降低自己的水平,生怕用了超纲的理论,才是真的快把她为难死了。

第一题上来就敲锣打鼓一般大阵仗,几个图形叠在一起,让人看着就心生退意,解题除了辅助线,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就是“梅涅劳斯定理”和“圆幂定理”的运用,而这对于在场所有高中生选手来说,确实是比较超纲有难度的。

想到要用“梅涅劳斯定理”时,知夏抬头看了眼左右两边的同学,就见果然都蹙着眉头在草稿纸上画画算算,被难到的模样十分真实。

第二题是数列题,要求在假设条件成立的前提下证明式子成立。相比方才的第一题,这题就只是“纸老虎了”,其实只是看着吓人,实际上难度并没有上一题高,用到的理论也相对简单。

前段时间为了控分,知夏看了很多历年的奥赛题,发觉并没有跳出那个框架,便采取了逆向归纳法,得出适用的大前提条件,再利用特征方程得出通项公式,最后用归纳法,结合复数的三角形式就可以证明出来。

第三题则以矩形为例,进行3017次切割,再限定了某个特别鸡肋又明显在为难人的条件,求最大值和最小值。这个就是真的绕脑子了,信息点比较多,考计算、脑中成图等一些数学思维,再加上一些本应有的理论难度……

一边写答案,知夏就一边在心里感慨。

数学真不愧是数学,数学奥赛也真不愧是数学奥赛,即便隔了多年没见,狗的程度仍然是一等一。

所以为什么知夏在题目都会的情况下还是写到了现在也没有交卷呢?

感受过寒假、暑假即将结束的时候,抄作业、抄答案到想死的那个痛苦吗?那个手腕的酸痛、那个生死时速的恨意……是的,hmo的总决赛光是正式答题要写的字就已经多到堪比文科生答试卷了,不然也不会只有三道题。

在这个人情虚假的社会,数学和数学奥赛永远是最真实的。

说欺负你,那就是要欺负你,管你会不会都要欺负你:)

当然,相比其他考生,知夏还是轻松很多的,好歹累的只有手,便写一会儿,歇一下,顺便在草稿纸上画了画后援会的logo图,思考了下之后要怎么做。

即便是这样悠哉悠哉的答题状态,在考试开始两个半小时后,知夏还是答完了试卷,检查一遍,确定没有太不过脑子的错误和逻辑bug便收拾了东西,准备提前交卷。

这次的两个监考老师都不怎么关注娱乐圈,对知夏这个“特殊的高三生”便只是在核对考生身份的时候多看了两眼,没有太在意。

毕竟能来参加hmo、能进集训队和能进国家队是三个概念,何况还是个“一心二用”的明星。

结果她竟然提前了将近两个小时交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