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第2/5页)

除十三十四已经开始在朝堂进出外,其余几位皇子年纪尚小,仍在上书房读书。

那十八皇子,甚至不到十岁。

年龄稍长的三皇子胤祉与四皇子胤禛,被康熙留下监国。

原本还有个八皇子的,只是之前托儿所一事,背后查出有胤禩身影,于是被禁足一年,如今还未被放出来呢,这监国一事,自然也就没有他的份了。

可是后来听说北巡期间发生的事后,留在京城里的诸位皇子却十分庆幸,觉得这次不去,反倒是件好事。

因为北巡期间,胤禔一方势力在与太子的长久拉锯战中绷到了极点,趁着这次机会,终于忍不住对太子发出了致命一击。

首先,是趁着伴驾的大好机会,时不时地在康熙面前给太子上眼药——

康熙早已对太子不满,也对他的所作所为有了七八分的了解,所以胤禔那些说太子“暴戾不仁”,诸如恣行捶挞诸王、贝勒、大臣,以至兵丁"鲜不遭其荼毒",截留蒙古贡品,放纵奶妈丈夫、内务府总管大臣凌普敲诈勒索属下……等七分真三分假的事,都让康熙十分不满,而且深信不疑。

毕竟胤禔等人说出的种种事件,都和太子以往表现出来的性情吻合,确实像是他做得出来的事。

而这无数的小报告当中,康熙最不满的,恐怕就是他截留蒙古贡品一事了。

此事不论真假,但都成了康熙眼里太子最大的罪行——

贡品本是献给皇帝的,他一个太子将其截留,是想做什么?想提前享受一下做皇帝的感觉,还是不满如今太子的待遇?

康熙甚至对梁九功说,太子这是想要分他权柄威势,然后方便他行事。

梁九功听了,当场吓得冷汗直冒。

“行事”二字,实在让人心惊胆战,太子究竟想要行什么事?这个事究竟为什么又要分掉皇帝的权柄威势才能成行?

梁九功完全不敢深想。

因为胤禔一方的诸多想动作,康熙本已经对太子不满到了极点,谁知这时又突发意外——

如今刚满七岁(虚岁)的十八皇子突然病了,还是来势汹汹的急性病,眼瞧着就要不成了。

这位十八皇子可是康熙的老来子,自从前头几个皇子接二连三地进入朝堂,开始威胁到康熙地位后,他在这些皇子身上就很难体会到父子之情、天伦之乐了。他年纪又大了,确实渴望这些感情,于是便对还未长成的诸多皇子十分亲密,感情颇深。

十八皇子母妃密嫔,又是康熙如今最宠爱的一位妃子,子凭母贵,这位十八皇子在康熙心中的地位自然也不同凡响。

康熙十分担心忧虑,甚至不顾自己年迈身体,日夜守在十八皇子的身边。

然而这个时候的太子,却仍旧沉迷玩乐与拉拢大臣,对此无动于衷。甚至听说十八皇子生病后,一次也不曾到十八皇子的帐中探望病情。

要知道就连大皇子胤禔听说自己兄弟生病之后,也是三不五时就会前来探望的。

不论胤禔前来探望是否醉翁之意不在酒,但至少表面功夫他做足了,没有让康熙挑出任何毛病不说,还在他心里落下了“疼爱幼弟”的好印象。

但太子在康熙心里的印象就与之完全相反了。

随着十八皇子病情越来越重,康熙对太子也就越来越不满,心以往积压在心底的关于太子的让他耿耿于怀的种种行径也都瞬间浮上心头。

人老了,总是喜欢回忆往昔。更何况康熙又是在如此情境当中?

康熙立刻想起太子让自己不满的大事小事,其中又尤其以康熙二十九年七月,乌兰布统之战前一晚,他出塞途中突然生病,于是下令让太子与三皇子胤祉上前迎接,谁知道太子见到他病容后却没有一点担心的表情,更没有说过半句宽慰之语这事,让他最无法忘怀。

这对将太子几乎放在心尖尖儿上的康熙来说,无异于是个重大打击,于是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件事仍旧恍若昨日发生,种种细节历历在目。

康熙甚至可以回忆起太子当时见到自己后的一言一行,甚至连他脸上的表情,都记得一清二楚。

当时对太子极尽包容的康熙都十分生气,认为太子“绝无忠爱君父之念”,直接将人赶回了北京,更不用说如今对太子不满到极点了的康熙。

他直接将太子叫到跟前,然后当着许多人的面斥责道:“伊系亲兄,毫无友爱之意。”

若是太子沉默接受了康熙的指责,并立刻做出悔改的样子,日日到十八皇子的帐中探望,以康熙对太子那加了十八层滤镜的感情,这事儿恐怕也就这么过去了。

说不得康熙还会认为自己误会了太子,然后对其心生愧疚?自然也就不会发生后面的事儿了。

然而胤禔当时也在帐中,他立刻意识到这是个好机会。

于是当着太子的面儿,他开始给康熙拱火,同时不忘言语刺激太子,时刻拿太子最在意的兄长身份压制撩拨太子。

要知道,太子这辈子顺风顺水,遭遇的最大挫折就是这位出生早了他一步,于是被夺去了长子身份,以至于没能做成嫡长子的胤禔。

面对胤禔“挑衅”,太子如何能忍?

太子当场发火,不但完全不认十八皇子是自己兄弟,更是将自己视作君,将十八等皇子划到了“臣”的归属。

他说出这话的本意并非针对十八皇子,甚至不曾想到其他皇子,他只是想借此告诉大皇子胤禔,你是臣,我是君,让胤禔不要太嚣张,他长子的身份什么也不是。

然而这话在康熙耳中听来可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

君臣?你还只是个太子,就不认兄弟了?胤禔等于他争锋相对的皇子也就罢了,胤禛胤祥等一直拥护他地位的皇子呢?十八更是不过七岁!

这简直跟捅了康熙肺管子似的,他顿时又想起之前太子想要对胤禛府上丫鬟婆子下毒一事,康熙当场就炸了。

若非当时还有其他大臣在身边劝诫,恐怕康熙当场就能废太子。

至此,康熙与太子的关系算是彻底破裂,只等一根□□,就能引爆康熙这个□□桶。

在这种情况下,正常人都知道要安分下来,绝对不能再做出任何引人注意的事来刺激康熙,以免引火烧身,最后粉身碎骨。

然而太子已经快要崩溃了。

此次巡幸途中,康熙对他的种种指责,无疑是在向他释放一个“皇阿玛已经对我不满,随时可能将我的太子之位废掉”的讯号。

太子不得不急。

若是他身边有足够冷静的人帮忙提点,也许他还可以勉强将这种烧得他心底火急火燎、寝食难安的焦躁压下。

可惜,太子的左膀右臂早已被剪除得七七八八,此次巡幸塞外带来的女眷也是只动以色侍人的格格侍妾,太子虽然宠爱,却完全看不上。于是面对如此危局,太子竟发现自己没有一个可以倾诉,没有一个可以帮助自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