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五十年代渣男(13)(第4/5页)

他现在有些打眼,不敢多买东西。

今天又是休息天,大院的那几人,最近油水足足的,打猎还打出来肉以外的好处。

奖励的物品中有粮食,还有他们都有一份功劳,以后的档案绝对的又红又专。

几人找到沈清和,拉着他吃了一顿涮羊肉,交流感情,都交换了地址,还说到时去滨江找他玩。

十五天的出差,时间已到,后天,沈清和就要回去。柳嫣也要跟着回去,不打算留在京城过年。

后面的事情咋处理的沈清和不知道,但是唯一肯定的就是他立了大功,柳父看他的眼神都和蔼不少。

回到滨江,在过年前,上面的奖励到达滨江。

红星拖拉机厂轰动一时,沈清和瞬间成了厂里的重点培养对象。档案上多了一道护身符。

年后,走到街上,看到的人精神萎靡,个个都弱不经风。

男女老少都差不多,瘦巴巴的,一阵大风能刮跑一大群人。枯黄的脸上,没啥肉。

这段时间,沈清和放进大批粮食入市,希望尽点绵薄之力。

生活和工作进入正轨,年前的喧嚣已经消散。上班回家,家里已经做好晚饭。一家人就等他吃饭,主食不好,可是菜好。

从干旱开始,乔家的主食一般都是随大溜,外面别的人家怎么吃,他们家就怎么吃。有时候沈清和看不下去,想说用白面做顿好吃的,可是两位老人不同意。

说是就得随大溜,不能吃太好。

没办法,沈清和只能听他们的。

上河村经历了去年的干旱,看着今年从开年后依然没有下雨,去乡里开会再也不敢放卫星。

再放,村里的人会打死他们。

个个都老实的实报,还注明是风调雨顺的产量,万一是水灾,干旱时期,那就是颗粒无收。

上河村依然干旱,但是地里种下的红薯土豆,还有玉米却能存活。

林子里的野菜蘑菇像是雨后春笋,频繁的生长,给上河村的村民们带去生存的希望。

村里人过得还行,至少比外面的人好很多。村里过的最好的人家就是乔大根家。

野鸡野兔也比往年多了不少,偶尔还能运气好,遇到傻兔子傻野鸡,自己撞树后晕倒。

星期天一早还没有起床,躺在炕上,听到熟悉的声音,是大爷爷大舅舅他们来了。

今天是喜子相亲的日子,是居委会的郑大妈介绍的。也是附近的姑娘,家里条件不咋好,继母不慈,说是嫁,其实跟卖差不多。

姑娘人好,勤劳朴实,性子直,在纺织厂上班,也是正式工。十八岁,何思。

居委会的郑大妈知道情况以后,上门把那继母教育了一通,还威胁她,再敢卖继女,就告到妇联去,让她坐牢。

可能是被坐牢吓到了,何思没有再被继母四下寻摸有钱有缺陷的人家。

人家继母不要钱只要粮食,大大滴粮食。

郑大妈前段时间遇到乔奶奶,说起这事。乔奶奶正好想到侄孙,两人一拍即合,两边问话,知道没问题,就约定在今天。

喜子他娘带了粮食,菜,自家儿子相亲,借用二叔家的地方,别的还得自己掏。要不她不好意思来。

赖床的沈清和被喜子福子薅起床,“石头,懒死你得了,太阳都晒屁股还不起床。”

福子拉开窗帘,温和的阳光照射进来。阳光晃眼睛,不起床都不行,没办法,只能拖拖拉拉的爬起来。

洗脸刷牙结束,又进到房间,躺在炕上不想动,他就是懒。

九点钟,郑大妈带着何思,还有那不负责任的何父,以及何思的姥爷姥姥,舅舅们来到乔家。

一下子来了七八人,吓的喜子不知道说什么。

介绍完双方的情况,乔翠花制造一个机会给侄子,“喜子,去帮姑买瓶酱油来。”

坐在堂屋的郑大妈立即明白,“小思,你也去,一起去打酱油,走走说说话。”

不等两人回答,塞上一个酱油瓶,两人被推出门。

效果还不错,回来的时候,两人眉眼带笑,显然是都愿意的。

何思姥爷家也同意这桩婚事,只要孩子好,就行。

问了男女双方的意思以后,双方父母坐在一起商量事。

何父基本没有什么发言权,他这人挺怪的,他不讨厌自己闺女,也不主动欺负,偶尔还良心发现心疼一下她。

但是他也不是多心疼她,多在乎她,只是他从不主动给大闺女找事,也不急主动给她招事。

只是继妻欺负大闺女时,他很少帮忙压制继妻,听之任之,两不管。如果大闺女厉害能压制继妻,欺负继妻,估计他也不会管。

何父在沈清和看来就是个渣,一个奇葩。

何思的婚事主动权,如今全部转移到何思姥爷手上,他也没有提什么要求,只是要求喜子一定要对何思好。

不错的老人,婚事算是定了下来,定在年底。

七月,毕业季,沈清和参加高考结束。

他这次高考,周厂长还给他放了半个月的假,考试完以后休息段时间再来上班。说是给他减压。

懒鬼沈清和喜欢周厂长的善解人意 ,一年多的相处,建立了不错的关系,他可是年年都给周厂长,吴书记拜年。就是钢厂的林厂长,唐主席,他都有拜年。

每次拜年都是城里人喜欢的肉,花钱也不好买的肉。

一个月以后,上班只有二十多天,沈清和接到京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柳嫣也考上了京城大学,两人一个学校,不同系。

柳烟学语言,沈清和学经济的。哪怕现在用的少,经济学等以后才会吃香,他得为以后铺垫。

双双考上京城大学,乔家三位乐疯了。整天乐呵呵的,要不是沈清和再三交代,三人肯定到处显摆。

沈清和给爷奶亲妈分析局势,叮嘱他们就是在村里也不要大肆宣扬,有人知道了承认就是。但不能显摆宣传。

把老爷子憋屈的几天不想说话。

才八月十号,沈清和就带着行李,带着女朋友去到京城。

已经托于二帮忙在京城大学附近租了一个独门的小院儿,提前寄过去好些风干的肉,啥肉都有,衣服,被子,各种物品,请他们帮忙代收。

两人除了随身的行李,算是轻车上路。

抵达后,于二,季军开着车来接,他们如今也参加了工作,一个在税务部门上班,一个在银行系统上班。

单位都不错,溜班也很方便的那一种。

小院已经收拾妥,能直接拎包入住。只有沈清和一个人,开学以后也是。

小院就在京城大学对面的胡同,离得很近。上学走几分钟就到,也不怕迟到。

他的新副本已经换在京城刷,为了吃的好些,他还寻摸了一套弓箭带来。方便自己以后上山打猎,改善生活,不吃肉,天天吃食堂的没滋没味的食堂小菜,他可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