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五十年代渣男(10)(第3/5页)

跺着脚,在站台上来来回回,一直不停的跺脚,外面太冷。

还是风口上,那就更冷,一眼望去,远处白茫茫一片,皑皑白雪,散发的冷气能冻的人想打人。

天空又开始飘起小雪,总算有了冬天样,却变得更冷。来接站的很多人,都哆嗦着跺着脚来回走动着。

“呜呜呜”火车的鸣笛声远远传来,所有人瞬间精神了,来了。

半个小时以后,所有人全部接上,就两家人,都在不同车厢,老老小小的一共十几人,吆喝完,带着老人孩子先上车,然后再帮忙搬行李,真多,一来可能就是一辈子。

能带来的全带来了,包括粮食,棉被,衣服,啥啥都带。破家值万贯,沈清和非常理解他们。

“好了,咱行李也搬上了车,都点点行李和人数,不差,咱就走。”沈清和站在车门口,大声的喊着。大声是为了让车上所有人都听见,也能自家人都看看自家还有没有缺行李缺人。

两位新同事都开始检查,行李和人都不缺,沈清和才让甄师傅开车。

路上,他开始提前给大家做“家访”,一路上都在细说滨江的一些分布。此时天已经亮,沈清和指着一些建筑告诉大家,这是什么地方,是干啥的,详细的说着。

态度之好,瞬间的安抚住远道而来的新同事内心的忐忑不安,来到陌生的地方,多少都会有些不安,未来怎么样,谁也不知道。

他的微笑,耐心,事事为他们着想,能很快让他们放下些许的不安。

前几天,厂里经过商讨,这些家具可以租也可以卖,不加价,在原来的价格上,全套的家具,加三块钱,这是运费。

如今大部分新来的外地职工都花钱买下来家具,价格便宜,肯定比租或者买新的优惠很多,这笔账,是个人都能算明白。

运费三块钱看着多,可是这里面还有一些家具原本是有缺失的,后来厂里运来以后帮忙修补好的,这个也是需要钱需要材料的,加在里面,说的明明白白,不会让新职工反感。

在车上这些也和新来的两家讲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到了厂里,是租还是买,应该会有决断。

有钱的人可以买好一点的家具,没有钱的可以买更旧一些的家具,仓库大,里面分类摆放 ,可以自由挑选。

忙活一天,沈清和离开的时候,新同事感激不尽,拉着沈清和手真诚的感谢,“小沈干事,今天真是谢谢你,谢谢啊!”

“不用谢,为人民服务嘛!”

能下早班,四点钟,他就去到仓库再对一次家具数目,还有每种品类都有什么。

忙完一切,刚好下班,在食堂坐会儿,不少人前来打招呼,都是请沈清和去自己做客的。被同事的热情包围,沈清和不停的说,“等忙完这段再说。”

晚上在食堂吃饭的人不多,大多数是单身狗或者刚来没几天的新同事家。

等到乔翠花忙完,沈清和笑着和人再见。

离开厂里,外面的空气都觉得新鲜一些,一天忙忙叨叨的,真是有些累。

回到家里,直接瘫在炕上,啥事也不做,像个封建社会的爷。等着饭菜来。

家里人都心疼他,也知道他最近是累惨喽,也体谅他,晚上的一顿饭,鱼,肉齐上。野鸡从中午就开始用小火熬,到现在已经炖的软烂入味,味道很香。

听了沈清和的建议,荤菜如今都是用新置办的煤炉做,香味不会随着大灶的烟囱飘散到四周。

也会飘散出去,但是距离不仔细找寻,人家也不知道是谁家。

如今就是天天吃肉,也没有太多问题,乔家有野猪肉作为幌子,可以遮掩。

被人知道也没啥,能说什么。

真正的饥荒开始以后,就得很注意,饥荒算时间是从五九年开始,但是五九年不算难过,有先一年的收成打底,至少在秋收前没有太多问题。

只是从一九六零年到饥荒结束的一九六一年,一直持续到一九六二年秋收以后,才慢慢的缓解,时间跨度有四年的时间。

刚缓解,生活稍稍宽松三四年,马上就要进入到另外一个阶段。

未来,沈清和没有多想,只是走好当下的每一步。淌出一条路再说别的。

乔家老太如今和隔壁柳家老姐姐好的跟一个人似的,一起出去买菜,一起出去上街,都开始嫌弃自家老头咋就不交个朋友,没一两个知己呢。

一天到晚跟着自己转悠,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

吃饱喝足,还得洗澡,大厨房的三口大锅都烧着热水,从头到脚洗,要费不少水。

别看天冷,沈清和两三肯定得洗一次澡,从头到脚都得洗。

有时候冷归冷,可忙起来,他依然会急出一身臭汗来。

除了棉衣棉裤不换,里面都得透身换,要不他别扭。讲卫生,已经刻在他的骨子里。

年前,各家都还算安稳,村里沈家,钢厂沈家,乔家都过的还算安稳。

村里的沈婆子从闹事回去以后,全家痒了许久,她就犯上嘀咕,没几天鼻涕刘的事,传到周围的村子,沈家人也听说了,更是犯嘀咕,乔家就是凶煞之地,钱再好也没有命重要。

哪怕真的要去找麻烦,今年是不会去的,且等等。彼此相安无事,沈清和也没有精力和心思找他们麻烦。忙的要死,哪有心思整别的。

转眼就是腊月二十九,忙忙叨叨许久的沈清和终于放假了。

昨晚,喜子福子兄弟俩也没有回去,他们已经是拖拉机厂的正式工人,昨天是年前最后一天上班,今天开始放假。

手里攥着钱和票的兄弟俩想买点啥带回去,早早的起床,来到二爷爷家里,吃过早饭和二奶奶,大姑一起去买东西。

石头惫懒,说是不愿意逛街,没啥意思。

一早上,说是起床其实就是从自己屋的炕上到堂屋的炕上,洗洗脸刷刷牙,然后继续睡,到了吃早饭,闷头吃,吃完又继续躺着。

躺在炕上,瞅着两个表哥清点手中的钱和票。

“喜子哥,你回村儿有没有婶子们给你俩做媒的?”

无聊,找两位哥哥唠唠嗑,打发时间,他的话一出来,两位十七八的小年轻,一下子满脸充血,不好意思的扭过脸,跟个大姑娘似的,害羞的不行。

“石头说啥呢?也不害臊。”福子啐一口调侃自己的表弟。

“为啥害臊,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我说错了吗?要我说你们别急着找,等个一年半载手上存点钱底气足了,再找。”

“是呢,俺也是这么想,等手上有点底气再找。”

喜子此时顾不上害臊,回去过两次,真还有不少婶子去家里提亲。

爷也说了,等年后给爹和二叔分家,以后家里的日子就靠他和福子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