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第2/4页)

农场小学外来生源很少,何梅梅又是校长亲自经手的转学生,因此比一般的学生更重视些,但无奈的是何梅梅这个学生梅没什么亮眼的地方。

但即便如此,学生家长肯主动了解孩子的情况,魏老师还是很高兴的。

接下来的时间,何庆海和魏老师就女儿的学习问题交流了半个小时,但大部分时间都是魏老师说,他一边听一边认真的点头。

最后魏老师指出了何梅梅最大的缺点,那就是上课不认真,做作业也不认真,考试的时候粗心大意,这些都是造成她成绩忽高忽下的主要原因,希望家长能权力配合,一起克服掉这些不好的习惯。

何庆海跟魏老师保证回去一定对孩子严加管教,就客气的跟魏老师道别了。

他人都已经走到大门口了,忽然觉得出于礼貌起见,应该去跟赵珍珍说一声儿才对,于是,他又走回校长办公室。

赵珍珍正在和杨校长讨论学校是否有必要建立教师的奖罚机制。

一开始杨校长以为学校资金比较紧张,做事儿都是尽量能不花钱就不花钱,一切花钱的项目都不敢多想,但最近几个月他发现,原来学校的经费也没有那么紧张,虽然和以前他们惠阳县四小最鼎盛的时期没法比,但和一般的小学差不多。

也就是说,只要是不太费钱的项目都可以考虑一下。

当然了,杨校长不是那种铺张浪费的人,他一向认为钱要花在刀刃上,他们学校绝不会像公社小学那样,赶潮流办什么运动会和劳动号召大会,不但要花钱买材料,对学习没有任何帮助,反而还让孩子们的心玩儿野了。

他经过仔细观察和慎重的考虑,发现本校学生的学习热情是十分高涨的,这些孩子虽然吃不太饱穿不太暖,但因为之前在农场的生活更加糟糕,所以都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不但这些小孩子们,任课老师一个个也都非常认真,尤其有些老师本身身体不好,但从来不会请假,都是带病坚持工作。

杨校长认为,这种工作态度很值得表扬,仅有口头表扬是不对的,他准备落实到实处,就是给一部分表现优秀的老师发些福利。

赵珍珍虽然对他的整体思路是赞成的,但她不建议区别对待,认为如果发福利,应该一视同仁。当然了,她也知道这种做法不公平,但在这种非常时期,做任何事情都要考虑周全。

本来发福利是好事儿,但如果有的有,有的没有,难免会造成有些人情绪低落或者过激,如果因此影响到教学质量或者带来其他的负面影响,那就的得不偿失了。

但杨光胜毫不客气的反驳了她的这个建议。

“赵校长,你这么做根本起不到激励的作用,倒可能引起相反的效果!这就等于变相告诉大家,干多干少一样样,认不认真也是一个样,那以后谁还肯卖力气用心教学生呢?”

赵珍珍笑笑说道,“本来老师们都是没有工资和福利的,咱们拿着学校的经费给他们发福利,还不知道上头领导是什么意见呢,要不这样,我打一个申请上去,如果审批过了,就按照杨校长的意思来!”

杨光胜脑子转的很快,态度一下子没那么冲了。

“赵校长,咱们学校的事情没必要都往上汇报,其实这也花不了多少钱,就汇总到食堂的费用里就行了,要是按照你说的方法也不是不可以,但那样的话,对很多教师就不公平了,比如那个田润生教授,身体很差,但教学态度非常认真。”

学校教师的情况赵珍珍都了如指掌,她当然知道田教授的事情,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杨光胜看到她沉默了,继续说道,“田教授的表现很好,但有些人就不行了!上个学期还勉强算是合格,最近对待工作是越来越不行了!中学班的苗兰兰,这个年轻人特别懒,已经被我发现好几次迟到的现象了,而且,她授课水平也不稳定,这样的人,享受和田教授一样的待遇,也太便宜她了!”

赵珍珍听到苗兰兰这个名字皱了皱眉头,说道,“还有这么不认真的人?你回头找她谈一下,要还是这种表现的话,干脆调回农场算了!”

杨光胜点了点头,对这个提议很赞同。

赵珍珍不想在上一个问题上继续纠结,就问道,“杨校长,你有没有想过这个福利的内容,具体是钱还是物?”

关于这一点,杨光胜也已经想好了,他说道,“现在发东西太扎眼了,还是直接发钱比较好!”

赵珍珍的想法却完全相反。

两个人正为此争论的时候,何医生敲了敲门进来了。

赵珍珍没想到何庆海竟然还没有走,她冲他笑笑,说道,“何医生,已经和梅梅的老师沟通好了?以后关于梅梅学习上的事情,你如果有任何的疑问或者意见,都可以直接来找魏老师!”

何庆海点点头,虽然心里舍不得走,但很显然赵珍珍很忙,而且他们之间似乎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他走出门外,听到杨校长在问他是谁,赵珍珍用很平常的语气回答。

“一个学生家长。”

樱桃公社医院的规模不算大,连何庆海在内,一共只有五个大夫,其中一个年龄比较大而且身体不好,上不了夜班,所以夜班都是他们四个人轮流上的,最近一两年何庆海因为去世的妻子,怕触物生情,不太愿意回家,所以帮人上了不少夜班,而且还攒了不少调休的假期。

何庆海回到医院就决定,将最近的夜班都调成白班儿,然后让医院尽可能多的给他拍休假。

这样的话,他就会有不少的空闲时间,先抓紧熟悉一下高中课本,然后就可以找机会去跟赵校长自荐一下。

何庆海不知道,其实赵珍珍已经为自己找好了老师。

农场小学现在已经纳入正规,日常事务虽然比较繁琐,但一大部分都被杨校长揽过去了,赵珍珍下午在学校一般是不忙的,这个时间她就用来自学高中课程。若是遇到什么不懂得地方,她就去请教吴清芳,但幼儿园的事情比较多,她自己这样总离开工作岗位也不太合适,赵珍珍就考虑着,要给物色一个老师。

学校里人才济济,可以这么说,随便拎出来一个都可以教她了,考虑到方便的因素,她找了隔壁办公室的李维青。

李维青是小学里为数不多的年轻女教师之一,她本人才从平城大学毕业没两年,是因为父亲李教授的原因才被全家下放了。这个姑娘性格特别开朗,听别人说,即便是在农场那样艰苦的条件下,这姑娘看到人从来都是笑眯眯的。

她被调到小学以后,工作态度也特别积极,每天早早就来了,李维青负责的是五年级的两个慢班,但她很有耐心,不到备课认真,还会针对不同差生的情况单独补课,这才一个学期的时间,慢班的总成绩就提高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