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第2/3页)

何梅梅手里端着一碗热腾腾的饺子,一边说道,“建民哥哥,你们家怎么还锁门了?”

王建民本来想说可能是我爸爸随手锁上的,但后来想到妈妈的叮嘱,尽量不要跟其他小朋友提起自己的爸爸。就选择不回答这个问题,而是问道,“梅梅,你奶奶又包饺子了?什么馅的,好香啊!”

何梅梅将饺子递给他,愉快的说道,“是鲅鱼馅的,我爸爸回来了!我爸爸带回来好多鲅鱼,还有其他的好吃的!”

王建民不能提自己的爸爸,就拿起一个饺子尝了尝,说道,“真好吃!”

何梅梅得意的笑了笑。

赵珍珍从厨房拿出一只空碗将饺子倒出来,放进去两只大白馍馍。

“妈妈!这是我和二弟送你的生日礼物!”

说实话,王建民和王建国两个人为了给妈妈准备生日礼物绞尽了脑汁,按照二宝的意思,直接供销社给妈妈买一件漂亮的礼物就行了,小哥俩儿趁着中午午休还真的跑去看了,相中了一个漂亮的发卡,一个只要两块钱,而且不要票。

但大宝和二宝翻遍了一兜,也只有两毛钱。

本来王建民和王建国手里有点钱的,是这几年攒下的压岁钱,二宝怕自己弄丢了,交给哥哥一起管理,王建民也怕丢,藏到了自己书包的夹层里,每天都随身带着,一般人根本发现不了。

钱也不是很多,但也有三十多块了,买十个发卡也都够了,但这一笔早就被大宝上交给赵珍珍了,他那时候很怕妈妈没钱花。

发卡买不起,两个孩子一筹莫展,本来想着去管爸爸要,但他们俩去了科技部好几次,也不见爸爸出来,之能放弃了。

那天放学后,大宝因为是班长兼语文课代表,将收上来的一大摞作业送去了办公室,他的语文老师姓萧,很喜欢建民,经常给他上小灶,这次递给他一本书,让他趁着业余时间看看。

建民最近一两年特别爱看书,尤其是文学书籍,他当天晚上做完作业就迫不及待的打开书看了,萧老师给他的是一本散文集,其中一篇朱自清的《父亲》给了他一些启发,大宝决定写一篇文章送给妈妈当生日礼物。

二宝也觉得这主意很不错,于是,兄弟俩合力写了一篇文章《最可爱的妈妈》。

赵珍珍笑着接过来,打开稿纸认真看了起来:

我的妈妈赵珍珍是个又漂亮又勤快又好学又可爱的人,她平时工作很忙,但从来不会因为工作忽视对我们兄弟四个的照顾,尤其是我的四弟还很小,他特别怕黑,一到晚上就要妈妈抱着,妈妈从来没有嫌烦过,三弟也不省事儿,他从小就很爱哭,有时候我们哄不好,必须妈妈哄他他才高兴。

……

虽然我和二弟现在长大了,能帮着妈妈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活了,但我的妈妈每天依然很忙,每晚最后一个睡下,第二天又是一大早就起来做饭,吃完饭领着我们四个去上去学,妈妈她是校长,学校里也有很多事儿要她操心。

我的妈妈每天都很累,但她每天都不喊累,每天都高高兴兴的,意气风发的走在路上的样子,就像一个英姿飒爽的女战士!

妈妈,你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祝你生日快乐!”

赵珍珍看完后,走过去抱住了建民,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谢谢大宝和二宝,这个礼物妈妈很喜欢!”

一个人的精力是很有限的,特别是最近一两年,她花在工作上的精力比较多,下班回到家有时候还自学,用在孩子身上的时间自然就少了,对三宝和四宝还算精心,但对大宝和二宝的确疏忽了一些。

时间一长,对孩子的心理肯定不好。

譬如今天晚上的二宝,一开始她真因为建国是受凉了肚子不舒服,但当她看到二宝竟然愉快的喝完了姜汤,一大碗面条也吃完了,就知道孩子多半是装病了,不过,她也不会揭穿。

王建民是个大孩子了,有点不习惯这样被妈妈紧紧抱着了,但妈妈的怀抱特别温暖,而且身上的味道很好闻,他又舍不得挣脱开。

平城的秋天很短,满打满算也就两个月,以前还会下上几场秋雨过渡,然后迅速的进入漫长的冬天。但今年没有,一场朦胧的小雨都没有,没有雨,但却有风,进入十一月后,走在街上就是冷风,很快就能把人吹透了。

这天一大早,赵珍珍起来拉开窗帘发现外面一片雪白。

竟然下雪了!

她迅速穿上衣服,将煤炉捅开烧上热水,然后就打开门走到了院子里。

然而让人失望的是,地上的雪只有薄薄一层,而且天边已经很亮了,看着也不像能继续下的样子。

赵珍珍刚扫完院子,二爷爷端着小竹筐走过来了,里面是刚出锅的炸面鱼儿。

二爷爷笑呵呵的说道,“珍珍啊,瑞雪兆丰年,虽然这雪不大,但到底开了个好头儿,大概明年不会像今年这么干旱了!”

赵珍珍说道,“是啊,只要明年冬小麦获得了丰收,就不会闹起来大饥荒了!”

二爷爷点点头,说道,“珍珍,面鱼凉了就不好吃了,你和孩子们赶紧吃吧,不够了前面还有,我先走了啊!”

赵珍珍高兴的应了一声,本来她还打算早上擀面条,天气冷,让孩子们都热热的吃上一碗。现在省事了,柜子里还有点字紫菜,做上一锅紫菜鸡蛋汤就行了。

要说她的堂叔赵青山,虽然在外人眼里就是个普通的货车司机,但在赵珍珍眼里,真正是一个能人儿,现在这种时候,各种粮食供应都很紧张,但他却有本事从生产队那里买到价格公平的大豆和芝麻,买回来直接在外面的榨油坊榨成油,自家留一些,给父母一些,甚至还会分给赵珍珍一罐。

自从粮食供应紧张之后,油也越发难买了,赵珍珍每个月都有四两油票,但副食店经常缺货,有钱有票也还买不到。

即便是好过的年景,油也比粮食金贵多了,赵珍珍手头不缺钱,但堂叔更不缺钱,她若是提钱只怕堂叔不但不会收还会恼了,但除了钱,她也拿不出可以回馈堂叔一家的东西,只能算

了。

“建国建昌,慢点喝!汤还有点烫!”

二宝和三宝点点头,又拿起炸大面鱼儿大口大口吃了起来。

“赵校长在家里吗?”

赵珍珍听不出这个陌生的男子声音是谁,下意识的问了一句,“你是谁?”

何庆海和赵珍打过几次照面,就说道,“我是隔壁的何医生!”

不等赵珍珍吩咐,王建民就站起说道,“妈妈!我去开门!”

何庆海是隔壁何家的小儿子,是何俊生和何俊礼的小叔叔,何梅梅的爸爸。他一般不在家,偶尔周末才会回来。但其实,他的工作地点很近,就在不远处的公社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