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第4/5页)

宋国平和其他人也表示支持。

赵珍珍瞟了一眼明显不在状态的杨校长,说道,“既然这样的话,大家各自计算一下需要的数量,不光是教室,还有老师们的办公室!”

在场的老师们听了这话一个个喜形于色。

农场的秋收早就结束了,但地里的劳作还是没有停,妇女和老人干些比较轻快的活计儿,壮劳力们仍旧是在开垦荒地,农场的面积这么大,少说也有十几万亩,王厂长的目标是,争取明年能有五千亩田,到时候农场就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给自足了!”

王场长又要组织人上山烧炭,又要监督田里的劳动进度,可能是因为这些,他最近去农场小学的次数明显的少了,也不光是去的次数少了,现在晚上他都是单独吃小灶,丁师傅的菜做的越来越有水平了,不管做多少,他一个人都能吃得完。

因为小苏的事情,苗兰兰虽然很生气,但因为进了学校工作,不用下地干活儿了,这对于生性懒惰的她来说着实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儿,因此,只要她不想起小苏,心情还是很不错的。

学校这种环境她适应的很好,在这里她不是什么劳改犯,而是受孩子们尊敬的苗老师,而且,同事们之间也都很客气,就连那个狐狸精校长,见到她都很和气。

当然了,也有遗憾的地方。

苗兰兰和其他的老师一样不爱回农场,能在学校多待一会儿就多待一会儿,因此每天都是一早在农场吃过饭就来学校了,中午本来要回农场吃,但现在学校也有食堂了,他们这些教师也可以去吃,而且饭菜水平比农场还要略好一点点,菜是一样的水煮菜,但玉米馍馍软和一些,也没有怪味儿。总之,她耗在学校的时间越来越多,很少能碰到王场长了,自然也吃不到那些好吃的菜了。

想起来丁师傅做的红烧鱼,她都要流口水呢!

这天傍晚,苗兰兰借口第二天的课没背完,放学后磨蹭了一会儿,等赶到农场食堂自然已经没饭了,也没看到王场长的影子,她猜他一定是躲在办公室里去吃小灶了,就熟门熟路的过去了。

王场长打开门看到是她神色有点不自然,苗兰兰倒是没注意,她一眼就看到桌子摆着的两盘菜,一盘就是她惦记了好几天的红烧鱼,还好她来的及时,鱼肉看起来还没怎么动,就笑着说道,“王场长才吃饭啊,我也还没吃饭呢!”

王场长好脾气的说道,“那你坐下来一起吃吧!”

苗兰兰拿起筷子就开始吃鱼,一条鱼都要快吃光了才停下来不好意思的笑了笑,王场长又将另一盘白菜炒虾端给她,说道,“快吃吧!”

很快,苗兰兰将两盘菜都吃的差不多了,她掏出手绢擦擦嘴巴,正要说些最近几天学校里发生的事情,王场长盯着她看了几眼,突然说道,“小苗啊,你也知道咱们农场现在的日子不好过,粮食比较紧张,大家都吃不饱饭,任何人都不能搞特殊化,我已经跟丁师傅说过了,下个月就不会有小灶了!”

苗兰兰一愣,还没来及说话,王场长又补充一句,“所以以后你也不要过来了!”

王场长这个人党性很强,自从来到农场后,他虽然对苗兰兰印象不错,偶尔还会留她吃一顿好的,但再过分的事情就不可能做了。不过现在又不一样了,以前农场关上门就是一个独立的小世界,但现在不一样了,农场小学虽然不隶属于农场,但不可否认,两者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那个赵校长是个聪明人,竟然一下子就看出来了。

当然了他和苗兰兰实际上也没有什么,按照现在的身份来看,以后估计也不会有什么。

他是国家干部,对外也宣称是单身,但实际上,在他的老家,他有老婆,还有一个女儿,不过,因为没办婚礼,更没有结婚证,他自己是不承认这一桩婚姻的。而苗兰兰,虽然年轻漂亮,学历也高,但现在的身份是劳改犯,他一个国家干部不可能娶一个劳改犯,那样会对他的仕途造成巨大的影响,像他这种没有背景的小官员,多亏了张处长慧眼识珠,不然这次根本轮不到他来当这个场长!

苗兰兰虽然有些遗憾吃不到丁师傅的菜了,但也没太往心里去。

“赵校长,关于分班的事情,你到底是什么态度?”

例会结束后的第二天,杨校长左等右等,赵珍珍也没有让人请他过去商量事情,干脆不等了,拿起自己准备的厚厚两页稿纸主动来了。

这两天赵珍珍也一直在考虑这个事情,俗话说的好,新官上任三把火,她的确是很想尽快做出点成绩来的,但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做任何事情都必须谨慎再谨慎,尤其是一些决策上的问题,一旦错了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杨校长提出来的分班,赵珍珍认为的确有必要,每个孩子的程度不一样,在一个大班里学习写的内容,进度完全一样的确不够精准和科学,但过早地分班也不行,正如宋教授说的,除了少数的天才,大多数孩子都差不多,其实这方面她很有体会,她自己的四个孩子,从目前来看,老大和老四最聪明,老二次之,最差的其实是老三,dna现在王建昌各方面表现的都很优秀,学习成绩好,绘画水平很高,谁见了都会夸一句聪明。

所以说,尽管有的孩子很小就表现出了惊人的天赋,比如她家四宝,这几天着实惊到她了!

赵珍珍问道,“杨校长,你有分班的详细计划了吗?”

杨光胜听了一愣,他光顾着考虑如何说服赵珍珍了,详细的计划还真没有考虑!

赵珍珍不等他回答,又说道,“杨校长,考虑到一年级到四年级的学生实在是太小了,不宜分快慢班,不过分小班还是可以的,就是不能论成绩好坏,一个班上只有二十个学生,从五年级以上分快慢班,也是二十个人一个班!”

虽然结果没能达到预期,但杨校长也算满意了,他点点头,着急的说道,“那个事情就由我来办吧,得先准备几场考试!”

赵珍珍笑笑,说道,“那就辛苦你了!”

杨校长摆摆手转身就走了。

赵珍珍看着他消失的背影笑了笑。

这一位杨校长五十多岁的活得还像一个年轻人,脾气冲说话冲做事儿爱冲动,但的确有些能力,而且也不是真的不懂进退,自从那次她完全不听他的意见,各个年级都设置了负责人之后,杨校长生了一场气,但也很快发现有了负责人的好处,他要是有事儿直接找这几人去办就行了,很方便了。从那以后,赵珍珍再做什么决定,他即便是不高兴,也不会明着表示不满意了。

杨光胜毕竟当了四小的校长十几年,他可不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