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第2/3页)

吴清芳感激的笑了笑。

赵珍珍看着她说道,“清芳姐,你有没有兴趣将幼儿园的工作负责起来?”

吴清芳一愣,在农场一年多,她吃了很多苦,也受到了一些不平等的待遇,虽然也哭过怨恨过,但她的心志还是不知不觉中成熟了,以前在平城大学她清高又傲气,一般人入不了她的眼,也很不擅长处理人际关系,但现在完全不一样了,不但如此,她还很羡慕赵珍珍这样的人。

在这么糟糕的局势下,她能保全四个孩子,并且还照顾的那么好,自己在工作中也是如鱼得水,步步攀升,根本不是一个普通女人能做到的。扪心自问,吴清芳觉得自己做不到。

这一次她和父亲见面,吴校长就曾经提到过赵珍珍,对她的评价也很高。

人总要改变自己必须主动迈出第一步,吴清芳没有丝毫犹豫,重重的点了点头,说道,“好!请赵校长放心,我一定不会辜负你的信任,我会竭尽全力把这个工作做好的!”

她能有这个态度,能说出这句话,倒让赵珍珍有些意外了,笑着点了点头,说道,“清芳姐是个聪明人,一定会很快上手的!”

外面的粮食供应越来越紧张,但农场的情况还要好一些,十月份两千亩玉米大丰收,亩产量高达四百斤,此外还有地瓜,大豆,花生的收成也都很不错,因为浇水及时,基本没受干旱的影响。

虽然都是些粗粮,但总比饿肚子强,而且这次囤下的粮食,足够撑到明年六月麦收。

在农场这样的地方,解决了吃饭的问题,算不上什么政绩,但成功的建造一所学校,绝对算是在任的政绩,因此,王场长对小学的事情也很上心,几乎隔上一天就会过来看看。

这天下午,赵珍珍跟他讲起来林函的事情。

王场长为人圆滑,早就看出来赵珍珍和吴清芳一家的关系不一般,沉吟数秒说道,“赵校长,他们这些人无论在农场也好,在学校也好,根本身份没有任何变动,在农场是接受劳动改造,来到小学没有工资和所有待遇授课,也是一种劳动改造,林老师这个人容易冲动,来到学校这样的地方好好反省一下自身也不错!我没有意见。”

赵珍珍笑着说道,“多谢王场长支持工作!”

王场长可不敢托大,按照行政级别赵珍珍和他平级,但赵珍珍的背景比他厉害的多,他早就打听过了,赵珍珍原来是张处长的手下,来农场小学也是张处长的安排,张处长可是整个工作组最高领导。

而且谁都知道,张处长那可是陈市长跟前的红人!

因此他笑了笑立马说道,‘赵校长客气了,有什么需要您尽管说,只要咱们农场能办到的一定尽力去办!”

二人又闲聊了几句学校的事情,最后说到中学班的教员,王场长似是不经意的说道,“既然中学班要招四个班,那得有个负责人吧?”

赵珍珍点点头,说道,“是的,不光是中学班,小学这边每个科目也会有负责人,我正和杨校长商量这件事儿!”

实际上就这个问题,她和杨光胜的意见不一样。

赵珍珍当了这么多年的领导,习惯了自己掌握大方向,除非是特别关键和特别紧急的事情之外,都会安排给手下去办,这样自己轻松,下属也知道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每个人的职责一目了然,承担责任和功劳划分都更容易。

但杨校长喜欢事事亲力亲为,他觉得,现在的学校规模还很小,老师满打满算也就二十来个,根本没必要分的那么细,而且这些工作他自己也能完成了!

王场长带着一点不易察觉到小心翼翼说道,“赵校长,我跟你推荐一个人,就是你见过的小苗,她虽然年轻,但原来是平城一中的老师,教学经验很丰富!”对于曾经惦记过自己丈夫的女人,赵珍珍从来都不会有什么好印象,她似笑非笑的瞟了王场长一眼,没有就他的推荐做出任何的回应,而是问道,“听口音,王场长不是本地人吧?

王场长笑了笑,说道,“赵主席说得对,我是鲁省人,部队转业本来是就近安排,但当时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儿,上级领导弄错了,我被分到了平城工作,这些年一个人也习惯了!”

这倒让赵珍珍有些意外了,王场长看着至少三十来岁了,一般情况下,早就应该建立了家庭,孩子都应该会打酱油了!他如果真是单身的话,那看上苗兰兰倒也算是为民除害了。

王文广为了自证清白,曾经跟他讲过苗兰兰和小苏的事情。

不过,她那样的人,既然归她管,想要当中学班的负责人是不可能的,别说她一看就不成熟稳重,就是各方面都合适,也轮不到她来当!

赵珍珍笑笑,说道,“真没想到王场长是党性这么强的人,为了忙工作,连个人问题都不考虑了,真是令人佩服啊!”

王场长嘴里谦虚的说着哪里哪里,又恭维了赵珍珍几句才走了。

经过了紧锣密鼓的准备,农场小学终于在九月一日正式开学了,学校一共招生四百余名学生,其中幼儿园有四个班,包括园长吴清芳在内,一共有九个教师,小学部共招收了五个班,每个年级一个班,因为好多学生之前都在当地上过学,每个人的程度都不一样,为此入校考试都进行了好几场。

王建民读小学五年级,王建国四年级,王建昌一年级,最小的王建明则进了幼儿园。

小学部的教员是最多的,一共有十五人,负责人是赵雪梅。

中学班的学生不多,共有三个班级,共有老师八名,负责人是宋国平,他以前是平城大学的副教授,无论是学历和阅历都碾压苗兰兰,她即便有意见也无话可说。

“赵校长,这是我业余写的稿子,麻烦您抽空看一下,顺便给一些指导和意见!”林函从挎包里掏出几页稿纸,态度特别谦虚的递给赵珍珍。

前世赵珍珍和吴清芳没有什么交情,但吴家的事儿她是知道一些的,前世他们一家人也是被下放到了农场,林函有没有打伤人她不清楚,但林涵后来的确写了很多文章,一开始是深刻的自我反省,后来就是紧跟着形势,发表一些对时局的看法了,这些文章都写得非常有水平,很得卢志伟的赏识,没几年就把他从农场里放了出来,成为了他手里的一支笔杆子。

林函长得又高又壮,一副硬汉的模样,但写的文章真正可以算的上妙笔生花,论政治的狡猾性,比武局长可强多了!

这样的人有能力,也善于变通,利用好了的确就是手里的一支利刃。

赵珍珍大致扫了几眼,说道,“林老师,你是不是想把这篇文章登在平城的报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