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第2/3页)

《三年秀才五年举人》!

说来他当年还没来得及刊印就被揆叙都抢了过去,后来他南下收税一直没顾上这事。

于是他让人去找南城的书商,把这个“天下精华”交给他们好好刊印,又叫了当初买在江苏会馆旁的客栈掌柜,让他提前辟出一块门面等着卖书。

如此安排后,阿灵阿嘿嘿一笑,觉得自己找到了新的财路。

珍珍则趁这空档回了一趟什刹海的娘家,他们刚回京城的时候已经回过一趟什刹海。

她把丛江南带回来的礼物捎回家,又同李氏说了说李念原的近况。当时塞和里氏怕她怀孕没胃口给她装了一坛子自己家做的酱菜带回去,珍珍这是吃完了又回来拿。

珍珍趁着塞和里氏给她又是打点酱菜又是要张罗王伯馄饨的时候同她说:“额娘,我婆婆说让我和阿灵阿搬去适安园住,等坐完月子再回去。”

塞和里氏惊讶地问:“好好的国公府不住,让你们跑京郊去做什么啊?那地方荒郊野外的,晚上还有狼在叫,怪吓人的。”

塞和里氏很少去西山,在她印象里那一块向来是日落后荒凉落寞的地方。

珍珍笑说:“额娘,西山哪里有狼,最多也就几只野狗瞎叫唤,自从万岁爷的畅春园造在那儿后早就没了。我婆婆说,她总觉得前院空了那么久,阴气森森,对我和孩子不好。”

塞和里氏说:“你婆婆说得到也有几分道理,不光是阴气,我看哪,还有你们那几房哥哥们的怨气,你就听你婆婆的话去适安园吧。”

珍珍拽着塞和里氏的袖子,仰着头撒娇:“可我若是去了那,等月份大了就不方便回京了,你和阿奶阿爷也搬去那陪我吧。”

塞和里氏把筷子转了个圈,用顶端戳了戳珍珍的额头。

“干嘛,好不容易把你嫁出去了,还要我去给你当老妈子啊。”

珍珍吃痛地捂着额头说:“哪用得着您操劳啊,做饭有舅爷爷借我的那几个厨子,人家那可是扬州最好的厨子。我贴身的事有莺儿鸾儿打理,家里其他杂活都的是下人们干。您过去天天享福逛园子,陪我聊聊天解解闷。我婆婆总抱怨适安园造的大了,阿灵阿一去衙门园子里又空又冷又闷,你们都来这样陪着我,孩子生下来性格也开朗。”

塞和里氏不理她,把手里正在检查的那只酱菜坛子搁在桌上。

“什么又空又冷又闷,徐莺徐鸾姐妹两不是人啊,她们两姐妹嘚吧起来,你捂耳朵都来不及,还闷呢,吵死你!”

珍珍觉得她老娘这嘴炮功夫是日益精深,她从前可爱温顺,动不动就抹眼泪的娘亲是被狼给叼走了吗?

“额娘,那两姐妹就知道拦着我这不准干,那不准碰的,同她们在一起我非憋出病来不可。”

珍珍晃晃胳膊。

“好不好嘛,额娘。”

塞和里氏被她缠得没法子,说:“好好好,我去问问你阿奶阿爷他两乐不乐意一起去,成了吧?”

珍珍说:“阿奶一准乐意,我把舅爷爷最喜欢的厨子给拐来了,舅爷爷憋不住,没过几个月肯定要来京城,我同他约好了,来就去适安园,不进京,谁都注意不到咱们。”

塞和里氏笑着一边摇头一边说:“鬼精灵,都被你安排好了。”

两人去了主屋,塞和里氏把事情说了一遍,李氏的唇角边露出一丝淡淡的笑意。

“你这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呐,拐了你舅爷爷的心头好,他铁定是要来北京同你讨人的。”

塞和里氏一听忙说:“额娘,你怎么还夸她,这孩子不是戏弄长辈吗?”

李氏含笑摇了摇头。

“算了,念原这脾气,就算珍珍不设局,他也会找了借口来。”

李氏想了想说:“长住终究是不妥,没有娘家人跑姑娘夫家一住几个月的道理。你隔三差五派人来接我们去瞧你便是,等八月你快生了,让你额娘再住过去,如何?”

李氏是讲规矩又守礼节的人,话说到这里已经是很顺着珍珍了。

珍珍挽着李氏说:“那阿奶要常来。”

“好,你也好好保养,虽然怀着头胎运气好反应不大,但万事都要小心,挑稳婆的时候一定要来叫我,我帮你仔仔细细看过才好。”

珍珍连连点头。

塞和里氏则道:“回去好好孝敬你婆婆,你看看,哪家媳妇像你这么自在的,不用在婆婆跟前立规矩,生个孩子还能让娘家人围着你转。”

珍珍乐呵呵地说:“谁叫我招人疼呢?在家阿玛额娘疼我,出嫁了有婆婆疼我。”

他们围在一起又闲话了一会儿,说到了阿灵阿让李煦去打家具之时,珍珍倒想起一个久不见的人来。

“对了,小爷爷他们家最近怎么样了?秀雅有在议亲了吗?”

塞和里氏道:“你小爷爷如今升了刑部尚书,每天忙得神龙见首不见尾,你小奶奶也有一阵子没瞧见了,不知道这两口子都在忙什么。”

珍珍问:“那秀雅姑姑呢?算算她也该许人了。小奶奶没想着去给她想看人家吗?”

秀雅其实和她差不多大,她是走赐婚的路所以成婚早,而秀雅还要走选秀,选秀要到十七岁以后才不选,故而要晚几年。

塞和里氏说:“哪啊,你小爷爷这人做事滴水不漏的,更何况他现在这地位要是闺女没等摞牌子就私自许婚,到时被人参一本,他这官也就做到头了。他才不那么傻!看他家这么淡定,想来应该是要等明年春天摞牌子后再定吧。”

“这倒也是,小爷爷向来谨慎。”

珍珍明白这规矩,莫说她小爷爷了,将来她肚子里这个孩子若真是阿灵阿日思夜想的女儿,他们在把她嫁出去之前,也还得看一遍康熙的脸色。

最多就是御前得脸,心里有什么想法可以私下提一提,康熙开恩准了才能去办。

“我看秀雅姑姑的婚事可比秀芳姑姑要容易多了,小爷爷那时候到底还是郎中,现如今是礼部尚书,要什么样的女婿不得他挑花了眼。”

塞和里氏一聊起这事就不由兴致冲冲地八卦起来。

“可不是呢,我看你小爷爷的心思,大概不是挑个新科进士就是在御前的小侍卫里挑一挑。这样多好,会读书的有前途,御前出身的有脸面。那些什么王府侯府的都不靠谱,大宅门总有各式各样麻烦的事。咱们吴雅家在他们眼里到底根基浅,比不得跟着太祖打天下的勋旧世家,咱们的女孩嫁进去总要吃亏的。你看看曹家,都不算什么有爵位的人家,只是早得意了几年,也使劲给秀芳脸色瞧。”

珍珍说:“那也不一定,我婆婆和阿灵阿待我就挺好。”

塞和里氏一听叹着气就说:“哎,听听,这就是女儿养大不中留,尽说一些胳膊肘往外拐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