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第2/2页)

少年笑了笑,将帕子放回袖子,手指安抚似的轻抚白鹤鹤顶,道:“我的家人,尽数死在七年前的宫变之中。”

“我哪儿也去不了。”

程彦神情有些复杂。

七年前的宫变,是她撺掇母亲发起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她是少年的灭族仇人。

甚至少年这么好看却是个瘸子的事情,也是拜她所赐。

程彦摸了摸鼻子,尴尬道:“其实待在这里也挺好,有吃有住,就是有些不长眼的人来添堵,若没那些人,三清殿倒也是个不错的住处。”

少年浅笑,不置可否,问道:“贵人今日来三清殿,可是为了寻找觉非?”

程彦上下打量着少年,道:“你就是‘绝非’?”

她还以为知道番薯的,是个上了年龄的道爷,没想到竟这般年少。

李斯年道:“我姓李名斯年,觉非是凌虚子给我取的道号。”

程彦眉头动了动。

这是什么名字,都这么难听,还特别有歧义,她把觉非都弄成“绝非”了。

似是看出了她的嫌弃,李斯年又道:“诗经·大雅有言,於万斯年,受天之祜,故而母亲给我取字斯年。”

“觉非,觉今是而昨非。”

清风拂过,李斯年衣袖微动,除夕的烟火在他身后炸开,竹影萧萧,他与红尘俗世的热闹格格不入。

程彦却只觉心头一颤,寒意自脚底直冲头顶——她不大读诗书,听李斯年这般说,才想起他名字由来,於万斯年,受天之祜的大意是上天永远保佑你,而觉今是而昨非,则有反思昨日之过从今走上正途的意思。

这两个名字虽都是褒义,却有种让人遍体生寒的悲凉。

他之前究竟做了什么滔天大恶,才会让人给他取这种名字?

李斯年早已习惯了旁人对他名字的猜度,淡然一笑,道:“今日莲池的花开了,我便知道有贵人要来,本想在竹林等贵人,却不小心挡了别人的路,受贵人相助,才得以解围。”

他神色淡淡,丝毫未将刚才受人欺辱的事情放在心上。

除夕的眼花落在他眼底,他静静看着程彦,道:“贵人可是为番薯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