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考试进行中(第2/5页)

拿了方才那人说的话来堵人,叫那人脸色不好,赶紧的讨饶道:“方才是我出言不逊,有辱殿下,你就别再笑话我了。”

“祸从口出,阁下往后还是管管你自己的嘴。天下谁人不道科举取士公平公正公开。你要是信不过殿下,就去学宫的墙上看看北境的卷子,各卷都有殿下的批注,就算没上名次的人都有。”

“我们这些人报名而来,有多少人冲着殿下的批语来的。你若只求于功名而看不到人品,这场科考你也不需要参加了。”

一番话怼得人无可反驳,却也叫人脸上的不好,因而朝着那人道:“你,你凭什么管我?”

“不想管你,只是大家同居一室,你不要命了我还要,看在你初犯的份上,我没把话提到殿下的面前,可是你呢,你可想好了,这一次我饶过你,下一次却不打算还让你轻轻松松掀过。”

“你……”说话的人自然知道若是他说的刘元是不是会将考试的内容告诉刘元的话传到刘元的耳朵里,他绝计讨不了好,听到室友的威胁,又气又羞。

“好了,不过一个小人罢了,虽不知出自哪一家,就这样的心胸断无中考的可能,何必与之计较,失了风度。”

骂人不带脏子的人并非只有一个,听听眼前的人一番所指,倒是比怼话的人还要狠,引得一个个都偷笑。

被直接断言绝对不可能上榜的人,指着所言的人想还上一句,那人却轻飘飘地看了过来,想骂回去的话,那人却不知为何骂不出来了。

“走走走,快点走,莫让长公主殿下久等了。素闻殿下威名,听说殿下也是长得极美,能得见殿下的真容,实是三生有幸。”拍马屁的人,打听刘元诸事的人从来不少,都是对刘元充满了期待。

刘元才从女眷里来,厚此薄彼的事刘元不做,也不会在这样的关头让自己落下把柄,故而往郎君们的院子来,看着陆续出来郎君们,刘元笑了笑,“都说参加科举的郎君们长得极好,我还以为是请人的人见识太少,今日一看,确实如此。”

本来见到刘元的容貌正吃惊着的乍然听到刘元先夸起他们来,自诩长得好看的人都不好意思地低下头,谦虚地道:“殿下过奖了。”

分外的异口同声,刘元笑着再道:“才貌双全才是两全,你们长得好看,才学也得配得上你们的容貌才可,否则岂不让有人机会说你们有貌无才,这可比有才无貌更叫人伤心。”

听听刘元的话,谁能想到这竟然是杀敌无数,令匈奴闻名而丧胆的始元长公主,一度地让人以为刘元是不是被换了。

“殿下果真是公主殿下?”总有人问出心听疑惑,并未听说过始元长公主和蔼,可是眼前的公主真不太像他们时常听到的一个人。

刘元轻轻笑出声来,“看来外面传得我很是凶恶,不过与你们一番玩笑,倒让你们以为我遇上一个假的了?”

才说着话却敛去了笑容,就这一变,下面的人都不禁绷紧了身子,因而正色地看向刘元,刘元负手而立,“开科举是我与朝廷提议的取才取士之法,相比许多年不变的世袭罔替,朝中官位都由既定的人家来做,却是足以撼动天下贵族的。”

里面出身贵族的人听着刘元的话,心里百转千回。

而刘元再一次地开口道:“故,你们知道这样的机会有多难得吗?”

机会难得,贵族之中其实也有人知道的,毕竟家里的人口那么多,可是官位只有一个,给得了一个人,给不了两个三个,要是人口多点的人家,碰上一个偏心的父母。呵呵,永无出头之日半点不假。

“殿下,我们明白。”大半的人都明白,只有小半的看着人人都表态说明白,也只好装着自己也是明白。

“我不管你们明不明白,但是大汉取才取士,凭的都是真本事,你们文章做得好是本事,若是有一技之长,做到旁人做不到的事,那也是有能者,朝廷必会重用。”刘元一番话说下来。

有人聪明地道:“殿下的意思,其实就算不认字,不懂礼的人,只要有真才实学,能为大汉出力,为大汉的百姓做出一番事业来,殿下也会用之,并不会歧视。”

“那是自然。刘氏早年不过一介贫民,可是刘家有了今日,也并非凭空而来的,却是家父有识人之能,用天下有能之人方得天下。”刘元肯定地告诉他们,也不怕把自己的老底再掀一次。

下面的人听着刘元把自己的出身还有驾崩的先帝都提拎出来,想想也对,若是有人才不会用,这天下能叫刘邦得了。

刘邦善用人天下皆知,而刘元其实同样也善的,若非如此,刘元手里也没那么多人可以供其驱使。

要知道天下多少始元学宫,那得要多少人,要这么多人帮着刘元教导学生,要是刘元不会用人能这样?

“用你们的本事告诉天下人,只要是有真本事的人,不管是什么人,都可以出仕为官,大汉要开创一代盛世,非一人之力可成,诚请天下人一道出力,我们一道为了盛世太平而努力,你们可愿意?”

扬声而问,都是年轻人,热血沸腾的,让他们把愿望记在心上,一辈子都记着,未必不会出几个真正为天下,为大汉的人来。

官啊,好官难求,能出几个是几个,总好过一个都没有。

“愿意,愿意。”参考的人都想出人头地,只要能让他们出人头地,还能利于天下,他们一定会做。

刘元道:“好,我在未央宫等着你们。”

未央宫,既是皇帝的寢宫,同样也是百官上朝的地方,能上朝的人,何其有幸,他们做梦都想。

眼睛皆是发亮地看向刘元,而刘元却准备走了。

北境的参考之人刘元是见不着不假,但是长安的人,由刘元做主把人都聚到学宫来,为了避免麻烦,来看看他们,给他们洗一通脑,让人都把心思用在读书上,何乐而不为。

其实也确如刘元所料,刘元来一趟,虽然对男人和女人们说的话并不一样,但是洗脑的性质是一样的,让他们尽展毕生所学,拿出真本事来考,只要他们有本事,刘元身后的大汉朝就会取他们,用他们,让他们成为大汉朝的臣子。

出仕为官就能出人头地,虽然只是开始,但是如果没有这个开始,他们什么都没有,因此,机会送上门来了,他们绝对要牢牢的捉住。

刘元听说学宫里的人都卯足了劲的学习,笑着心下暗叹现在的人纯良啊,好忽悠!

不过,察举制算是直接叫她搞没了,一跃开始的科举取士之道,额,对不住开创科举的皇帝了!

心下一叹,还是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三日之期到了,考场依然准备在学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