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人是我杀的(第4/5页)

“开科举。”科举以取才,这是取才的精华,只要开始得好,往后便再不用担心。

“考什么?”王陵与陈平异口同声地问,他也好奇刘元想考什么?

“当官需要什么?”取才为了什么,为了有人帮忙治理天下,既然要治,当官的人就得会治。

“天下若开科举,考天文地理,考治国安民之道,考修渠引水,驱逐外敌,保境安民之法,两位又以为如何?”当官要做的事就这几样,考文章,看才能,但凡有本事的就用。

“若是开此取才之道,贵族必会反对。”陈平着急地开口,刘元道:“他们反对的事情多了,因为他们反对,我们就什么事都不做了。”

陈平无可反驳,真要看贵族的脸色过日子,他们都不用过了。

刘元道:“我想在北境先开一场。此事你们谁愿意去办?”

开科举取才这样的大事,一定得做起来,接下来的日子,事情会一件接着一件,,没有多余的时间给刘元多思多想。

陈平与王陵对视一眼,陈平道:“殿下,我去。”

其实这些年刘元虽然没有大兴开科举,但是她在北境开了那么多年的学宫,总要让人看到希望,虽然自刘盈登基之后她再没有回过北境,北境早就已经有了考试取才的做法。

一回两回的早让人看明白了,北境由得刘元做主,取才取士皆算公平,他们也无话可说,至于其他地方,暂时没拿刘元的取才之法当回事,不足以引起重视。

陈平现在去,不再仅仅是为北境取才取士,而是代表朝廷,意义非同凡响。

刘元道:“好,我也希望等你回来的时候不仅仅给我带回人才,还要给我带回,分权之法。”

陈平擅长,恰好刘元也想分权,一拍即合理当行之,刘元看着眼前的人,陈平想必明白刘元的意思,陈平作一揖而应道:“诺。”

得一个诺字于刘元足能,故而刘元再说起其他的事,比如她要用人,丞相府内用人的标准是什么她明白,她手底下有不少人,都适合出任丞相府内的官职,御史大夫的府上,御史之中,给尤钧一个御史之职。

尤钧,谁还能不记得尤钧。但是刘元坦荡至此的提出要给尤钧一个御史之职,想想尤钧做过廷尉,却因一个女人被关了大牢,出去之后刘元没有立刻提出放人用人,一晃好些年,都差点忘了这号人了,刘元此时提起,王陵与陈平认识尤钧的人,让尤钧当这个御史,不算什么事。

“御史监察百官,可是你看看现在的御史盯的都是什么事?鸡毛蒜皮,不足为奇的小事。御史大夫是为副相,丞相府管不了的事,我会让人管,而且管得妥妥当当。”刘元亮了话,王陵与陈平虽然心下都在想刘元开始插手朝事还想改了朝局不成?

“殿下有吩咐,但听殿下的。”就刘元的权势,她直接可以不打招呼的塞人,人家还跟你说两句,王陵和陈平想到刘元方才在朝堂上大大方方地承认自己杀死了所有兄弟,心里直发寒,思来若是真要与刘元反对,不让刘元做她想做的事,怕是……

识时务者为俊杰,不约而同的,两人的脑子闪过如此念头,打定主意还是别与刘元争锋的好。

“除了刘恒他们这件事,其他的事我若有不当之处,丞相可以直言,莫要再拿着此事不放,我握着大权是要大汉更好,我要证明自己,也会为陛下证明,大汉的天下再没有比他更适合当皇帝的人。”

刘元知道他们心起之畏,可是这份畏并不能让刘元长长久久的走下去,想要大汉安宁,不是只有她一个人可以做到的。

丞相是百官之首,这两个人的本事刘元不能否认,哪怕他们不是跟她一条心,但他们也要为百姓,为了天下做事。

王陵和陈平听着刘元放了软话,微微一顿,最后还是朝着刘元作一揖道:“既为相,当尽本分。”

方才刘元放过话,要是身在其位不思谋其职的人自当除之,万万不能让人留在朝廷吃着朝廷的饭却不思为朝廷百姓做事。

“还有,国库尽空,我想在这个时候以盐务归于朝廷。”刘元安抚完人,还得继续丢出重点,以盐务归于官营,也就是说从今以后大汉天下所有的盐利将会归于朝廷。

谁不知道刘元手执之盐利正是支撑着刘元养兵修渠的根本,成为丞相之后的眼前两位更清楚朝廷这些年免赋税,压根没有进账,还是刘元将盐利所得归于朝廷,才能保证国库里有那么一点点的钱。

其实对着刘元不敢大声说话,也是因为王陵和陈平清清楚楚的知道,刘元不仅不让朝廷拨款养兵,护卫边境,压根是她在养着朝廷的所有官吏。

心酸啊,偏偏这件事刘元从来没有提过,没作为丞相时因为丞相瞒得好,也没让人意识到此事。

刘邦在的时候,他一个尽占刘元便宜的人,也是不想让人知道他到底都占了多少人便宜,故而一直瞒着。

陈平听着心下暗叹,就算刘元现在杀光了刘邦的儿子们,但是,除了心狠之外,陈平没办法说出其他的话来。

想想从前的诸侯王,彭越也罢,韩信也好,有功大汉的功臣,刘邦想除之心人尽皆知,要是刘元想与刘邦一道杀人,她就不会救下他们。

功臣刘元会救,刘恒的事,刘邦留下的遗诏,确实对刘元的打击太大了,想想刘元这辈子为大汉做了多少事,刘邦的后腿没为刘元想过,甚至还有坑刘盈和刘元的意思,是个人都会生气。

但是,陈平思来想去觉得刘元不像做出杀死那么多兄弟的人来,或许,一开始做出这样事情的人是吕雉,刘元仅仅只是补刀?

想到这里,陈平抬眼看了看刘元,刘元注意到陈平的神情显得莫名,“左丞相有什么话不妨直说。”

当着王陵的面陈平对刘元的的猜测当然不能说出来,故而与刘元作揖道:“先前殿下便提过以盐利归于官营,此乃利过利民的大事。”

“我已经尤钧订下了盐法,盐以官营,私盐不可容,若有违者,斩双手以示之。”刘元的话音落下,引得陈平和王陵以侧目。

“盐以官营如何运作,我已经让人回去取相关的章程,两位丞相看看是否还有遗漏。”刘元做事早做准备,一点让人喘息的机会都不给,引得两人都在心里想。

尤钧早些年被派去巡视,打着巡视的旗号却是开盐田,刘元想要以盐官营的心思只怕不是今天才有的,而早就已经有此打算,只是一直在找一个合适的机会。

先前提过一句,现在的情况,刘元认为是合适的机会。

“要开科举以取士,不想让贵族们盯着人才不放,最好的办法就是以利引之。盐以官营,他们接下来得想自己能不能拿到盐权,盐可富国,以官营的盐,接下来会是怎么样?各处设下盐点,谁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