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达成(第4/4页)

“名字很好听。”刘元夸赞一句,苏凤兮被夸得不太好意思,“谢殿下夸赞。”

“希望将来有一天能一道为你们夫妻上赞表。”刘元想了想再道一句,夫妻两个都顿住了,“孙望,你会帮着你的妻子,让她可以不需要倚仗你也能立足吗?”

苏凤兮的丈夫正是孙望,孙望也没有想到明明是见他的场面,最后怎么会变成了自家妻子与刘元的碰面对话。

而刘元询问着他会不会帮着自家的妻子时,孙望想了想最终点头道:“会的。”

这一句会的叫人听着热泪盈眶,至少苏凤兮就是。

那么多年要不是孙望护着她,她早就已经死了,现在终于为自己寻到一条路,一条可以自救的路,孙望愿意帮着她,与她一道长成,她何其有幸

刘元道:“好。”

得了他们之间对彼此的承诺,刘元算是下定了决心,该见的人见完了,孙望他们是最后一拨,接下来该上折请刘盈批准,事情便就定下。

刘元一去就是近一年,吕雉天天念,天天想,眼下事情终于尘埃落定,只要将人员安排好,让虞诚带着江东的兵马回来事情就算完了,刘元的要求都是站在朝廷的立场,根本没有给人拒绝的机会。

朝廷那些不安的因素随着刘元转一圈,最后都解决了。

长沙国本属于交州境内,眼下长沙国已经除名,即称郡县,诸郡择郡守,县令,皆依秦制,刘元思来想去也没挑出什么大的毛病来,总而言之权利不能过大,郡守管一郡诸事,还要掌军权。军权是刘元好不容易收回来的,故而对于所谓郡守,刘元是一择再择,最后才拍板送回长安。

孙望自然得了郡守一职,刘元忽悠完苏凤兮其实同样在想这一位最后能做出什么样的事来,倒是希望她闹的动静越大越好。

当然了,刘元这就准备回长安,她的女兵是好不容易才收到的,人不能全都带回长安,却也在这一年里刘元观察着从她们之中选出首领,一年的时间虽然刘元有大半的时间不在桂阳郡内,也不妨碍她做事,尤其是安排人兴建学宫,育人教书。

同样是男女不拘,同样是用盐利以供应人读书,三年之内不收任何束修,三年之后有意再进学的人再想办法,要是有人能在三年时间把该读的,想学的都学完了,自然更好。

刘元对人寄以厚望,反正接下来她的目的就是兴教育,建学宫,要是能把学宫开遍整个大汉,还能把女兵征得整个大汉都有,提高女性的地位,刘元死而无憾了。

她是满意了,多了去的人不满意,尤钧早在盐务一事弄完之后就往下一站去,早在三个月前回到了长安述职,武朝当然也跟着一块回去,朝廷的人看着到尤钧的时候只想到一样,盐,盐价就是这个小子搞下去的,盐价就是这个小子弄到最低的。

就算一开始出主意的是刘元,但是刘元太难对付了,加上现在吕雉当权,刘盈又对刘元信任得比相信自己还要信,他们没从下手对付刘元,可是尤钧,总能想尽办法找几样,再不济还可以栽赃。

栽赃这委实让人防不胜防,等人反应过来的时候早就闹到廷尉府去,好在现在的廷尉是徐庄,虽然有人知道徐庄和尤钧是好友,却也不妨碍他们冤枉人。

刘元还没回去的时候就得到长安传来的消息,尤钧涉嫌杀人,还是先奸后杀。

听完刘元没能忍住地嗤笑一声,先奸后杀,倒是不怕人杀,人都死了,奸没奸的似乎听起来很难查,但是死人就不会开口了?碰上徐庄刘元一点不着急,而尤钧关在廷尉府里,刘元也不怕出什么事。

今非昔比了,昔日的廷尉府是贵族们说了算了,但是廷尉从夏侯婴开始,再到尤钧,现在是徐庄,换了三代廷尉的人都是皇帝的人,怎么可能廷尉府还能由着旁人把持了,故而刘元回长安的路依然不紧不慢,一点都不怕半路上尤钧就叫人定了罪,砍了头。

她不着急武朝着急,书信不断地催促刘元回京,想让刘元配合想想办法将尤钧救出来。

他当然也问了琼容,也想让琼容救人,可是琼容半点不着急地朝着他说话,“人不会有事,徐庄又不是吃素的,查个死人还怕查不清楚,用不着我插手。”

言之有理,也是对徐庄的信任,按理来说武朝是应该相信自家夫人的话。

可是这个人是他师兄,他以为最最厉害,比他厉害很多的师兄,这样的人都能着了他们的道,当你知道案子的始末就不能淡定得了。

武朝没胆子追着琼容想让琼容帮忙,但他可以找刘元,虽然刘元现在是不在长安不假,却还是他的徒弟,只要刘元着急的赶回长安来,等刘元到长安的时候照样来得及帮忙。

然而刘元面对他的催促半点都不着急,来桂阳郡的时候太急,她这一路好多事情都没做,但是回去一路无事,不能做的事刘元可以做,她想要建学宫,想设书阁,其实可以一路做回去,也省得她回去还得寻个名头回来办事。

所以在武朝伸长脖子等着刘元回长安的时候,只是不断地听到刘元相关的消息,比如刘元在哪里建了学宫,建了书阁。

现如今始元书阁和始元学宫天下闻名,没听说过这两样的人你确是大汉的人?不是从哪个边角刚回来,连这么大的事都不知道。

偏偏因为纸和印刷术,还有盐,没有人敢小瞧了刘元,而刘元面对各地的贵族小心奉承的样子,心里同样在想一件事,盐利很快就要上请官营了,接下来她得想想其他挣钱的办法才行。

开那么多的书阁和学宫,每一处的学宫都是一样的,三年之内免束修,一视同仁。说出去的话得算数,这还是利于社稷未来的大事,刘元就算什么事敢骗人,独独此事绝对不能失信于人。

挣钱的法子得要做起来,云中还好说,那里临近匈奴,与匈奴之间的交易,其实刘元几乎垄断了。

有什么办法,那里头是她的地盘,她虽然不差钱却也不会嫌钱多,她是哪里都要用钱,养兵要钱,修渠引水供墨家的人研究也要钱,还有建学宫开书阁,哪一样不是废钱得厉害,她还不能拖欠人钱!

地盘铺得大,要不是盐利确实够大,刘元早就叫钱给折腾得没办法过了。

眼下也得想办法挣钱,钱不好挣,可是花得却是极快的,要不是不想将来没钱供应她做的事,就得另想财路。

盐啊盐,当你看到这么多的盐利之后,你很难想像到还有哪一个利能比得上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