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殿下极好(第4/4页)

因此,刘元和张良走进来的时候,刘邦满脸的笑容,倒叫刘元奇怪得很。

后来一想,刘邦一向是识时务的人,生气的时候真想掐死人算了,气头一过了又都好了。

她吧,也就别想那么多了,不管怎么样,刘邦至少现在没有杀人之意。

“参见父皇,陛下。”刘元和张良都与刘邦见礼,刘邦高兴地走下来,“起来起来。”

亲自扶着张良起来,张良连连作揖,刘邦道:“当年初见子房时,朕就在想啊,如你这样的郎君,我若为女郎一定想尽办法地嫁给你。可惜生为郎君。我没能做到,元儿做到了,也算是甚慰朕心。”

……没想到啊没想到,刘邦竟然也动过如此念头,刘元想了想自己刚见张良那会儿……得了,还真是父女。

“陛下夸赞了。”刘邦打从见着张良开始就恨不得将张良留在身边,为了得到张良算是费尽了心思。

眼下虽然成了翁婿,却还是如同从前那样的亲密,张良且由着刘邦,并不多言。

“我儿如何?”当着旁人的面,刘邦一向给刘元长脸。

刘元同样也会给刘邦长脸啊,“一切都好。”

无言的默契,一致对外,刘邦和刘元都对视一笑。

张良其实很少看到刘元与刘邦独处,而且一向看到的也是他们谈公事的时候,像现在这样温和得如同寻常父女一般,第一回 啊!

别以为张良没见过就想不到他们会是怎么样的相处,刘元寸步不让,刘邦那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果说从前他们可能和睦,自从那回刺杀之后,他们就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心无芥蒂如同寻常父女。

剑拔弩张的情形,其实张良是想看看的,可惜刘邦不想让人看,就算是面对张良也要藏着。

“子房,元儿的性子太过强硬,说来说去也是朕的不是,元儿小时候的事你也是知道的,望你能多担代。”刘邦总算有点父亲的样子说了父亲该说的话。

“陛下,殿下的性情很好。”张良说的是心里话,他从不觉得刘元有哪里不好,有什么值得说不好的。

刘邦瞧着张良认真的模样,意识到张良唤的刘元称呼既然还是和以前一样的,顿了半响,“子房怎么还唤的殿下?”

心里有想法,刘邦便问了出来,张良道:“礼不可废。”

……刘元在一旁听着啊,没能忍住的翻白眼,忽悠起人来一套接着一套的留侯,吃准刘元不会拆穿?

“是啊,留侯说得极好,礼不可废。”不仅不拆穿,刘元还帮忙,刘邦上下打量着他们,心里的想法啊,没办法儿说。

“父皇,我们去见阿娘吧。”刘元不太想跟刘邦纠结。

“是,该去看你们的阿娘。”刘邦也想起来吕雉还在宫殿等着他们,有些话,倒是不妨在一家人用膳的时候再说。

刘邦高兴地带着人往吕雉的宫殿去。吕雉带着刘盈早就已经等着,等人时吕雉还不忘叮嘱刘盈,“今日你阿姐回门,留侯往日是留侯,今日却是你的姐夫,你可以跟他比往日更新近些。”

“哎。”刘盈轻声地答应,刘元欢喜的人,吕雉喜欢,刘盈也喜欢,更别说那还是留侯,张良那样的人,刘盈只想到君子二字。

“陛下带着殿下和留侯往宫殿而来。”嬷嬷来报,吕雉听着露出一抹笑容,牵着刘盈的手往外走去,迎的不仅仅是刘邦,还有刘元和刘邦啊。

“陛下,父皇。”吕雉与刘盈同刘邦见礼,刘元和张良也同时朝着吕雉见礼,“阿娘,皇后殿下。”

“阿姐,姐夫。”刘盈第一个上前唤了一声,刘元和张良皆是一笑,“盈儿可真乖。”

“太子殿下。”比起刘元的随和,张良依然恭敬地唤一声太子殿下,行的是君臣之礼,刘盈道:“留侯是姐夫了,私下里我们是家人,不必如此多礼。”

张良一笑,刘邦连声地道:“对,说得极是,说得极是。”

但笑不语,其实不管是吕雉还是刘元都清楚,刘邦附和这一句听听就罢了,所谓的一家人,得了吧,当刘邦的家里人,难道很好?真以为谁乐意跟他当家人不成?

“陛下先进去吧。”吕雉不想让张良难堪,因而提议让他们都进去。

刘邦连连称是,往前走了进去,刘元上前挽过吕雉的手,吕雉看着刘元的脸上尽是笑容,一眼看过张良时,张良瞧着刘元的眼神也是透着暖意,吕雉想,他们夫妻和睦,便是她最大的企盼。

入了殿内,吕雉早就准好了吃食,都是刘元爱吃的,叫人速速备宴上来,还轻声地叮嘱道:“嫁为人妇,既要照顾好自己,也要照顾好留侯。”

刘元正喝着粥,听着连连点头,“阿娘说得极好。”

吕雉还能不清楚刘元是怎么回事,真让她照顾人,得她有功夫才行吧。只是再没功夫,也得照看好自己的。

“说的是,留侯处理朝事甚是辛苦,你在长安的日子不多,当尽为人妇的职责。”刘邦说话的意思与吕雉之意完全不同,刘元全当了没听见。

“陛下先用膳吧。”刘邦一出言,刘元显然不想搭理刘邦的,吕雉清楚,在冷场之前先劝着刘邦用膳,她也是在尽人妇之责。

“对,用膳,用膳。”刘邦附和一句只是为了章显自己,刘元应与不应,有吕雉的插话便也不重要。

只是吃着吃着,刘邦道:“子房请辞一事,朕思虑再三还是希望子房留下。”

方才说的都是家里的事,终于转到正事了,刘邦才说出口,所有人几乎都是不约而同地停下筷子。

张良轻轻一笑,“良从前一直都有一个愿望,待天下太平便游历天下,当一个太平自在的闲人。如今天下已定,还请陛下应允。”

话还是之前张良与刘邦说过的话,刘邦道:“你与元儿大婚,你想游历天下,难道想与元儿分离?”

张良答道:“殿下不日前往云中,良留于长安,各为所职,分离亦是必然。”

拿了与刘元分离来劝说张良,可是他们原本就两地分离,并非因为张良辞官而起。

刘邦道:“若是让留侯与元儿一道往云中去呢?”

“不可。”三道声音一道响起,正是吕雉、刘元、张良。

本来,刘邦言出仅仅就是试探,没想到三人都不同意,刘邦在想,难道他们都没有那样的想法?

刘元和张良心里再是清楚不过,他们若是顺着刘邦应一声可,怕是刘邦更会防着不叫张良离开长安一步了。

云中之地,张良持有刘邦的诏令一道往前云中与张良游历时经过云中完全是两码事。

一个握有实权,一个只有一个侯爷的虚衔,完全是两回事。实权是刘邦所忌,而虚衔,真真假假的,谁还管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