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第2/2页)

可惜他们都晚了一步,这时候,来自蓉城的喜报已经快马加鞭发到京里,得知弟弟高中解元,钱玉嫃一个高兴给府上奴才全都发了赏钱。知道靖安伯府的都快等不及了,她使人给那头捎了个话,要不是如今还没正式定亲,两家真恨不得放两挂爆竹。

伯府那边要求实在不高,只求他顺利过关,谁想竟等来这么个大好消息。

这么说吧,才学好的临考翻车也是常事,毕竟任何人都有擅长及不擅长的方面,科举会考到的经文那么多,这本你吃得透,那本就未必,若是题目正好出到苦手的方面,落榜太正常了。

在这样的不确定性下,还能高中解元,哪怕不能说明他能力比别人高出一截,至少也说明他运势不错。

官场中人甚至比平明百姓更加信命。

有太多例子证明了人各有命命不讲理。

你若不信,就看看燕王世子和世子妃,对比已故的燕王妃和丢了郡主封号的盛飞瑶。

就钱宗宝这个表现,没人怀疑他这届会一飞冲天,之前觉得押宝在他身上赌得太大的姐妹心里都有些不是滋味,又拉不下脸承认自己短视了,只能说这才过乡试一关,别高兴太早,会试能不能顺利难说呢。

往届也有那种声望很高的,一到会试就打回原形,科举哪有那么容易。

这是挽回颜面的话,说出来非但没达到效果,反而使她们挨了训斥。

钱家是还没请媒人上门,但以他那为人,不是会背信弃义的。基本上他就是靖安伯府的女婿没跑了,基于这个前提,你说他中了解元属于高兴太早,还大胆预言他会试可能被教做人……那不是嫉妒心重见不得自家姐妹好?

梁家内部整顿了一番,当然是悄悄办的,这种事总不好对外宣扬。

钱玉嫃虽然给靖安伯府报了个信,但并没把心思放在那头,她这会儿陷入到巨大的喜悦之中。随喜报一起送来的信上说,爹要坐镇蓉城管生意不方便走,但娘会随宗宝上京。来看看她,还有就是为宗宝的亲事。

知道儿子要娶伯府的姑娘,钱家怕怠慢了,打算由太太出面上京置一处上好宅院,宗宝办的那座小院子读书是清静,总不好用来成亲,太委屈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