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数学满分(第2/3页)

她耸耸肩,转身干脆利落地走了,一点都没理会身后在地上躺着惨叫的舒哲。

“叫个人……帮我叫个人扶我去校医院……”舒哲低声恳求道。

“别了吧,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云飞镜笑着和他说,“这么大一个人了,你能不能早日学会独立行走,别一遇到事就先推人出去,嗯?”

——————————

六校联考之后,学校里的气氛肉眼可见地得到了放松。

尽管两个月后还有期末考试跟着,头顶隐隐还有一座大山的威胁,但是学生们好就好在特别想的开。

哪怕在考前半个月的时候,大家也绝对不会提前一天进入考前一星期的战时戒备,更何况离期末考还有整整两个月!

虽然也有一部分人对这次考试结果比较担心,但大多数人还是非常轻松快乐的。

往常这种大型考试之后,云飞镜都不会放松一点。但这次不一样,她稍稍给自己放了一会儿假。

毕竟现在的每天晚上,她在图书馆里精力格外集中,自己十分用功,相当于比别人多了七八个小时学习时间。

而且区考之后她绝对要拿成绩走人,马上就要和盛华说拜拜了。

所以稍微的劳逸结合,还是在她的接受范围之内的。

对于学校里的这种风潮,老师们当然不会听之任之。

他们在上课之前大多会拿出三四分钟的时间,帮这些考完试就觉得自己解放的同学们紧一紧弦,让他们别翘尾巴,一个个都好好想想自己考的那个成绩。

他们反反复复地和盛华的学生强调这一次考试的重要。

——你们知不知道,六校联考代表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这意味着全省最强的六个学校一起举办的考试,你们懂吗?

——说是全省最强,实际上人家早几年就不想带我们玩儿了。这十年里,一中出过一个省状元,六中出过一个状元,三中两个,九中一个,十一中不但出过两个省状元,有一个还是全国状元。

——盛华呢?盛华有什么?盛华没有成绩,只有钱!

——是,我们是知道大家家里都有钱,可能不在意这个。反正最后在座的有些人高考都不考,直接就想出国。可是母校的名声就是你们的名声,母校的关系就是你们的关系。盛华要是这几年被开出六校联考的队伍里,在教育界至少要被嘲笑五年。五年啊,同学们,有这种笑话你们脸上好看吗?

其实也不怪老师们在课堂上就发起牢骚,实在是自上而下的,盛华今年的压力非常大。

早些时候,盛华是出过成绩的。它有财力聘请一流的老师,有财力购买最先进的教具,而且由于私人出资,甚至还提前批下了本生第一个最先进的高中实验室。

在过去的某个时间段里,盛华这个名字都闪着一层结界一样的金光,让人闻之就觉得高不可攀。

可现在不一样了,国家富强了,经济兴旺了,批给教育的资金也越来越多了。

那些省重点有国家的扶持,有教育局拨款,而且还有学生家长捐楼,虽然在课外活动、社团俱乐部上搞得没有盛华这么财大气粗,可在关键时刻也舍得花钱,每一笔钱都花在了刀刃上。

盛华的教育质量就是在那个时候下降的。

后来学生素质也一代不如一代。到了云飞镜这一批,连六校联考里面这个“联”的位置都对已经要岌岌可危了。

盛华的校长知道,其他学校已经在考虑把盛华剔出联考名单里。

毕竟过去几年的联考经验已经证明,盛华不但缺少最顶尖的那批尖子生,而且学生成绩也通常连续垫底,成为联考中尾大不掉的累赘。

甚至在云飞镜入学的前一年,盛华的全校第一居然都没能进去联考前三十!

简直奇耻大辱,根本无法接受!

正因如此,学校花重金砸来了云飞镜入学。

其实中考时的全市前一百他们都游说过了,结果在全市前二十四名里,除了云飞镜这个人穷气短,向生活低头的全市第五,剩下的孩子大多都进了一三六九那些学校。

毕竟家长们也知道,高中的奖金只是一时的,可高考挣来的前程,却是一辈子的啊。

所以云飞镜入学时,学校曾经许诺给她非常优越的条件。

学费学杂费书本费全免,饭钱学校报销,只要重大考试不掉出全校前三十,每年奖学金十万。六校联考这种考试一旦取得好成绩,视名次给钱。最关键的是,要是高考成绩好,那奖金翻十倍给。

上学期的那场六校联考,云飞镜排名第十二,学校二话不说就奖励了她三万块钱。

要是她继续在盛华读下去,成绩再继续金不下去,云飞镜念三年书出来后,积蓄大概率够付二线首付了。

不过云飞镜已经下定决心,她说什么也不在这里读了。

不止是因为之前的校园暴力,也不止因为学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纵容态度。

更是因为那个突然出现的图书馆,已经给云飞镜打开了一扇她从前始终没有想过的,新的大门。

盛华的师资比不上那些省重点,他们没有王启航或者吴森那样的老师。

如果不是那个神奇的图书馆,让云飞镜做到这些名师命题的卷子,云飞镜也不会下定决心。

云飞镜会离开盛华,她想让自己更好。

————————

为了使这次六校联考的成绩公平,每个学校都抽调出一部分老师去批改卷子。

在阅卷的空隙间,这些老师也会彼此交流一点八卦。

每当这个时候,盛华的老师都能感受到一种微妙的隔阂——省重点其他五校的老师,已经不太看得上他们学校。

夏天天热,有老师下楼自费买了一大兜冰棍,挨个分给同事们。

吃冰棍儿的时候,大家当然就不看卷子了,都彼此闲聊,也谈谈自己的小道消息。

一个六中的女老师笑着说:“还不知道这次成绩下来会怎么排,哪个校第一也不清楚。”

她没猜哪个学校垫底。

老师们对视一眼,彼此心领神会地一笑:第一的学校不一定。但垫底的学校不用猜就知道。

盛华呗,还能有谁。

盛华的老师也笑,只是笑容格外尴尬苦涩。

“王老师这次数学卷出得真难啊。”有个男老师朝自己斜对角的王启航一点头,“学生们后面大题大片大片空着,我看这次数学平均分是上不去了。”

“能做出的同学这次排名都得是顶尖儿的。”另一个三中老师也接上了茬,“像我们学校,大概只有几个能做出来。隔壁六中就更厉害了,我听说他们今年这届人才井喷,学年前五彼此之间的分数咬得特别紧。”

每个学校都各自说了一点自己学校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