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第2/2页)

“郑县长,这是怎么回事?”

郑明珠这是从哪儿找来的搅事精啊,还让不让人活了!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就敢给老百姓灌药,真是出了事,到时候别说郑明珠,就是泽川所有领导,都得跟着吃不了兜着走。

“不用担心,死不了,他手里拿的可不是什么农药。”苏浅声音中充满讽刺,“您没瞧见他,可是精神着呢,哪里像是喝了毒药的人”

对呀。徐强登时反应过来,忙捂着肚子,就要往地上躺。

“徐强,兄弟,你可别死……要是你死了,你可让一家老小怎么活啊。”

王立海忙用力抱住他,声嘶力竭的号了起来。

又回头招呼手下:

“快报警,还有,赶紧叫救护车……”

等把人送到医院,再找个医生写个证明,非得把郑明珠几人逼死人命的事做事了不可。

“不用了,”苏浅打断他的话,“我已经替你们报过警了。至于说医院,你们刚才还不是还口口声声要以死相逼吗?既然如此,往那儿去还有什么意义啊?”

没想到这小黄毛丫头还不依不饶了。王立海气的头上青筋都要迸出来了:

“让开。”

却被时强直接拦住去路,甚至还老鹰叼小鸡一样,把徐强从他怀里提溜了出来。

“你,你要干什么?”徐强拼命挣扎,可他那点儿蛮力哪里是时强的对手?竟然吊在时强胳膊上,和打秋千似的,又像是垂死挣扎的鱼。

王立海想要上前抢,却发现时强的胳膊跟铁箍一样,任凭自己用尽吃奶的力气,却是纹丝不动。

脸顿时涨的通红,冲着张明宇道:

“张县长,您真的要看着他们把徐强逼死不成?”

“怎么会呢。”接口的却是苏浅,更是弯腰拾起刚才徐强摔在地上的生姜,“这不是就有现成解毒的东西吗?”

说着状似自言自语道:

“这姜啊可是好东西,更别说这还是要出口的……”

说着从地上拣起几块就要往徐强嘴里塞:

“这么多姜,扔了可真是可惜呢,正好你全都吃了解毒吧……”

手堪堪送到徐强嘴边时,吓得他头拼命往一边扭:

“你干什么?我不吃,放开我……”

挣扎的那叫一个用力,哪有一点儿刚刚吃过毒药的样子?

“你自己种的姜怕什么呢?”苏浅慢条斯理的道,“还是说,真正有毒的不是那农药,而是你种的姜?”

又偏头冲时强道:

“这人刚才拿来的姜,全都喂他吃下去。”

徐强吓得脸都白了——

别人不知道,他自己怎么不清楚?

刚才所谓“用了郑明珠提供的药物,导致和外商的合同黄了”全是说谎。

合同黄了是真的,可原因却和郑明珠无关,根本是徐强自己用药时出了纰漏——

承包的那几十亩地,有二十亩地是和外商早就签好合同的了。

至于其他土地中种的姜,则向来是卖给国人。

出口的话价格是高,可那些外国人对生姜的品质要求也不是一般的高。

那十亩地徐强自然精心侍弄。

至于说余下的要卖给同胞的生姜,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说是用毒药喂出来的也不为过。

可没想到前几天他出去了一趟,回来时才发现,雇的工人粗心之下,竟然把那二十亩出口外销的姜也用了药。

以老外的尿性,这样的姜,对方根本不可能会要。更甚至因为已经签了合同,徐强还有可能面临高额罚款或者赔偿……

而就在这个档口,王立海竟然找了过来,更是拍着胸脯跟他说,只要他按照王立海说的做,不但遭受的损失有人给担着,王立海还会给他十万块钱。

徐强本就是见利忘义的人,不然也不会做出好姜卖给外国人,却把毒姜留给国人这样缺德的事。

当下就和王立海一拍即合。

眼瞧着就要把郑明珠逼的低头,谁承想苏浅会突然跳出来呢。

至于说这些姜,可是刚施用过剧毒农药还没几天呢,平常时候,他们自家人可是绝不尝一口,眼下才这么短的时间内,毒性可还强着呢,要真是那个大个子把带来的姜全都给他喂下去,徐强觉得自己拉去洗胃都是轻的,说不好真就可能把命给丢下。

眼瞧着时强真的掰开他的嘴,就要把姜往里丢,徐强急的眼泪都要下来了:

“拿走,快拿走,我不吃……”

又拼命的冲着台阶上的张县长求救:

“张县长,救命啊,快让他们把姜拿走……”

“张县长,您看……”郑明珠转头看过去。

看徐强跳梁小丑似的在哪里扭来扭去,张县长气的胸口都是疼的——

亏自己刚才还担心的什么似的,合着对方是把自己当猴耍啊。什么喝农药,全是假的!倒是他这姜上的毒是真的。

气的直接叫来警察,咬着牙道:

“聚众闹事,诬告郑县长,先把人给带走,最快速度审出结果来……”

“不是,张县长,”听张县长这么吩咐,王立海一下慌了手脚,“您可不能冤枉好人啊。那姜上可不是有毒,可那毒哪儿来的?还不是郑县长给的农药……”

又朝着苏浅和郑明珠怒目而视:

“泽川县还容不得你们一手遮天……”

“容不得我一手遮天,就能容得下你一手遮天了?”郑明珠一颗心彻底放下来,竟然还有心情跟王立海掰扯了,“你就别在关公面前耍大刀了,苏专家可是用药的祖宗,你还跑到她面前显摆,不是自己找抽吗?”

说着看向张明宇,再次郑重道:

“张县长,这位是燕京环监局的特聘专家苏浅,是特意赶来帮助解决理查德生物制药遗留问题的……”

苏浅随即取出证件,递了过去。

张明宇将信将疑的接过来,等瞧见上面的照片和郑弋阳亲自写下的聘书,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