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第3/4页)

日子过的充实而满足。

时间久了,就有学生和老师发现这个“外来者”。好在第一学府极具包容性和开放性,大家对蹭课的同学表现出了欣然接受的态度。尤其是在蹭课的同学对老师的提问对答如流的时候,大家的认同感飞速飙升。

当然,有的课上的顺利,有的课却上出了曲折。

事情发生在十一月底,海洋地质学的课前,一个女生找上了方立安,事因是她的作业忘了写,想借方立安的用用。

方立安的学习态度极其认真,课后作业基本上都会保质保量完成,虽然不会被班长收去给老师批改,但她会在下节课老师点评班上同学作业的时候对照着自我批改。不止如此,她的作业还有许多个人想法,涉及其他专业的,着实不适合出借。

更何况海洋地质学这门课,平时作业是要计入最终成绩的,这位同学的作业没做却得了分,对其他做了作业的同学也不公平。所以方立安不假思索地拒绝了。

梁子就是这么结下的,然后就听说有人匿名举报,外校生蹭课时扰乱课堂秩序,影响同学们学习。

学校对学生的教育自然高度重视,尤其当有外来人员影响本校学生学习的时候,学校必是要站在本校同学这边,首先保障本校同学的权益。

等到了下一节海洋地质学课,教务主任宋智星早早地来了,他默不作声地坐在最后一排,装作旁听的社会人士。

一节课下来,秩序井然,并没有出现匿名者所说的课堂混乱的情况,而且,他发现那位被举报的“外来人员”并不是什么外校生,而是去年刚毕业的经管学院学生方立安。

宋智星记得很清楚,因为五年前就是他去港城做的招生工作。这位同学在校期间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老师们心目中的“领头羊”。

课后,他跟方立安聊了一会儿,关心一下这位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如今回到学校是想考研还是有别的什么打算。

第一学府的学术氛围浓厚,追星的同学极少,再加上方立安后来删除了网络上所有跟她相关的话题信息,所以学校里知道她曾经是个歌手的人少之又少。

方立安记得宋智星,一个有趣的老北京,当初招生时,自己听见他京味儿十足的口音差点泪奔。

聊了一会儿,大概知道了这位主任的最初来意,方立安想想也是,这么名不正言不顺地蹭课确实不大好。

一两个学期就算了,她可是有长期“驻扎”此地的打算。于是,便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不考研,纯蹭课,学无止境的那种。

宋智星闻言很是诧异:“你不回港城了?你的家人同意你留在北京?”他没说的是,不就业,不搞学术,年轻人,你想干嘛?家里有矿?(方立安:有矿脉。)

当初招生时,方立安填写的资料上,父母都是普通的工薪阶层,再加上她的穿着打扮并非富家女那种从头到脚的奢侈品,所以大家只以为她家境一般。

方立安:“谢谢老师关心,我打算在北京定居。”说着,好像想起什么,“我想以校友身份为母校的教育事业献出微薄之力,不知道该怎么操作?”迎着宋智星疑惑不解的眼神,她说:“我打算捐十亿人民币给母校作教育基金。”

宋主任闻言,做出一个艰难吞咽的动作:“方同学,你在开玩笑吗?还是我听错了?十亿?第四声?”

“没有开玩笑,我是认真的,母校教授我知识,我也想回馈母校。”方立安从书包里掏出本子和笔,随便翻开一页,写上一串数字,撕下来递给他,“这是我的号码,您稍后可以让学校这方面的负责人联系我。”

“方同学,方便透露一下,这些钱……”宋主任想问这十亿是哪来的,但又怕太直接,让对方产生反感,以为老师不信任学生。

不过,说到底,本来就是不信任。一个二十出头刚毕业的小姑娘,张口闭口就是十亿,先不说她有没有十亿,就算有,这十亿的来源难道不值得探究吗?

“您放心,百分之百合法收入。”方立安不欲多说,留下电话就走了。她想要个听课证,可以名正言顺听课不被举报的那种。

宋主任的办事效率很高,第二天上午就有人和方立安联系了,彼时她正在上《材料加工工艺与设备》这门课,手机调的静音,没接。

课间,她给对方回了电话,约了下午一点在教学楼A201洽谈。

今天上午第二课比较长,十二点一刻才结束,中间还要留时间吃饭。希望早点结束早点午休,不然下午听课容易走神。

十二点五十八分,方立安背着书包来到教学楼A201,里面满满当当坐了三十来个老师。阵仗略大,要不是宋智星叫了她一声,她都要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了。

宋智星一一介绍,这些都是各个学院的院长、副院长,还有校长、副校长。

方立安谦逊地跟各位老师问好,心道:这架势,颇有点磨刀霍霍向猪羊的意思。

她感觉的不错,这三十多人里,有一半是来看看刚毕业不到半年就能拿出十亿捐赠的小同学长的什么样子,还有一半是冲着十亿来的。

校长最大,校长先说话,无非就是表扬加感谢。另外,可能昨天的“合法收入”并不足以让大家释疑,今天就又提了一嘴。

方立安这次没有拐弯抹角,把安松科技报了出来。安松科技运营至今,光纳税就不止十个亿了,从利润中划十亿给学校没有任何问题。

如果不是考虑到学校可能更看重杰出校友的回馈而不是富二代的炫富,方立安更想说这是她用零花钱炒期货赚的。她不大想暴露安松科技,在此之前,除了张妈,还没别人知道这家公司是她的。

说起安松科技,在场有不少老师都听说过,这家公司仅花了一年的时间就在国内游戏市场上站稳脚跟,第二年进军国际市场,如今,安松科技的游戏已经风靡全球,实乃业内翘楚。

计算机院这几年每年都有毕业生想去安松应聘的,可是从来没等到过安松的校招、社招,这一度为它披上了神秘的面纱。

现在你告诉我,面前这个二十周岁的女生是安松科技的老板……所以,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大概是隔着一个银河系……

资金的来源有了答案,各个学院的院长便开始摩拳擦掌,跃跃欲试,都想为自己的学院多拉点赞助,给学生和老师们更好的学习环境和研究条件。

方立安趁机告辞,“分赃”不是她的活儿,她得去午休了。临出门的时候,她十分不好意思地提出请求:“能不能给办个听课证和图书借阅证?”

校长面对勤学好问的孩子一向宽容,更何况是给学校捐赠了十亿元的杰出校友,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方立安的请求,说一会儿就让人去做,下午课程结束就可以去校园卡办理中心领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