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第2/3页)

“与其花费力气去争论这个什么鬼君主立宪的好坏,还不如爽快的答应了,父皇可舍得这能与秦皇壮举并列的功绩?”

皇帝被赵昀画出来的大饼弄得晕头晕脑的:“小昀,你的意思是?”

“嘿嘿……”赵昀奸笑:“秦始皇为什么要叫自己秦始皇?”

当然是因为秦始皇想皇位永远由他一家继承下去,到“传之无穷”的地步了!

皇帝觉得这个用得着说吗?

“那自秦始皇以来,有哪个朝代做到了?强汉?盛唐?”赵昀说出了他的最终想法:“都没有办到,可是只要我们答应了这个君主立宪,我们就能做到了!”

皇帝两眼星光之下,赵昀也是浑身气势汹涌:“我们可是第一个愿意承认君主立法的皇族,至此之后,只要汉人血脉不绝,我们赵家就是唯一的正统,任何敢于想要谋逆、谋反的人,不用我们出手,那些想要维持这种立宪规则的人,就会有人替我们灭掉了。万世不可能,但是百世绝对可行,百世之后,就不是我们的事情了。”

皇帝也激动了:“不用想得那么长远,但是现在,就有用不尽的好处,你想想,不论是契丹、西夏、大理、吐蕃,都在不断的学习我们汉人的东西,你说,他们够胆学习我们这个君主立宪吗?有我们的成例,一旦他们有所动荡,只要稍加挑拨,我们就能兵不血刃的让他们动乱上几十年了……”

“哈哈哈……没错,就是这样的!一统有望啊!朕这辈子,绝对可以媲美秦帝汉武,哈哈哈……我儿说的没错!”

赵昀:……

就……

这样……

相信了?!

赵昀虽然知道自己会成功,可是真是成功了,内心却是复杂的。

他并没有欺骗父亲,说的都是实情。

可是,这个大饼,想要啃下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想要将律法修订得毫无漏洞,需要多少心血?!

这么好骗的父皇,真的能在包阎和颜立本两搅屎棍下,撑过来吗?

赵昀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又重了。

出乎赵昀意料的是,皇帝颁发的第一道嘉恩圣旨,竟然是给公孙岚的。

收公孙岚为义妹,封号为师,还特别表明,太子要对她行长辈之礼,俸禄府邸全都一步到位,让还沉浸在皇帝的疯狂举动的臣民莫名其妙。

林岚收到这圣旨时也是懵的。

“小岚,是朕想偏了,这些都是朕真心实意的道谢之礼,你为朕教育出了一个好太子,是朕亏待了义妹了。”

起初,赵昀也不懂为什么父皇会这么的神来一笔的,但是他终于摆脱一大堆的奏折的时候,去开封府找包阎的时候,才想通的。

没到门口,就听到包阎的吼叫了:“你不要拦着我,要是我这么放过皇帝陛下,我就不姓包!”

包阎的房间正一团乱糟中。

颜立本的声音紧接着出来了:“拜托了,包大佬,现在不是要关注这种事情的时候,还是先将我们要用的宪法给弄出来再说!”

乒乓~

一个装着水果的碟子飞了出来,赵昀下意识的接住了,顺手的,啃上一个水果,静静的听八卦。

“他就是要报复我,你说,他要范家、欧阳家的人,都推出几个‘后生’是什么意思,他的女儿都小着呢,就是在打小岚的主意!”

赵昀差点没有噎着。

颜立本的语气近乎绝望:“大佬,就是他打公孙大……姑娘的主意,只要公孙姑娘不答应,也根本没有事情啊!公孙姑娘连你这样的人都看不上,怎么可能看得上他们那群歪瓜裂枣!”

这绝对是大实话,就凭公孙大佬那一身可怕的武艺和医术,谁都不敢强迫她!

“我生气的就是,那群歪瓜裂枣居然敢听官家的意思,打小岚的主意!”包阎大力挣扎:“放开我,我要让那群人后悔出生在这个世上。”

颜立本十分怀疑:“包大佬,你真的不是因为官家给你娶公孙姑娘升级了难度的,出去迁怒别人吧?”

貌似以包大佬如今的处境,想要娶……尚公主……

咳咳……

真是有点难度啊!

除了原本就一直看他不顺眼的公孙先生,又多了一个天下至尊的陛下。

公孙先生是亲兄长,正常的兄长都不会为自己疼爱的妹妹,找一个天下树敌的妹婿的。

至于皇帝陛下,虽然接受了他们提议的君主立宪,可是为了恶心包阎,绝对不可能有让包阎有心想事成的一刻。

即使这两人实质上,都无法干预公孙姑娘的婚嫁决定,但是一旦公孙姑娘真的想要嫁人,却是肯定绕不过这两人的。

颜立本真是十分同情包阎了,这可是一辈子都娶不到心上人的节奏啊。

难怪他会如此暴躁了。

赵昀心情很好,明白自家父亲旨意的原因之后,决定麻溜的离开了。

姜还是老的辣。

他不过想来问问包阎两人,什么时候让朝廷众人都体会一下,被律法时刻的规限的恐怖感觉,父皇就想到这么一个一举数得,兵不血刃的办法了。

现在有多少家的年轻俊杰想要娶岚,那不久之后,他们要面对包阎的怒火就越恐怖。

包阎一步步的铺垫计划了那么久,才给他怀恨在心的父皇来了这么一下狠的痛的。

那群敢觊觎他心爱之人的群臣,会付出什么惨烈的代价,他也很期待了。

一个封号,既报答了岚的恩惠,又能挑动朝廷上下……嗯,包阎的与朝廷上下的矛盾,实在太妙了。

赵昀离开的时候,还很有心情的朝屋顶坐着饮酒听八卦的展昭和白玉堂扔去一碟果子。

没有去探望还在忙着审案的包拯和公孙策他们,也没有去看十分投入的在帮忙的林岚一眼,就有些遗憾和不舍的离开了。

长大了的他,似乎已经不属于这里了。

果然,如他所料的那样,大宋的最高立法,君主宪法确立之后,重回朝堂的包阎就开始怼起满朝文武了。

“小包大人,你可是开玩笑,我们这些文武百官,谁不是都在律法之下?”

包阎冷笑:“陛下也是一直在祖宗家法的限制之下呢,那其实也是法啊,哪有如今这样,连想诛九族都还要询问大臣的意见,大臣不答应,就不可以施行呢?”

直接开火喷向所有人:“国不可一日无君,但是除了陛下,我们大家,无论是没有了谁,都可以随时有人替换的,可是,却是有人想要掌权控君,一个人做了尚书几十年,经营之下,不是又是另外一个一把手了?大家说,关于每个职位的任职时间,是不是需要限制一下……地方官员同例,破家县令灭门知府,一个盘横多时的主吏官,不加以限制,危害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