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第2/2页)

翻开来一看,以往这种标题对应的的第一篇论文,基本都是些含金量很高的论文,验证了一些理论啊,或者是探讨化学领域的一些研究等。

但是这一次,这最被重视的第一篇论文,似乎都无法称之为论文,因为它并没有像论文那样工整,而是像一份笔记。

“真少见,竟然是有人创造了新的定理?”

“这个作者是蔚蓝研究所的夏云?就只有这么一个署名?那是谁啊,能做这种创新定理的,一般也是德高望重的某位教授吧,可是这个夏云,真没听过有这个教授啊?”

“该不会就是某个小研究员?”

想到这而,大家就有些纳闷了,这种事,像是一个小研究员做出来的吗?

……

……

大洋彼岸,美国,国际化学联盟的办公室桌上,也躺着这本《化学界》。

这本来自于亚洲的期刊杂志,虽然联盟每月都会订购英文版,却压根没有人会去看。

因为以世界范围的目光来看,亚洲国家,特别是《化学界》所在的这国家,其化学领域还真的没有什么太值得注意的成就。

诺贝尔化学奖也从来没有颁发给这国家的学者过,因为这个国家的化学领域水平只能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程度。

所以联盟象征意义地订购了世界各地的化学期刊,大部分都不怎么去看,这本《化学界》也是。

大部分这样的期刊就这么静静地躺在桌子上,直到过期被当废品收掉。

办公桌边上,来来回回走过无数的员工,偶尔他们会瞥一眼桌上,一般来说,他们大部分人只会随意瞥一眼,然后就略过。

但是今天,事情有些不同了。

凡是经过桌面,瞥到《化学界》的国际化学联盟的员工,目光都会在杂志的封面上驻足一下。

因为封面上那个标题,实在太让人瞩目。

“创新定理——埃尔法定理。”

凡是搞化学的,谁能不被这个题目吸引?

但是当他们看到这本杂志的出处,是来自夏云所在的那个国度的期刊,他们顿时就没什么兴趣了。

因为这个国家在化学科研上的水平比较普通,比起美国以及很多欧洲国家来说是不及的,他们也就懒得去看了。

不过,也存在一些闲的没事的员工,比如眼前这个名叫杰瑞的学者,他出于好奇,还真的想去看看这篇东西。

于是,他顺手就拿起来了,对同事说道:“我去看看这篇。”

同事随口道:“这个国家的期刊,没有什么太大的参考价值。”

杰瑞挥挥手,“我知道,我也没抱很大的希望,我就是闲着无聊而已。”

说完,闲着无聊、没抱希望的杰瑞就带着期刊在旁边的沙发坐下开始看了。

……

……

2个小时后,大致将这篇论文给琢磨过了之后,杰瑞已经保持着两眼放光的姿态将近2个小时了。

此时,他又是疲惫又是振奋地站起来,正巧看到刚才那个同事又走了过来。

他兴盛至极地咬牙跑过去拉住那个同事,脸憋得通红说道:“这论文不得了啊,那创新的定理,简直是绝世奇招,可以帮助整个化学界迈向新的纪元!”

那同事听得一头雾水,“不可能吧,你说的这个国家,它以前也没有在化学上有过太大的突破吧?”

“此一时彼一时,现在这个国家腾空冒出一个天才,未来十年内,这国家化学领域必将登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