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第2/3页)

阑珊早看到桌上放着一张巨大的图纸,忙打开看时,果然是海船构造图,十分详尽,只怕这图纸描绘也需要数月时间。

江为功道:“待会儿咱们去木料场,先去看看船底板跟内底板的选料,刚才老杜又特叮嘱了我一次,每一块板从选定到上船都要编好号码,核对准确,看那意思最好是我们眼睛不错地盯着……真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阑珊笑道:“仔细点是没有错的,如果再有一点错,哪里还有这许多备用木料,恐怕大船只能搁置了。”

“谁说不是,到时候皇上怪罪下来,我真怕咱们杨大人是首当其冲的,毕竟是咱们工部的东西,皇上可不管什么海贼不海贼。”

两人出门往木料司,一路上看到许多工部同僚们忙忙碌碌不停地在造船局出入,江为功道:“现在各部都忙起来了,毕竟工期这样赶谁也不想落后。咱们也要加紧,别叫人催着。”

阑珊点头:“我先前回来,看到海沿上已经着手开始清理布置了。”

“啊!我差点忘了一件事。”江为功脚下一顿,“刚才老杜还跟我说,让我有空去跟宋文书他们道歉,毕竟在他们看来,是我引得他们的文档库给烧了,给他们添了许多麻烦。”

阑珊道:“这也是应该的,人之常情,若有人把我整理了数年的资料烧了,我怕要跟他拼命。”

两人跑到木料场,这边已经安排了营缮所的人手,领着江为功跟阑珊看了一回,虽然比不上那些数百年丈三四围的古树,也算是很不错的了。

两人核对了木料,检验了质量,又重新确认过用料无误,便叫工人开片。

木料给切开,新鲜清香的杉木味透了出来,令人心神一震。

江为功指着说道:“其实说起来,船底的话用柚木还有一种铁刀木最好,尤其是铁刀木,之所以是这个名字,是因为刀砍不破,比铁石还硬,入水却不沉。只不过这两种都太稀少了,尤其是长成大木的更少。”

倒是旁边一个工人笑道:“是啊,那种铁刀木很少,而且长得也慢,用不到大处去,倒是我们家里有一块儿是当作切菜板了。”

见此处有条不紊的,江为功便叫下属仔细在这里盯着,又对阑珊道:“咱们去海沿看看,之前已经运了两块板过去了。”

当下又急匆匆赶到海沿,原先他们才来的时候,海沿上还是一片空阔,地上是火烧过的痕迹,但是现在,远远看去人头攒动,但乱而有序,大家都在各司其职。

原先从木料场运来的板子,如今正在底座固定,显而易见的,在这么多人手的共同劳作下,那座烟消云散的大船很快又会出现在众人面前。

腥咸的海风吹来,颇为爽快,远看海天一线,有白色的鸥鸟飞过。

阑珊叮嘱:“江大哥,你的头上还带伤,小心风。”

江为功不顾风冷,欢欢喜喜地笑道:“我先前也经手过造船的事儿,但都是兵部的小战舰,也并没有亲眼看见详细过程,这次可是开眼界了,等船造好了,回头只怕能吹一辈子。”

阑珊见他只管高兴,便也一笑揣了手,随口道:“能参与这样的大工程自然是好,可以学许多之前根本不知道的,但是不要高兴的太早,之前的海船从预备木料到建造的一半,也有两年多快三年时间了,江大哥难道想在这里呆上三年吗?”

江为功有点为难,忖度了会儿竟反问道:“那你呢?你愿意吗?”

阑珊的目光在远处扫过,她找的自然是那原先放在海沿的烧残的木料,此刻却一无所踪,心想多半是司礼监或者赵世禛的人给搬走了。

闻言便笑道:“要是能把阿沅跟言哥儿接过来,别说三年,就呆上一辈子也愿意。”

江为功见她笑了,便也笑道:“那我也愿意。”

“胡说,你的家小都在京城,跟我不同,你愿意什么?”阑珊说着回头,含笑摇头:“我看你是舍不得那好吃的生煎馒头吧。”

江为功大笑,抬手把阑珊肩头揽住:“要不怎么说小舒最懂我,我中午还吃了好几个呢。”

阑珊正要也说一句话,忽然间觉着后背似乎掠过一股寒意,像是有人在冷冷地盯着自己。

她猛然回头,目光所及却并无什么可疑。

直到阑珊抬头望远,隐隐地看到在翎海的城头上,似乎有一道熟悉的影子一闪而过。

阑珊愣了愣,心里有一点点忐忑:那影子倒像是赵世禛,不过他受了伤,不好好地歇着怎么会跑到城楼上吹风呢?想必是自己看错了。

从海沿返回,进造船局公事房喝了口热水,江为功便去给宋文书致歉。

阑珊给他拉着,只能陪他壮胆。

两人在后院找到宋文书,江为功便行礼道:“宋大人,这件事是我一时疏忽,导致你们造船局如此大的损失,你要打要骂我都甘愿领受。”

宋文书的脸色比那日好了些,忙来扶着江为功:“江大人不用如此,我也听杜大人说了,这件事情另有蹊跷,也不能全怪在江大人身上。”

江为功见他态度不错,才也笑道:“就知道宋大人是个通情达理的。说来可恶,我的命也差点儿给葬送了呢。”

宋文书便又问他的伤恢复的如何。

阑珊在旁看着两人寒暄,会面情形很是融洽,却也松了口气。

她随意打量了一眼宋文书的公事房,见跟其他各处的房舍没什么不同,陈设也十分简陋,一张长条桌,桌上除了些来往公文,书册等外,便是笔墨纸砚等物。

阑珊问道:“那位自尽的忠伯,听闻是没有家小的,之前江大人送了几两银子给他送终之用,宋大人可知道了?”

宋文书笑说:“啊,我正要说这个,忠伯的确无儿无女,不过还有个侄子,我已经命人把银子给了他的侄子,说是工部江大人的心意,让他好生料理后事,两位只管放心。”

此处无事,江为功跟阑珊便不再耽搁,立刻告辞。

宋文书一路送到公事房门口,大家拱手作别。

出院落的时候阑珊回头,却见宋文书还站在原地凝视着他们两人。

阑珊心里有些许异样,拧眉想了片刻一时却也摸不着头绪,便先同江为功一块去了。

眼见日影西沉,造船局里众人却仍是忙的热火朝天,直到天色完全黑了,做事不便,大家才终于慢慢地停了下来,有自去厨下领饭,也有上街去吃些本地小吃。

阑珊跑了一整天,昨夜又有些没大睡好,很是乏累,江为功本要拉着她上街去吃,也给她推辞了。

草草地去厨房要了一碗葱花面,吃了后就先回房,让副手打了热水,趁着江为功还未回来先擦洗了一遍,换了套中衣,才去榻上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