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第2/3页)

他肯定也会查知县的家产,来路不明的一路查下去,谁也别想逃。

她到要看看自己三天内不走,那几个东家打算做什么。

翌日一早,苏绾跟庞永鑫一块去收芭蕉芋,到了就到处跟百姓打听如何种植甘蔗。

她对农业是一窍不通,只看到是地里长出来的,不知道甘蔗是用种子种,还是用甘蔗尾巴那一截糖分不多的来种。

“姑娘定是没有下过地,甘蔗种着很省心,头年收完了不用管,第二年接着长,跟竹子似的。”来卖芭蕉芋的大娘十分健谈,“不过也只能留两年,到了第三年便不成了。”

“这样啊,谢谢大娘告诉我这些。”苏绾微笑道谢。

大娘又唠叨了一阵,拿到了铜钱,开心回家。

苏绾记下来,暗暗琢磨自己跟江州县衙怎么合作,才能通过官府将甘蔗收购权控制在自己手里。

百姓做不出砂糖,糖块还是能做的,自己在现世就买过很多手工红糖泡茶喝。

来卖百芭蕉芋人百姓渐渐增多,苏绾留意到不远处有人在盯着自己,不禁好笑。

地头蛇还是真是打算将她吓唬走。

忙过两日,苏绾收足了五千斤芭蕉芋,整个江州的百姓也都知道了一件事,甘蔗收购的价格不变。

安排好庄子管事带车队将芭蕉芋送去靖安,天色也暗了下来。

苏绾带着秋霜和秋梅正欲返回客栈,暗处出来几个身材高大的壮汉,恶声恶气拦住她们的去路。

“你们是何人。”秋霜眯起眼,不悦皱眉。

这两日他们在附近盯着,没做事她也不便出手,没想到他们还真敢找上门。

“那四个榨糖作坊的东家让你们来的吧,这几日赶走了多少想要收甘蔗榨糖的商贩。”苏绾神色从容,“新任知县明日到任,你们是想去大牢里待着,还是是想安生过日子。”

几个壮汉脸色微变,竟是犹豫起来。

“今年收购甘蔗的商贩一共有二十人来了江州,我是最后一个被你们给堵住的,对吗。”苏绾将他们的反应看尽,唇边弯起一抹浅笑,“带他们去县衙。”

去茶楼喝茶的商贩越来越少,有些是害怕丢了性命自己走的,有些是被赶走的。

这些消息庄子管事天天念叨。

“好。”秋霜应了声,和秋梅同时出手。

几个壮汉也就能欺负下手无寸铁的百姓,遇到秋霜她们根本不是对手。

两招之内,六个人都倒在地上哭爹喊娘,求爷爷告奶奶认错。

苏绾神色漠然。

在原地等了一会,赵珩跟着衙役一块过来,紧张抓住她的手,“有没有怎样?”

看到秋梅去报官他就知道是她出了事。

“没事,一点小麻烦罢了。”苏绾给了他个微笑,等着衙役将几个壮汉拖走,这才拉着他跟上去。

“一会吃完饭我有话跟你说。”赵珩放松下来,眉眼舒展,“我今夜就得去南康府,禹州的秦王旧部全部擒获,只剩下南康府的几个。”

“好。”苏绾捏了捏他的手指,没问他到底要说什么。

那天说开后他们都很忙,她也不着急逼问他答案。说好了等回到汴京再答复,她等着就是,甚至做好了分手的准备。

毕竟自己这具身体算是死过一次,不孕不育真的有可能。虽然她平时也注意防寒保暖,尽量不让自己生病。

可这里没有仪器,能确定她的身体没有问题,只能往最坏的方向想。

她也不希望赵珩为了自己而放弃帝位,那便不是自己欣赏的赵珩了。身为帝王,不该有恋爱脑,他得为北梁的千万百姓负责。

她也没做好当父母的准备。

在现世看爹妈吵了二十几年,她心理阴影大到即便离开了他们,还是放不下这事。

从她有记忆起爸妈就在争吵。

爸爸是生意人为了妈妈放弃老家的一切,到妈妈的城市创业。

公司起来后他便很忙,国内国外到处飞。妈妈从国企员工升到高管,同样也很忙,各种会议各种飞。

他们都不在家才是她最开心的时候。

只要他们回来家里就不安宁,互相指责互相揭短,互相埋怨太早生她。

这也是她为何选土木工程桥梁专业的原因,就算按照他们的安排进了国企,也不会总在家。

她只想离他们远远的。

遇到赵珩,结婚生子她都愿意尝试,但是需要一个时间缓冲,慢慢调整心态让自己接受新的身份,接受新的生活。

她不希望自己像爸妈那样,对孩子的到来没有心理准备,也没有物质准备。她出生时,正是爸妈各自的事业起飞阶段。

为此妈妈晚了两年升职,在往后的无数年每每跟爸爸争吵,就会提起来抱怨一通。

她和赵珩的情况也很相似,事业未成,国家未有安定。

便是婚后顺其自然真的有了孩子,她也没自信能将心态调整过来。

生孩子,不是怀孕了生了就万事大吉。

一路无话。

到了县衙,那几个壮汉听说要杖责八十,吓得什么都招了。两刻钟后,四个榨糖作坊的东家被带到。

几个人看到跪在公堂上的壮汉,当即吓白了脸。

谢梨廷懒洋洋翻出前任知县的口供,把他们的名字都念了一遍,漠然出声,“八月中秋上供二百两每人,十月合计收到一千两,同意压低一半甘蔗收购价。”

“大人饶命啊!我等从商的,知县大人开口岂有不从的道理。”其中一个东家磕头求饶。

另外三个一看,也跟着磕头求饶。

“知县的口供说是你们主动献银拉拢。”谢梨廷轻笑,“来人,去带前任知县对质。”

公堂倏然安静下去。

谢梨廷微眯着眼,慢悠悠打量他们一番,示意自己的参将上前,“带人前去抄家,所得银两充入国库。”

四个东家面面相觑,下一瞬便又开始疯狂磕头求饶。

苏绾看了一会,曲起胳膊拐了下赵珩,示意他回去。

她想买下江州所有的榨糖作坊,但不能跟谢梨廷买得和新任知县买。不能让新任知县知道,自己和赵珩的关系,会留下隐患。

在江州,她的身份就是商贩。

出了县衙,寒风吹过来脸颊微微有些疼。赵珩伸手给苏绾戴上帽子,略无奈的说,“江州没有火锅,我让墨竹打听了。”

“没事,等回了汴京我请你吃。”苏绾偏头看他一眼,唇角止不住上翘,“南康府可是出了事?”

“是,负责去南康府暗察的人是我安排的。”赵珩牵起她的手,“租田政策的公文下来之前,南康府巡抚将查抄的良田私分了部分给驻军将领。”

“将领要田产干嘛,难道是除了驻军外还私自屯兵?”苏绾吃惊不已。

军中所有的将领和士兵,都是登记在册的,每月有固定的粮草和军饷供应,并且会随时被调走,没必要屯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