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汽车博物馆(第2/4页)

她捏紧了拳头,一步步往一班走。

这会儿,上课预备铃已经打过了,一班的学生都乖乖坐在教室里等老师。

苏清圆坐在第二排,正看书。

苏姚推门而入,就在众目睽睽之下,走到她面前,鞠躬,说了一句:“对不起。”

鸦雀无声的教室,落针可闻。苏姚只觉得这三个字说出来以后,落在她身上的目光都像淬了毒一样,如芒在背。众目睽睽之下,这短短的三个字,仿佛承载了她这辈子从来没有承受过的屈辱。

苏清圆挑了挑唇角:“姐姐,没关系。”

不管你使什么手段,一定奉陪到底。

下午四点半,王铮带着那辆被砸废的摩托,按照猴子给的名片,找到了那家汽车俱乐部。

这个地方有些偏僻,他本来没抱什么希望能把车子修好,只觉得是猴子好心好意地帮他,他也便碰碰运气就罢了。

可没想到,酒香不怕巷子深,这俱乐部一进门,里面装潢居然这么高档,大厅里摆了不少修理、保养中的豪车,敞开式的二楼客厅,更展示着许多限量版的豪车,简直是车迷的天堂啊!

十几岁的男孩子,在这里嗅到了上帝的气息。

没一会儿,猴子擦着手从里头出来了,看到他,愉快地抬手跟他打招呼:“小孩儿,车带来了?”

“带来了。”王铮指了指门外,眼睛根本无法从这些只能在网上看到的车上移开。

猴子对这种眼神司空见惯,叫了两个伙计把车从外头抬进来:“我拆兑拆兑进口零件,过俩礼拜联系你。放心,能修好。”

王铮感激地点头。

猴子笑了笑,又问他:“你们学校今天出了不少事儿?”

王铮一怔,也不知他指的是什么。但是事儿,的确出了不少。他索性点点头。

猴子又问:“那解决了吗?”

“解决了。”苏姚都被按头给苏清圆道歉了,也算解决得很完满了。

猴子咧嘴一笑,说:“我就知道你小子行。”

听了这话,王铮更觉得奇怪了——面前这人何方神圣?问的问题没头没脑,却跟白天的事儿能对上。莫不是……他跟让他看紧苏清圆的男人,本来就是一起的?

说不准这家店都是那男人的。

王铮是个爽快的男孩子,也懒得瞎猜,干脆沉默了。

猴子嘿嘿一笑:“苏清圆呢?”

他这问题,就让王铮瞬间拨开云雾了:俩人就是一起的。王铮很实诚地回答:“放学去买冰激凌了。”

猴子撇着大嘴问:“这都几月份了,还吃冰激凌?小女孩受得了吗?”

“学校门口有家店刚开张,卖的是限量版,每天就出三十份,我们学校女生一放学了都去抢。”王铮啧啧舌,一副读不懂女生的样子:“但是我们放学太晚了,通常人家就卖没了,这么长时间了,我还没听说谁抢着了。”

“行,我知道了。好小子,继续努力,干得好修车的钱就不找你要了。”猴子在他肩膀重重一拍,吹着口哨回了二楼办公室。

王铮挠了挠后脑勺,转身也走了。

猴子走回办公室里,看见陆辽,高兴地说:“哥,这个助人为乐,感觉是挺不错的啊。”

陆辽瞥了他一眼:“那你再帮助帮助我?”

“对你可不叫帮助,你的那叫命令。”猴子凑上前:“什么事儿?”

陆辽说:“跟你弟打听打听,哪家冰激凌?”

一月考后紧跟着就是期中考试,实验班的孩子们一刻也不得闲。11月初,天气转凉,高二年级终于迎来了万众瞩目的“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一般来说就是到养老院、幼儿园去打扫打扫卫生,陪爷爷奶奶们说说话,或者给幼儿园小朋友们上一课。

离一中不远,在同一个社区里,有个私立幼儿园,好多一中的学长学姐社会实践时都去过那里,说那里的基础设施特别好,秋千、滑梯都像大型游乐设施一样,那有好多保洁阿姨,去了也不用怎么干活儿,可以跟孩子们玩儿整整一下午。

所以全高二的学生都盼着这次社会实践,能到那所传说中的贵族幼儿园里玩儿一圈。

饶是一中那些学习好的男孩子们,也因为不用上课的这半天乐得合不拢嘴,还大肆宣扬说自己开通了免费推秋千的业务,哪个女孩子想坐秋千,都可以免费帮着推。

怕学生因为社会实践而心散了,不好好上课,班主任刘如兰到上午最后一节课下课时才到班里说这件事情。

此时,全班的同学都跃跃欲试了。

刘如兰站在讲台上,看了看底下亮着眼睛等好消息的学生,不禁笑弯了唇:“你们都知道了吧,下午我们要出去社会实践。”

后排的男孩子最爱接下茬,大声喊:“知道!”

“但是……因为今年其他区有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上出危险了,教育局下了通知,今年不能出去活动了,但学分还是要修,所以今年的实践改成参观博物馆。”

“啊?——”全班同学都拉长了声音。

“参观什么博物馆啊?”

“自然博物馆、科技馆、动物园、植物园,从小就去了八千遍了,不想去了!”

“去参观也能算实践吗?不违反规定吗?”

刘如兰拍了拍手:“好了,安静安静。这次参观的博物馆,男孩子们应该都很感兴趣——汽车博物馆。我想喜欢汽车的男孩子应该都去过。但是今年8月份,市汽车博物馆又进了一大批新的车型,全都是你们听说过、没见过的。到了那可不比幼儿园好玩儿?”

刚才忙着起哄的男孩子们顿时拍案而起:“去!几点出发?”

“下午一点,全年级校门口集合,一块乘车过去。到了那一定要遵守纪律,不能大声喧哗,不能跟队伍走散了。实验班要有实验班的样子。”

刘如兰还没嘱咐完,孩子们的心早飞博物馆去了。

下午一点,汽车博物馆,上了岁数的郑馆长站在最里面的展厅中央,满面愁容地嘬了嘬牙花子——他面前,摆放着一辆1951年产的法拉利212。这辆车是法拉利公路车型的开山之作,是他此次给博物馆大换血,得到的最得意的“镇馆之宝”。然而,今天早起刚接到通知,市一中的一整个年级的学生要来参观,这辆老爷车竟然犯了脾气,出毛病了。

一贯替他保养车子的修车厂派了最有经验的老师傅来,居然也拿这辆车束手无策。

后来,他从同行那里知道了一家改装车俱乐部,据说那的老板就没有修不好的车子,他才花重金把这位大师请来。谁承想,这位大师居然是个……才二十出头的郎当小子。

郑馆长撇着嘴,看着这个姓陆的小师傅一脸专注地调试车子,心里像过弹幕似的,飘过一万个“不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