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流芳百世和遗臭万年(第2/2页)

他四十多岁了,一直在东山高卧,朝廷多次征召他当官,他都不肯去。在各种雅集中绽放光芒,到处都是他的朋友,王羲之在写《兰亭集序》时他就在。

陈郡谢氏的谢万谢尚等人都高官显达,唯有他一直是个没有官职的闲人,连妻子刘氏都忍不住问他,“大丈夫难道真的不想荣华富贵吗?”

谢安捂着鼻子说道:“这个……将来恐怕无法避免。”

谢家人封妻荫子,刘氏不免着急,催促他做官,说道:“我不求什么诰命夫人,但是孩子们的前途你要负责,你怎么不教教他们?”

谢安还是顾左右而言他,“我用言行教育他们,言传身教了呀。”

就在妻子刘氏都觉得丈夫就这样混一辈子的时候,谢安突然态度大变,跑去桓温的幕府,成为一个小幕僚!

众人万万没有想到,谢安会自降身份,给桓温当幕僚,而不是去朝廷当官,就凭他的名气出身和家族,当个刺史,一方大员都绰绰有余,为什么非要给桓温当幕僚呢?

谢安只是轻飘飘的说道:“我看好桓公。”

桓温得到谢安,简直狂喜,将谢安封为司马。

桓温看到谢安写的公文,很是欣赏,逢人就赞道:“这是安石(谢安的字)碎金啊。”用黄金来赞美谢安的文采。

刚好有人送给桓温药材,有一味药材叫做远志。

桓温就问谢安,“为何一根小草有远志这个名字?”

一个嫉妒谢安的幕僚说道:“这还不简单,在山中的叫远志,出山的叫做小草。”以此来讽刺谢安“晚节不保”,半辈子清高,四十多岁了居然给桓温当幕僚。

谢安老脸一红,但没有反驳,义无反顾的跟着桓温,为他出谋划策。桓温越发敬重谢安,视若珍宝。

就在谢安辅佐之下,桓温第二次北伐,大胜,夺回了故都洛阳城!

多年不见,洛阳城已经成为一片废墟,周围农田荒芜,昔日天下最繁华之地,已经是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形同鬼蜮。

拿下洛阳城,城墙早就坍塌,四周都是平原,无险可守。

更重要的是,和第一次北伐一样,深入敌国腹地,粮草是个大问题,桓温拿下洛阳城,只是象征性的意义,鼓舞大晋士气,为桓温脸上贴金而已。

洛阳城已经死于战火之中,这是一座死城,拿下来也守不住,只是为桓温的战功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没有任何实际上的意义。

迫于粮食压力,桓温不久就带兵回到了大晋,只留下两千人看守洛阳——桓温明知这两千人会死,还是做出了这个决定。

他越来越像王敦了。

这两千人居然在毫无支援的情况下苦守了八年,才被燕国所灭,洛阳再次落入敌国之手。

不过,中原从来不平静,夺走洛阳的燕国也走向了灭亡——秦国皇帝苻坚带兵灭了燕国,俘虏了燕国的清河公主慕容氏,还有清河公主的亲弟弟,慕容冲。

燕国的清河公主年仅十四岁,生的国色天香,秦国皇帝苻坚一下子就看中了,纳为嫔妃。

慕容冲眼看着亲姐姐清河公主要被秦国皇帝苻坚强占,很是气愤,上前阻止,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苻坚是个男女不忌的皇帝,清河公主长得好看,年仅十二岁的慕容冲正处于小少年雌雄莫辩的年龄,别有一番趣味。

苻坚一把捏住小少年细痩的手腕,“清河公主当我的妃子,你就当我的男妃吧。”

于是,亡国的公主皇子都沦为了秦国皇帝苻坚的掌中玩物,姐弟两个共侍一夫,独宠后宫。

长安城有民谣:“一雌复一雄,双/飞入紫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