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三国(5)(第2/2页)

她把手里的食盒递给荀攸,绝口不提李澈发脾气不肯吃没滋味的夜宵,她舍不得倒了那半锅面,才来敲门。

李凝走后,荀攸把食盒拿到屋内打开,见是两大碗雪白的汤面,上头各自缀着一个嫩黄黄的鸡蛋,热气扑面,仿佛连心情都温软了几分。

荀彧一言不发,低头吃面。

荀攸看了半晌,忽然摸了摸长了些胡茬的下巴,问道:“小叔,你说那位小女郎是看中了我,还是看中了你?”

荀彧咽下一口面汤,沉声说道:“不可胡说。”

荀攸叹道:“我也只跟你胡说。”

荀彧知道,自家这个比自己还大了六岁的侄儿看着老实本分,实际上心思活络,只是极少和旁人交流,这些天应当是闷坏了,摇摇头,便也随他去。

荀攸嘀咕了那一句之后,却也没再往下说。

他和荀彧都有家室,话也只是说说而已,那女郎是李澈的姊妹,怕是早有了安排,给张超做妾不大可能,嫁给他那个十一二岁的长子倒是合适。

世道如此,只是可惜佳人罢了。

两日之后夏侯惇带粮来赎人,交易进行得十分愉快,先赎走了荀彧,隔日又换走了荀攸。

工具人张超发表了一下自己的意见,被李澈说了几句,于是又不吭声了。

曹操连得两位大才,喜不自胜,专门设宴款待荀彧和荀攸,不光他在观察这两个未来的谋臣,荀彧和荀攸也在观察他。

比起张超的英武,李澈的俊颜,曹操的卖相是差了一点,长相平平,个头不高,但难掩人主之象,初见之下,荀彧对他十分满意,荀攸则什么都没说,笑容满面。

宴席过后,荀彧找到曹操,为他推荐了一位名叫程昱的人才,曹操果然也不怠慢,当即派人相邀,程昱来了之后,荀彧又为他推荐了一个叫做戏志才的颍川同乡。

一个带一群,一群带一大群,不久之后,曹营中人才济济,齐聚一堂。

曹操欢喜得快喘不上气,每天就算没事干都要去看两眼,脸都要笑烂了,宛如丰收的老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