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流浪演员(第2/3页)

咒骂了里摩日以后,莫里哀先生率领他的游牧式的剧团到别的地方去了。他们到过昂古列姆、阿让、图卢兹。1650年1月到达纳尔榜。这年春天莫里哀先生曾一度离开剧团,偷偷地去了巴黎一趟。

毫无疑问,1650年冬天,莫里哀带领剧团转到了佩日纳斯城,在那里留下一张领取四千利弗尔的收条作为纪念。这笔钱是他根据在佩日纳斯开会讨论重要税收问题的代表议会成员们的决定,为他的喜剧演员们赢得的。收条证明莫里哀曾为代表议会成员们演出过。

1651年春,莫里哀又到了巴黎,向父亲借了一千九百七十五利弗尔。他说服父亲,没有这笔钱他就得上吊,因为他还要为“光耀剧团”偿还遗留的债务。他把在巴黎该还的债全部还清后,就又和他的剧团一起漫游去了。

这里弄清了一个很重要的情况:原来莫里哀先生不仅爱演戏,而且喜欢亲自编写剧本。尽管辛苦劳累了一天,每逢夜晚莫里哀仍着手创作剧本一类的东西。使人感到奇怪的是,一个致力于悲剧研究并自认为是悲剧角色的人,在结局悲惨的《费瓦伊德》一剧之后,在自己的作品中再也没写悲剧,而是开始写起轻松愉快、无忧无虑的独幕闹剧来,在闹剧中模仿这种艺术形式的意大利大师们。莫里哀的伙伴们非常喜欢这些闹剧,把它们列入上演的剧目中。这些闹剧上演时,最受观众欢迎的是扮演滑稽角色、主要是扮演斯卡纳赖尔的莫里哀本人。

产生了一个问题:莫里哀在哪里学会在舞台上这样出色地扮演滑稽角色的呢?看来是这样的。当不走运的“光耀剧团”成立时,或是比这更早一些时候,许多意大利演员来到巴黎,其中有著名的、才华出众的提贝里奥·菲奥莱里。他扮演戴意大利斯卡拉穆齐或叫斯卡拉穆什定型假面的角色,从头到脚穿着一身黑,只是脖子上一条白色波纹皱褶的领子,照莫里哀的说法是“漆黑如夜”,斯卡拉穆什以其在闹剧中表达滑稽而轻松的意大利文台词时的高超技巧和精彩手法轰动了巴黎。

开始从事戏剧事业的喜剧演员让·巴蒂斯特曾去找斯卡拉穆什,请求给他上演剧艺术课。斯卡拉穆什答应了。无疑,从斯卡拉穆什那里莫里哀学到了喜剧的表演手法;斯卡拉穆什培养了他对闹剧的兴趣。

这样,流浪剧团的头头在别人写的悲剧中扮演悲剧角色,而在自己创作的喜剧中又扮演喜剧角色。这时出现了一种深深地触动了我们的主人公内心的局面:扮演悲剧角色时,最好的情况也只受到一般的欢迎,在坏的情况下就会彻底失败。应当伤心地说,后一种情况颇不少见。唉,不仅仅是在里摩日这一个地方,人们向扮演头戴桂冠的高贵人物这个悲剧角色的可怜悲剧演员投掷苹果啊!

然而只要悲剧结束再演闹剧,莫里哀一换衣服,由采扎尔变成斯卡纳赖尔,局面顿时改观。观众开始哈哈大笑,鼓掌,欢呼,以后演出时居民们都带着钱来了。

演出后在化妆室,卸妆或摘假面具时,莫里哀结结巴巴地说:

“这些人,真该死!……我不懂……难道高乃依的戏不好?……”

“不是的,”有人回答困惑不解的经理,“高乃依的戏很好……”

“如果只是老百姓,我能理解……他们需要闹剧。可是贵族呢……他们中间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呀!我不明白,对这毫无意义的胡言乱语有什么值得好笑的!要是我,一点也不会笑的!”

“唉,莫里哀先生!”同伴们对他说,“人是渴望笑的,朝廷官员也像普通老百姓一样,很容易把他们逗笑的。”

“啊,他们需要闹剧吗?”以前的波克兰叫道,“好哇!咱们就拿闹剧让他们吃个够!”

之后,依然是成功与失败的交替:演悲剧就完全失败,演闹剧则大获成功。

这种现象怎么解释呢?为什么悲剧演员演悲剧失败,而演喜剧反而成功?对这个问题只有一种解释,而且很简单。不像自以为有眼力的莫里哀认为的那样,是大众瞎了眼。恰恰相反,大众看得很清楚,而瞎眼的倒是莫里哀先生。不管这有多么奇怪,很长时间在周围所有人当中只有他一个人不明白,他碰上了斯卡拉穆什是最好不过的机遇,因为就天赋来说他是个天才的喜剧演员,而悲剧演员他是不配的。玛德莱娜温情的暗示也好,同伴们婉转的劝说也好,毫无作用,剧团领导者固执地非要演他不该演的角色。

这就是“光耀剧团”惨痛失败的原因之一!问题在莫里哀本人身上,根本不能怪圣苏尔皮齐的传教士。过错也不只是大家所强调的由于莫里哀说话结巴。通过顽强的练习,热情的喜剧演员可以几乎完全克服这个言语上的缺陷,就像矫正不正确的呼吸方法一样。关键是他完全没有表演悲剧的条件。

我们继续跟着莫里哀的队伍走吧。消息传遍了法国南方,从一个乡村到另一个乡村,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到处流传说,来了一个叫莫里哀的小伙子,他和他的剧团演出的滑稽戏精彩极啦。传言中只有说莫里哀是个小伙子这一点儿不对,流传这个消息时他已经满三十岁了。

年满三十,历尽沧桑,久经锻炼的演员兼剧作家,开始赢得剧团里人们对他的能力的信任。1652年底到里昂去时,在他的马车上除了带了几部闹剧以外,还带着一部大型喜剧《冒失鬼,或者阴错阳差》。

剧团的队伍精神饱满地向里昂进发。演员们已经相当成熟了。他们身上穿的是漂亮的衣服,马车上满满地装载着剧团和个人的家具什物。当演员们想起到了里昂后不知什么命运在等待着他们时,已经不用担惊受怕了。莫里哀闹剧的威力他们是深知的,而《冒失鬼》这出戏又是他们极为喜欢的。当这个大城市在冬天的浓雾中展现在面前时,他们并没有畏葸不前。

在一辆马车上坐着一个新人,她受到玛德莱娜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料。她是从尼姆城附近加入到这个车队里来的。这个人只有九岁,是个并不漂亮但很活泼、聪明和娇媚的小姑娘。

对小女孩的突然出现,玛德莱娜是这样向演员们解释的:这是她的小妹妹,由住在尼姆城郊一个庄园的一位熟识的太太收养,现在到了该由玛德莱娜领回来的时候了。莫里哀先生也很喜爱她,有意培养她。小姑娘要当演员,她将用麦努这个名字演戏。

演员们有些奇怪,他们的同伴、亲爱的玛德莱娜怎么突然出来了个小妹妹?对这个小妹妹为什么不是在巴黎而是在外省长大的,人们议论纷纷,但很快就和小女孩搞熟了,麦努也就成为喜剧演员大家庭中的一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