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波多里诺前往巴黎(第4/4页)

“我觉得这么说并没有错,”急着前往酒馆的“诗人”表示,“寻找伊甸园并没有什么用,因为那应该只是空中花园的奇景,自从亚当的时代就没有人住过,也没有人用篱笆和栅栏去整理露台,大洪水的时候应该全都崩塌到海里面去了。”

阿布杜反倒是完全相信大地的形状为球体。“如果大地的形状是一个辽阔冗长的平面,”他用一种不容置疑的严肃辩称,“我的目光——爱情让它就像所有情人的眼神一样锐不可当——会让我在遥远的地方瞥见爱人的任何身影形迹;相反地,大地的弧度让她躲过我的欲念。”他搜寻了圣维克多修道院的图书馆,再加上一些记忆,然后为他的朋友拼凑了几张地图。

“大地位于环绕的海洋中央,由三处巨大的水流——赫勒斯旁海[3]、地中海、尼罗河——分割。”

“等一等,东方在什么地方?”

“这里,在上面,理所当然是在亚洲的方向。东方的尽头,也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就是伊甸园所在。伊甸园的左边是高加索山,而这里,在旁边不远的地方是里海。现在你们应该知道印度加起来总共三处,主要的印度,气候炎热,就在伊甸园的右边;北方的印度,位于里海的外围,就是这里,在左上方,是一个天气冻到水都凝成水晶的地方,也是亚历山大大帝将歌革和玛各监禁在一道墙后面的地方;最后是气候温和的印度,靠近非洲。至于非洲,就在右下方,地中海的方向,也就是尼罗河湍流,而阿拉伯湾和波斯湾朝红海开口的那一片。这一块土地的外围是一片沙漠,非常接近赤道的太阳,气候炎热到没有人能够前往探险。在非洲的西边,接近毛里塔尼亚的地方,那是吉祥岛和失落岛,几个世纪前被我国的一名圣徒发现。北方的下面,就是我们现在生活的这一块土地,包括赫勒斯旁海上的君士坦丁堡,还有希腊和罗马,北方的尽头则是日耳曼人的地方和海伯尼亚岛。”

“你怎么会把这样一张地图当真?”“诗人”笑道,“它呈现的大地是一个平面,而你支持的大地是一个球体。”

“你都是用什么方式在进行思考?”阿布杜气愤地说,“你有办法呈现一个我们全部都住在上面的球体吗?一张地图的功能是用来寻找路径,当你走路的时候,你会觉得大地是一个平面,而不是一个球体。此外,如果真的是一个球体,整个下面的部分都浸在海水里面,不会有人居住;如果有人必须住在下面的话,他只能头朝下倒过来生活。所以,为了呈现上面的部分,只需要这一圈地图就足够了。不过我会再仔细查看修道院里的地图,因为我在图书馆里认识了一名对伊甸园了如指掌的学者。”

“当然,夏娃把苹果递给亚当的时候,他也在场。”“诗人”表示。

“我们并不需要到过一个地方,才能了解这个地方的一切。”阿布杜回答他,“要不然,水手就会比神学家更博学了。”

波多里诺对尼塞塔解释,这些是为了让他知道,他们这几个朋友在巴黎的前几年。虽然几乎是初生之犊,他们却已经开始被这个在多年后带他们前往世界尽头的故事所吸引。


[1] 中世纪知识分子学习的七门学科。

[2] 古希腊长度单位。

[3] 今达达尼尔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