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第4/9页)

“那么,是被盗时间不明?”

主人以老一套的腔调答道:“噢,是呀!”

巡警没有一丝笑容,说:

“那么,请你交一份失盗申报书。上写:‘明治三十八年某月某日,闭门就寝后,盗贼择下某某套窗,闯进某某室内,盗走某某物品。以上属实,特此申诉。’这不是一份报告,是申诉,最好不写收信单位名。”

“被盗物品一一列举吗?”

“嗳。短褂几件,价值几何,按这样的格式作表呈报。噢,进屋看看也无济于事,已经是失盗之后了嘛!”巡警说得怪轻松,转身走了。

主人将笔墨砚池拿到室中心,唤来妻子,几乎用吵架似的大嗓门儿说:

“立刻写失盗申诉书。你把被盗物品一件件地快说!喂,说呀!”

“哟,烦人!还赚了个‘快说’,你这么盛气凌人,谁还肯说?”女主人只把细带子缠在腰上,系也没系,便一屁股坐下。

“瞧你像什么样子!活像遇了个卖不出去的窑姐!为什么不把腰带子扎好再出来?”

“你若嫌这样难看,就给我买一条带子来!什么窑姐不窖姐的,既然失盗,有什么办法!”

“连宽幅腰带也被偷了去?可恶的东西!那就从腰带开始写吧!什么样的腰带?”

“什么样的?还能有多少条?就是那条黑缎子面、绸子里的呗!”

“好,黑缎面绸子里腰带一条!值多少钱?”

“六元左右吧!”

“扎这么贵的带子,太狂!今后要扎一元五角上下钱的!”

“哪有那么便宜的带子!就说你不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嘛。不管老婆穿得怎么邋遢,你只要把自己打扮得好些就行。”

“唉,算啦!还丢了什么?”

“缎子褂。那是河野婶送给的纪念品,同样也是缎子,和今天的缎子可大不相同哟。”

“没工夫听你分辩!值多少钱?”

“十五元!”

“穿十五元的和服外褂,太不合身份!”

“这有什么,又不是要你花钱!”

“其次是什么?”

“黑布袜子一双。”

“是你的吗?”

“是你的呀,买价两角七分。”

“其次?”

“山药一箱。”

“连山药也偷去了?他是想煮了吃?还是熬汤喝?”

“谁知他想怎么吃,你到贼家去问一问吧!”

“报多少钱?”

“山药价钱我可不清楚。”

“那就写上十二元五角上下吧。”

“这不是胡诌吗,就算是从唐津刨来的,山药若值十二元五角,那还了得?”

“你不是说不知道吗?”

“是不知道,不过,若说十二元五角,那太过分了。”

“不知道价钱,可又说十二元五角太过分,这是怎么回事?简直不合逻辑。因此,才把你叫做奥坦钦·巴列奥略①呢。”

①奥坦钦·巴列奥略:本来是君士坦丁·巴列奥略(一四○四——一四五三)东罗马最后一个王朝。文中故意将君士坦丁念成奥坦钦,这是江户语“糊涂虫”的意思,即昏君。

“叫我什么?”

“奥坦钦·巴列奥略。”

“是什么意思?”

“管它是什么意思。其次,你的衣服怎么一件也没有提?”

“其次,爱是什么我不管。快告诉我‘奥坦钦·巴列奥略’是什么意思?”

“哪里有什么意思好讲!”

“告诉我有什么不好?你欺人太甚!一定以为我不懂英语,就张口骂人。”

“少说蠢话,快些接着往下说!不迅速交上申诉书,失盗的物品就找不回来啦。”

“反正立刻申诉也来不及。比这更急的是告诉我奥坦钦·巴列奥略是什么意思。”

“这娘们可真讨厌!不是告诉你什么意思也没有吗?”

“那么,失盗物品也只有这些。”

“真是胡搅蛮缠!随你的便好了。我不再写什么申诉了。”

“我也不再告诉你失盗件数。申诉书是你自己要写的。你不写,与我何干!”

“那就算了!”

主人照例忽地站起,走进书房。妻子进了客厅,在针线盒前落坐。大约十分钟,二人都什么也不做,只是呆呆地瞪着纸屏出神。

这时,寄来山药的多多良三平朝气蓬勃地推开大门,走进屋来。多多良三平原是这家主人的门生。如今,法政大学毕业,在某公司的矿山部供职。这位也是实业家的苗子,是铃木藤十郎的后进力量。三平君由于从前的老关系,常常来旧日恩师的草廬造访。碰上星期日,就玩上一整天再回去。他和这一家人相处是毋须客气的。

“师母,多好的天气呀!”他在女主人面前,支起腿坐着,好像是一口唐津口音。

“噢,是多多良君!”

“老师出门了吗?”

“没有,在书房。”

“师母!老师这么过度用功,会伤身子的呀!好容易赶上个星期天,师母!”

“跟我说也没用,去对老师当面说说吧!”

“不过……”刚说到这,三平将室内扫了一眼,说:“今天连小公主们都不见了?”

话音的一半是说给师母听的。刚说到这,敦子和骏子从隔壁跑了出来。

“多多良哥!今天带来饭卷了吗?”这是姐姐敦子想起前些天的约定,一见三平的面就讨起债来。多多良搔着头皮坦白说:

“记得清清楚楚,下次一定带来!不过,今天忘了。”

“不行!”姐姐一说,妹妹也立刻照着学:“不行!”

女主人渐渐心情好些,有了一点笑容。

“我没带来饭卷,可是送来过山药吧?小公主尝过了吗?”

“山药是什么?”姐姐一问,妹妹这回也照样学着说:“山药,是什么呀?”

“还没吃?快叫妈妈煮呀!唐津山药不同于东京的山药,可甜哪!”

三平夸完了故乡,女主人这才想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