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地狱(第3/3页)

我已经提醒过读者。为了让现代人理解这一切,我冒险在本章勾勒了恶人的肖像,我所指的是公认的十恶不赦之徒。不过,一旦这幅肖像起了作用,读者就应该把它忘得干干净净。在一切关于地狱的讨论当中,有一点我们应该谨记于心,那就是,有可能受咒诅的不是我们的敌人和朋友(因为这违反理性),乃是我们自己。这一章讲述的并非关于你的太太和儿子,亦非关于尼禄和加略人犹大;而是关于我和你。

[1] 德拉梅尔(Walter de la Mare,1873-1956),英国诗人和小说家。——译注

[2] 参见莎士比亚戏剧《理查三世》。——译注

[3] 《神学大全》,I,IIac,Q.xxxix,Art 1。

[4] 圣经《约翰福音》3:19,12:48。

[5] 参见冯·许格尔(von Hügel),《论文讲道集》,第一系列,《我们如何看待天堂与地狱》(What Do We Mean by Heaven and Hell?)。

[6] 不可把“第二次机会”这个概念跟“炼狱”(Purgatory)的概念混淆(炼狱是针对已经得救的灵魂),也不可跟“灵薄狱”(Limbo)这个概念混淆。

[7] 参见《马太福音》9:16,《马可福音》2:21,《路加福音》5:36。——译注

[8] 参见《马太福音》25:1-13。——译注

[9] 圣经《马太福音》25:34,41。

[10] 埃德文·比万博士埃德文·比万博士(Edwyn Robert Bevan,1870-1943),英国古希腊哲学家和历史学家,著有《象征与信仰》(Symbolism and Belief)。——译注

[11] 《象征与信仰》,第101页。

[12] 尼禄(Nero Claudius Caesar Augustus Germanicus,公元37-68),古罗马帝国皇帝,迫害早期基督徒,公元68年在罗马的叛乱中自杀。——译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