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第2/4页)

机长又补充说,他们再过50分钟就要降落了。雾霾最先露面的地方是圣贝纳迪诺山的上空,联合航空81次航班距离太平洋海岸还有60英里。布雷特向窗外望去,心想,他上一次来,离现在还不到一年的光景,那时候是再往西25英里,到了安大略湖才开始出现雾霾的迹象。似乎他每来一次,光化雾霾都又向内陆延伸了一步,好像一个邪恶的霉菌怪物,将魔爪伸向了美好可爱的“黄金州”。他们的波音720飞机正在下降,准备在洛杉矶国际机场着陆,虽然离地面越来越近,但洛杉矶的地标却并没有逐渐清晰。相反,下方的灰褐色迷雾越来越浓重,视线越来越模糊,让人看不出色彩、阳光与海景来。过去,空中旅客一到达此处,就可以看到圣莫尼卡湾全貌,可如今,基本只剩下回忆了。他们继续下降,雾霾继续加重,布雷特·德洛桑托的心情也惆怅起来。

飞机飞至机场以东10英里,如机长所料,能见度降至一英里,于是,太平洋夏时令上午11点30分,地面几乎一片模糊。

飞机降落后,布雷特看见一个活泼的小伙子已经在联合航空所在航站楼的旅客到达处等着他了。这个年轻人是公司地区办事处派来的,名叫巴克利。

“我已经为您备好车了。我们可以直接载您回酒店,如果您想去学校看看,也可以先送您去学校。”

“先回酒店吧。”走访洛杉矶的艺术中心设计学院是布雷特此行要办的公事,不过,他可以晚些时候再去。

从空中看,仿佛一层脏兮兮的毯子遮住自己深爱的加州,剥夺了这片土地的一切美好,布雷特很沮丧。不过此刻,机场周围涌动的车流又令他精神振作起来。只要听到汽车响,看到汽车动,不论是单独一辆,还是车来车往,布雷特总是热血沸腾,尤其是在加州,在这个地方,流动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全国超过11%的汽车都涌入这里。不过,也正是这些汽车,对当地不可避免的空气污染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布雷特已经感觉自己双眼刺痛,鼻孔不适,不用说,脏兮兮的雾气肯定已经深入他的肺里。他问巴克利:“这种糟糕的天气已经持续多久了?”

“差不多一个星期。好像如今,能够遇上些许明朗的天气就算是难得的好运了,要是遇到真正的蓝天白云,那就稀罕得赶上过圣诞节了。”年轻人耸耸鼻子。“业内很多人都讲,这种天气并不都是汽车造成的,很多都是工业烟雾的结果。”

“但是,我们可以相信吗?”

“不能确定,德洛桑托先生。我们公司的人说,汽车尾气的问题已经解决了,你相信吗?”

“在底特律,我相信,但一来到这里,我就没那么有把握了。”

布雷特清楚,这个问题归根到底,还是经济与数量之间保持平衡的问题。现在,要生产一台完全零尾气排放的汽车发动机是有可能的,但只是成本太高,会让这种车型脱离日常生活,就好比曾经贵族使用的四轮马车和卖苦力的农民阶级一样,风马牛不相及。为了把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技术上就得迁就妥协,但即使已经做出妥协,现在的尾气控制效果还是很厉害,远比5年前设想的好得多。只是,每天、每周、每月、每年的汽车数量都在显著攀升,完全抵消了边缘效应,于是,加州就只能这般雾霾笼罩了。

他们来到汽车旁边,这是专门供布雷特在洛杉矶期间使用的。

“我来开车。”布雷特说。他从巴克利手中接过钥匙。

后来,在比弗利地区的希尔顿酒店办好入住手续后,挥别巴克利,布雷特便独自一人开车行驶在西三大街上,前往艺术中心设计学院。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电视城高耸在学校附近,农贸市场则在其身后蜷缩。校方正期盼着布雷特的到来,他既是多年来招聘许多毕业生的公司代表,又是从这里毕业的杰出校友,自然受到了双份的热烈欢迎。

校园建筑相对较小,同往常一样挤满了人,所有可用的地方都被占满了,没有一处荒废在没用的修饰上。进入教学楼的大厅虽小,却是教室的延伸,不设时间限制地供非正式会议、面试会谈以及个人学习使用。

工业设计系主任前来迎接布雷特,在七嘴八舌的背景音下对他说:“或许有一天,我们会花时间规划出一个更安静的走廊来。”

“假如我觉得有一丝机会,”布雷特回答,“我会劝你别那么做。当然,你也不会真的那么做。这个地方就应该保持本色,像一个高压锅似的。”

这种氛围他再熟悉不过——始终以工作为主,强调专业训练。学校概况介绍上写着:“这里不是业余者舞刀弄枪的地方,而是学习真功夫的地方。”这里与许多学校不同,布置的作业任务相当繁重,要求非常严苛,要求学生不断地创作、创作……日复一日,夜复一夜,就这样度过多少个周末,多少的假期……几乎没有时间发展其他兴趣,有时候根本没有空闲时间。学生时不时也会抗议这里一刻不得松懈的压力,有几个人选择了退学,但大多数还是适应过来了。学校概况介绍上也写道:“生活本就绝非易事。何故讳言?今朝不易,朝朝不易。”

正是这里对努力工作的重视和强硬的标准,让汽车制造商们都十分敬重这所学校,并与该校保持联系与合作。很多时候,还没等到毕业,各个公司就提前来争抢最出色拔尖的学生了。其他地方也有别的设计学校,但是洛杉矶艺术中心设计学院是唯一一所专门开设汽车设计课程的学校,因此,底特律每年录取的新晋设计师中至少有一半都来自洛杉矶。

才到学校没多久,布雷特身边就围了一群学生,他穿出人群,看着绿树成荫的后院,他们之前就是聚在这里,抿着咖啡,嘬着饮料,嚼着甜甜圈。

“一切如故啊,”他感叹道,“就像回家一样。”

“满满当当的客厅。”一个学生说。

布雷特笑了。这里的一切都太窄小,院子也是,常常出现学生们摩肩接踵的情况。可是,尽管这般拥挤,只有拥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能被录取,而这当中,也只有最优秀的学生才完成三年紧张的学业。

他们接着进行交谈——这也是布雷特到这里来的一个原因。

学生自然而然也想到了空气污染的问题,即使在这个院子里也难以避免。这里原本的情景应该是太阳挂在蔚蓝的天上,明媚的阳光洒满大地。但如今,却是厚厚的灰色烟雾从地表向天上蔓延,只有略微有一点儿阳光从迷雾中透过来,天空也还是灰蒙蒙、阴沉沉的。在这里,眼睛和鼻子也还是一直难受,布雷特想起最近美国公共卫生部发出的警告,报告说,纽约空气污染的程度相当于在这里的人一天抽一包香烟。这样一来,不抽烟的人便无辜受害,也和吸烟人士一样可能死于肺癌了。他猜想,洛杉矶也是如此,甚至更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