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 序言(第2/2页)

在安·兰德的其他作品中,她本人也给出过关于“崩坏的世界”这一问题的答案,这个术语是由她自己提出的。例如《源泉》中的多米尼克·弗兰肯,她在理想方面的孤立于世与凯伊和强尼惊人地相似,但她最终找到了用“本善的世界”(4)来制服罪恶的办法。“你应该学会,”洛克(5)告诉她,“不惧怕这个世界。在当下,不要让它成为你的羁绊;在未来,也不要被它的荆棘伤害。”(6)多米尼克确实学会了;但是凯伊和强尼还没有,至少没有完全学会。所以,我们看到了一个非典型的安·兰德作品:这部作品肯定了多米尼克最初的认识。

毋庸置疑的是,兰德女士当时的个人奋斗——她在思想上和写作上面对一个总是充耳不闻、甚至是充满敌意的文化——与这部剧作的中心思想有着很大的联系。兰德女士说,多米尼克就是“郁郁不乐的我”。《理想》也可以用同样的话来形容。

尽管《理想》充满抑郁的元素,它并不是一个完全“崩坏”的故事。这部剧作也有它轻松乃至幽默的一面。比如“无私者”扎克·芬克的插科打诨,埃尔默·甘特里(7)式的爱希·图梅修女以及她的“精神加油站”。另外,故事的结尾尽管表面上不是明朗的,但是它也并没有被设计成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和溃败。强尼的最后一举是实实在在的行动——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部分——他捍卫了理想,驳斥了一切的空话和空想。因此,他的理想主义是发自内心的,而凯伊·贡达在不懈的追寻之后也得到了积极的答案。这样来看的话,《理想》亦可以被理解为对本善的世界的一种肯定(尽管它的形式是非同寻常的)。

里奥那多·佩克夫

————————————————————

(1)安·兰德的第一部小说。——译注

(2)指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一九三八年被认为是斯大林的意识形态达到顶峰的一年。——译注

(3)“give them up”,作为单字解释时,可以理解为“给出,奉献”,但短语“give up”的意思是“放弃,背叛”。——译注

(4)“崩坏的世界”和“本善的世界”是安·兰德所创客观主义哲学中的两个对立概念。“本善的世界”里,事物发展的趋势是上升的,也许有时会有灾难降临,但堕落不是世界的常态。因此这里的“本善”与“人性本善”在本质上无关。客观主义哲学倾向于以“本善的世界”为模型看待世界。关于客观主义哲学可参见译本序。——译注

(5)《源泉》中的主人公。——译注

(6)由译者据英文原著译出。——编者注

(7)美国作家辛克莱·刘易斯的同名讽刺小说中的人物。——译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