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第2/2页)

[51]出自《圣经·马太福音书》。

[52]英法协约,又名挚诚协定,是指一九〇四年四月八日英国和法国签订的一系列协定,它标志着两国停止关于争夺海外领地的冲突转而开始合作对抗新崛起的德国。

[53]威廉·贺加斯(1697—1764),英国著名画家,版画家,讽刺画家,欧洲连环漫画的先驱,他的作品经常讽刺当时的政治和风俗,这种风格后来被称为贺加斯风格。

[54]弗朗索瓦-勒内·德·夏多布里昂(1768—1848),法国作家、政治家、外交家,法兰西学院院士。

[55]原文为法文。

[56]原文为法文。

[57]原文为法文。

[58]阿尔弗雷德·德雷弗斯(1859—1935),法国犹太裔军官,一八九四年被误判为向德国提供军事机密,引发“德雷弗斯事件。”

[59]五百张全开纸为一令。

[60]此处应指华氏三十度,相当于零下一摄氏度。

[61]在但丁的《神曲》中,冰冻层是第九而非第七层。

[62]这句话原文为兰开夏郡方言。

[63]原文为法文。

[64]此处指军方发放给士兵妻子的补贴。

[65]锡诺普的第欧根尼,古希腊哲学家,犬儒学派代表人物。大约活跃于公元前四世纪。据传说,第欧根尼在中午打着一盏点着的灯笼穿过市井街头,碰到谁他就往谁的脸上照。他们问他何故这样,第欧根尼称,他想试试能否找出一个诚实的人。

[66]选自科尔曼·戈兹作词、瓦尔特·唐纳森作曲的《我们会在我的肯塔基老家欢度佳节》。

[67]现位于巴基斯坦、阿富汗与伊朗交界附近,曾是英国的殖民地。

[68]维纳斯堡(或称维纳斯之山),理查德·瓦格纳《唐豪瑟》一剧中的主要场景之一,在这个地方,唐豪瑟喜欢上了女神维纳斯,而将未婚妻伊丽莎白抛弃。西尔维娅渴望提金斯,同时鄙夷瓦伦汀,此曲十分符合她的心境。音乐剧中,唐豪瑟最终回到未婚妻身边。

[69]原文为法文。

[70]法国著名民歌,主题为庆祝第一代马尔博罗公爵加入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他在战争中大展神威。此歌是展示西尔维娅通晓音乐的又一用例。

[71]原文为拉丁文。

[72]希腊神话中好酒色、半人半羊的森林之神。

[73]指加里波利之战,是英法两国意欲攻占伊斯坦布尔(君士坦丁堡)而于一九一五年四月发动的战争,英法惨败。

[74]即薛西斯大帝,大流士一世之子和继承人,发动第二次希波战争,惨败,波斯帝国由此转衰。

[75]指提金斯。后文O.H.将军指奥哈拉将军。

[76]即桑德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英国一所培养初级军官的重点院校,位于伦敦西部。它曾与美国西点军校、俄罗斯伏龙芝军事学院,以及法国圣西尔军事专科学校并称世界“四大军校”。

[77]伦敦首家百货公司。

[78]所指战役发生于布尔战争期间,是英国与南非布尔人建立的共和国之间的战争。历史上一共有两次布尔战争,第一次布尔战争发生在一八八〇年至一八八一年,第二次布尔战争发生在一八九九年至一九〇二年。

[79]雷德弗斯·布勒将军,第二次布尔战争英军连连失利,便是由他指挥。

[80]第二次布尔战争中的斯托姆贝赫战役中威廉·加塔克中将有一百三十五人被杀,六百九十六人遭俘虏。

[81]第二次布尔战争中的一次战役,英军惨败。

[82]这是《亨利五世》中士兵迈克尔·维廉姆斯在第四幕中的台词。本段后两句台词,同出第四幕。

[83]摘自英国玄学派诗人安德鲁·马维尔(1621—1678)代表作《致羞怯的情人》,中译采自《致羞怯的情人:四百年英语情诗名作选》,陈黎、张芬龄译。

[84]同出自马维尔《致羞怯的情人》。

[85]杜奥蒙是法国默兹省一个市镇,属凡尔登区默斯河畔沙尔尼县。迪奥蒙,经查无所得。

[86]原文为法文。

[87]指皇家东方肯特团。

[88]原文为法文。

[89]大地懒,又名大懒兽,是最大的地懒,见于更新世中美洲和南美洲,现已绝迹。

[90]原文为法文。

[91]托马斯·阿诺德(1795—1842),英国近代教育家。一八二八年起任拉格比公学校长,任职十四年。上任之时,学校在所有公学中地位极低,上任后确定公学的教育目的为培养大量“基督教绅士”,使之占领整个基督教世界。

[92]拉格比学校位于英格兰西北部沃里克郡的拉格比市,是英国历史最悠久及最有名望的贵族学府之一,建于一五六七年。

[93]原文此处为“Parade”,意为“排场、炫耀、荣誉”,也有“阅兵式、队列、练兵”等义。本卷原书名Parade’s End也含有多重意义。

[94]法国西北部小山,靠近比利时。

[95]比利时法语区地名,靠近法国。

[96]比利时地名,靠近法国边境。

[97]比利时地名,靠近法国边境。

[98]指转移人的注意力,转移话题。

[99]原文为拉丁文,出自《次经·以斯拉三书》。

[100]十七世纪英国著名诗人。

[101]英国东北部一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