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138(第2/3页)

要说把英语翻译成汉语,大家都跃跃欲试,但是,把论语翻译成英语,大家还真有点卡壳。

曾经的抢答变成了哑然一片,没人知道该怎么翻。

终于,有人尝试说:“harmony but not sameness。”

小帅觉得这个翻译法不对,刚要举手,盛海峰一把摁住了,因为他看到超生也举了手。

“The superior man is affable,but no adutory.”超生大声说。

和而不同,这句话出自论语,意思是君子即使和某个人亲密,但是,所持的道不同的时候,依旧要坚持已见。

超生这个翻译,直译的意思是:绅士虽然和蔼可亲,但绝不谄媚于任何人。

一语中的!

“太棒了,这个小姑娘才多大,居然能把文言文翻译的这么棒?”人群中,一个戴着眼睛的中年人说。

“是啊是啊,她没翻译的时候,我根本想不到,中西方的语言居然可以如此完美的被表达出来。”又有人说。

超生举着手,面向汤姆华盛顿,示意他继续。

“三人行,必有我师!”

“When l walk along with two others they may serve me as my teachers.”超生立刻脱口而出。

这句话的直译是:在特定的场合,三个人一起行走,另外两个人就可以做我的老师。

“漂亮!”人群中有人喊了一声。

“thank you.”超生笑着跳了起来,挥手说。

接下来,超生就得到跟汤姆华盛顿近距离说话的机会了,当然,她跟现场所有的年青人一样,一点都不怯,勇敢跟对方交流了起来。

谈起自己最喜欢的一部经典名著《飘》,汤姆华盛顿立刻指着自己:“我就来自美国南方。”

超生一听兴奋坏了,立刻跟对方交流起了自己读过那本书的感想。

等到夜幕再深点儿,公园里到处是蚊子,汤姆华盛顿也该走了,前来练习口语的人群渐渐散去,盛海峰和小帅骑一辆自行车,超生坐在哥哥身前,穿过宽阔的街道,街道两边是矮矮的楼。

路上川流不息涌着的,全是自行车,轱辘轱辘的蹬着车轮子的人们,正行色匆匆的往家里赶着。

处处飘散着普通家庭里,铁锅里烹饪的食物香气,这味道一层层的,是那么复杂,但又那么纯粹。

“啊,这可真美妙啊。”超生喊说。

贺帅加油蹬了两大脚,自行车跑的更快了,风吹过来,空气顿时变的凉爽无比。

超生都计划好了,这个七月自己好好考,考个双百,绘画和音乐可以加分,到时候考到北京去的。

班主任王老师因为斌和炮都考到北京去了,只剩下超生一个,其实挺喜欢给超生穿点小鞋子的,毕竟她又不是次次都能考双百,稳坐第一,而且量实在太大了,经常在课堂上把王老师给问的张不开嘴巴。

跟乖巧,又稳扎稳打的福妞相比,总要差着那么一点。

所以对于超生,王老师避之不及,同时又特别想赶紧把这祖宗给送走。

当然,在转档案的时候,她在想,这一回自己总可以做点手脚,让陈月牙多跑两趟了吧?

结果一个周末,她在家里做好了饭菜,端着碗看电视的时候,看到新闻里一个关于英语角的新文报道,笑容就渐渐凝固了。

因为被拍摄的主角,正是超生和一个外国人的对话。

新闻里还播了一段现场的盛况,这一段中,贺笙笙正在尝试用英语翻译一首古诗,她翻译一句,围观的年青人们就要叫一声好。

一首《春晓》,被她翻译的淋漓尽致。

在急需要学习新知识的八十年代,英语也是从初中才开始配套,贺笙笙现在就已经熟练的掌握英语了?

只凭她现在流利而又娴熟的英语,只怕投档案的时候,北京的中学会抢破了头的要她吧,说不定现在,好些中学已经瞅准了她,只等着抢人了吧?

当然,超生上了电视,这事儿不止王老师看到了,贺家全家人也全都看到了。

邓翠莲在燕支胡同口夸,刘玉娟回老家夸,而且不是夸一天,是连着好几天都在夸。

夸超生看的书有多少,夸超生的英语有多好,夸她的画有多漂亮。

夸到最后,她俩一出门,认识的人都得赶紧回家的地步,这俩女的止不住的还在夸呢。

遇见个小摊小贩都得说一句:“嘿,你们看电视不,看过前段时间一个关于英语角的新闻不?那个小女孩子啊,就是我们家唯一的小闺儿……”

到最后,不用城管,燕支胡同口的小商贩们因为受不了邓翠莲的夸口,集体搬到别的地儿去了。

七月一放暑假,超生就撤底的搬家,上北京啦。

因为她从现在开始,要和几个哥哥一起,上实验中学了。

“你二斌哥哥和三炮哥哥,现在一个在初一(2)班,一个在初一(3)班,唯独你没有经历过过渡,而且,你被分在了初一(5)班,我们都照顾不到你哟。”小帅说。

超生觉得无所谓:“我可以认识新的朋友啊,没关系哒。”

“只要珠心算部队被批下来,三炮就会被特招上大学,二斌等初中读完,也会被最好的体校给抢走,你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能上实验中学的都是特别优秀的孩子,你哥我在这个学校里,都属于平平无奇的那种,咱们在小县城里木秀于林,但在北京这个藏龙卧虎的地方,啥都不是,更要勤学苦练,明白吗?”小帅又说。

“我知道啦,我会努力哒。”超生于是说。

俩兄妹一起到超生最爱的熟食店,熟食店的售货员看见超生,立刻挥手说:“Wele to Beijing,贺笙笙。”

因为英语角被电视广泛报道,而且,国家对于这种现象的兴起进行了长篇的报道和号召,并且号召全民学英语。

现在就连整天摇着扇子的大爷大妈们都舍弃了京剧,开始抱着收音机学英语了。

狗的猫铃,狗的阿夫特农,好阿油,这些小句子甚至被印成了书,人手一本。

“This is an old city, but also a vibrant city.阿姨,我说的对吗?”超生笑着说。

“二斤四两,一钱不差,全是瘦肉小排,卤的那叫一个喷香四溢,咱国营商店不尽讲信誉还讲质量,货真价实,童叟无欺,总共八块四毛,给钱啦您呐。”售货员大姐又笑着说。

“谢谢您呐!”超生学着她的样子,也说。

这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同时也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城市。

住在这个古老城市里的每一个人,都能固守传统,坚而不移,但每一个人也能接受新事物,改变自己。

处处都在谈论改革开放,处处都在讲社会的变革,所有人也都积极的,努力的,尝试着从灵魂开始变革着自己,尝试着用变革自己来改变整个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