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111(第2/3页)

“这个铜板好看,妈妈,先拿这个缝。”有妈妈动手,超生就秒变小粉丝,双手托着下巴,看看做毽子啦。

“啤酒饮料,罐头瓜子儿,把那脚让一让呐!”列车员推着小推车,历经艰难险阻,千辛万苦的来了。

穷家富路,这可是陈月牙向来认定的真理。

所以,卖瓜子饮料的过来,超生就搓小手手啦。

“一罐水蜜桃罐头,一包甜瓜子,再给我一瓶……”

“可乐,妈妈,我听说小孩子喝了可乐,才能长长哟。”超生连忙补一句。

不比小帅哥哥大清早上了火车,因为兜里没钱看都不敢看吃的,超生可是跟着妈妈的崽,这一路上,磕着瓜子,还有妈妈给自己做毽子,日子简直好过的不像是人过的一样啊。

有个拎着一只破皮包的,还穿着老式中山装,肩膀上有一层厚厚的土的老爷爷,一直在盯着陈月牙看。

超生慢斯条理,吃瓜子吃渴了,才准备打开罐头,做为一个吃罐,她深深懂得吃的先后顺序。

不过因为老爷爷一直盯着她,超生看他嘴巴挺干的,就把罐头瓶子捧起来了:“爷爷,要喝我的糖水吗?”

“不了不了,不过同志,你这钱币都是哪儿来的,我能不能看一看?”这个老爷爷蹲了下来,问陈月牙。

陈月牙不像贺译民懂点收藏,要不然,也不会让超生把这么多值钱的铜板拿出来玩儿。

“孩子玩儿的,就几个铜板而已。”陈月牙说。

“要我想买呢,一枚十元行不行?”这老爷爷又问。

陈月牙最近正缺钱,但是,既然是超生的宝贝,看超生眉毛一竖,她就摇头了:“不卖,这是我家孩子玩儿的东西。”

这老爷爷人老了,蹲不住,突然伸手在超生的头发上摸了两摸说:“要你不想卖就收起来,甭给人看着,这东西啊,招人眼睛。”

他这么一说,陈月牙再看那一包铜板,突然就有点明白是为啥呢。

铜板这东西,有值价儿的,也有一文不值的,估计她这一堆里有值钱货,火车上人多眼杂,这老爷爷是提醒她,别被人盯上。

刷一把把铜板全收到了兜里,陈月牙摇着自己的手说:“哎呀手好酸啊,咱等到了北京再缝吧,妈妈实在缝不动了。”

超生立刻把罐头捧给了妈妈:“妈妈吃!”

既然妈妈那么辛苦,这会儿,超生当然化身小苦力,捏肩膀,揉背,揉手手,不停的就替妈妈干起来了。

下了火车,俩人挤上公交车,再倒一趟车,直奔盛海峰家。

还是因为都住在胡同里,所以,超生对于盛海峰家,有种别样的亲切感,每当走到这个胡同口,就有一种,自己似曾相识,并且曾经来过的感觉。

这种感觉随着她慢慢长大,居然越来越强烈了。

当然,此刻,盛海峰和贺帅并不在,盛成也不在,当然是因为受了伤,贴身伺候妻子去了。

家里俩老人在呢,盛爷爷和盛奶奶。

还有一个女孩子,也在家里头,正在跟盛爷爷聊天儿。

这个女孩子,当然就是剧团从部队上转业的,鲍政委的女儿鲍小琳了。

虽然父亲在部队上上班,但是鲍小琳恰好是被耽误的十年里长起来的一辈人,斗争最激烈的时候她才上小学,全面停课的时候,因为父亲的关系,进了最风光的百货大楼做售货员,而且还是卖副食品,在别的姑娘们在乡下为了三个工分挑大粪,割麦子,插秧,为了吃口肉,满山遍野放火烧松鼠洞的时候,她坐在百货大楼的玻璃里头,穿着漂亮的的确凉裙子,凉凉快快的吃瓜子,吃罐头,当然,就算在北京城里,也是万众瞩目,万人羡慕。

这么风光到23,说白了,城里最好的小伙子跟她谈对象,她还挑三捡四不愿意呢。

变故是在去年,谁知道一改革开放,下过乡的姑娘们一回来,齐刷刷安排了好工作,什么法院的,检察院的,农业厅文化厅的,她突然之间就不再是曾经那第一风光的好了。

这种打击对鲍小琳来说可太大了点。

不过好在她发现,领导盛成对京剧极为痴迷,而恰好她爸又调到剧团当领导了。

这时候,她正值当年,京剧又是国粹,领导人们出国访问的时候都要带着剧团,要把京剧学好,成为剧团的当家大青衣,她还是北京城里最风光的那撮子人。

当然,调到剧团之后,鲍小琳很快就征服了整个剧团上下。

就连盛老爷子,久不写剧本了的,给领导们重新要求上纲,让排新剧,而且指定了是给鲍小琳排,俩人正在为此而进行创作方面的沟通。

俩人说到兴起,这会儿翻了苏爱华的行头出来,正在院子里试行头。

在旧社会,青衣们自己的行头,那一套是按几千两银子算的,说白了,那看着是衣服,但花出去的是真金白银,什么地儿的刺绣,什么地儿的珠子,用的那儿的绸缎,搁现在,叫文物,叫文化遗产。

当然,要不是跟盛爷爷一起聊戏,就鲍小琳那五代赤红,三代要饭的无产家庭,哪见过这些东西啊。

这不有人敲门了,盛爷爷还在台阶上喝茶。

鲍小琳上是蟒,下是褶子,头上还戴着一套点翠头面,迈着贵妃醉酒的步伐,就去开门了。

这门一开,超生穿着花棉袄,背着绿书包,抬头一看,顿时大吃一惊:“妈妈,这儿有个花大虫!”

除了在舞台上,谁在日常生活中见过这种打扮啊。

陈月牙也给吓了一跳,心说,这怕是个疯女人吧,咋穿成这样?

当然,在她们母女的心目中,定意中,穿着五花大蟒服,戴着点翠凤冠的鲍小琳,完全就是一个疯婆子。

鉴于曾经盛妈妈就曾发过疯,超生掂起脚尖,一脸戒备的进了门。

陈月牙也一身的戒备,生怕沾着鲍小琳的衣服的进门了。

“盛奶奶,你好呀,我是小超生!”超生看盛奶奶在厨房里,高声说。

盛奶奶也没见过陈月牙,而且,这老太太跟儿媳妇之间是这样,儿媳妇身体好了,她就走了,回自个儿家练太极拳,打八段锦,养生喝茶,好不在自在。

儿媳妇要出了什么事儿,一秒到场,熬汤煎药伺候儿媳妇。

人老了,可不就这样儿嘛,保存实力,关键时刻发挥自己的作用,在家里,那是座山雕式的镇家之宝。

“这小丫头,我看着眼熟……”老太太转了一下脑瓜子,想起来了:“你是程阿姨那家子的亲戚吧,这是你妈?”

在老太太这儿,陈月牙只是原来的保姆,邓翠莲的大姨程大花家的亲戚。

当然,老太太并不知道陈月牙和苏爱华合伙做生意的事儿,所以,也不知道陈月牙是为什么事情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