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风篇(第3/12页)

即便如此,那家木结构的旅馆看上去很结实,隐在树丛里的庭院,两千坪绰绰有余。以前是一家烹饪旅馆,也接待住宿的客人,但是老板娘和女招待们都上年纪,现在除了那些有特别交情的老客户,一般客人是不让留宿的。

但是,这里的老板娘以前在祇园町做过舞伎,也经常去茑乃家,所以里子跟她非常熟悉。这次能在这家旅馆给椎名订了房间,其实也是因为有这层关系。

两人在渡月桥前面的河堤上下了出租车,然后顺着河堤下到了河滩上。从那里沿着河往前走四五十米,就迎面看见一座小山,有一条山道通往山里面。

两人顺着那条山道往上走,透过路旁树木的枝丫,可以看到河面。走了一百米左右,就到了旅馆的入口。

“我是茑乃家……”

里子向出来迎接的女招待报上姓名。

“欢迎光临!我们一直在恭候!”

女招待热情地迎接两人,和颜悦色令人如沐春风。

里子本来想在玄关原地不动等着,但看到椎名不知所措的样子,跟他一起去了房间。

因为旅馆建在山腰里,几个房间好像是由游廊连起来的。顺着游廊转了两个弯儿,前面那个和式房间就是椎名的房间了。

拉开拉门,迎面就是一个三张榻榻米大小的休息室,里面是个十张榻榻米大小的房间。

“这段时间很少有住宿的客人,我觉得这个房间挺安静,窗外的景色也不错!”

正像女招待说的那样,打开窗户,外面就是有些倾斜的庭院,前面就是大堰川,只见河面在余晖里波光粼粼。

“太棒了!真是个好地方啊!”

看到椎名那么高兴,里子觉得没有白给他介绍这家旅馆。

“您满意吗?”

“这么好的客房让它空着真是太可惜了!”

椎名觉得有些遗憾,可是如果平日里接待那些住宿的客人,就需要凑齐相应的人手,女招待领班什么的一个也不能少,现今这个形势,那样做反而麻烦事更多。

“老板娘呢?”

里子问女招待,她想至少得先给老板娘打个招呼。

“老板娘这会儿有事儿出去了。”

“是吗?请你替我向她问好!”

里子拜托女招待替她捎个话,然后把小费给了女招待,转过头来对椎名说:“咱们走吧!”

沿着河边步行从旅馆到吉兆用不了五分钟。

再次和椎名肩并肩顺着山路往下走,赖子有一种错觉,好像两人一起住进了这家旅馆。

“从东京到这里也就三个小时,真没想到能来到这样一个别有洞天的世界!”

“您好不容易休息一天,我还担心会让您受累呢!”

“没有的事儿!来京都太好了!”

或许是已经到了夏末的缘故吧!路边的草丛里传来了虫鸣唧唧。

河滩上似乎还残留着几分白天的暑气,山路上已经能感到傍晚时分的凉意了。

出于生意的关系,里子对别家的料亭或厨房颇感兴趣。不过,话虽那么说,她却不是为了偷学厨艺或探访别家料亭的味道。她又不是什么厨师,实际上即使那么做了也没什么用,还有,模仿他家就会失去自家料亭的特色。

对于里子来说,最有吸引力的还是餐具和摆设。

吉兆在京都也属于传统老字号,其在这方面颇为用心。

里子曾经好几次被邀请来这里做客,可是和一个男人一起来还是第一次。

里子开始的时候有些紧张,唯恐别人觉得自己奇怪,但那是里子多虑了,她尽可以认为是被请来做客的,其实以前也有过应客人之邀和客人两人出去吃饭的事情。

或许正因为自己心中有愧才如此多虑。

年历上虽然已经过了立秋,但暑热尚存,宴席主要是以适合夏天的料理为主。

作为小菜先上了一道莼菜豆腐之后,接着又上了对虾、鳗鱼和辣莲藕。鳗鱼的味道比较厚重,对虾的下面铺了一片菊花的叶子,味道则是比较适合夏天的清淡味道。

接下来是嫩鸡汤和冷鲜鲈鱼片,大碗菜则是干烧加吉鱼。

拼盘是大虾、香菇和银杏炸豆腐,汤则是把海鳗磨碎做出来的老汤。

带着季节感的每道菜自不必说,装八寸膳和生鱼片的水晶器皿更让人感到几分清凉。

酒是凉酒,酒壶和酒盅也都是清一色的水晶制品。

里子一边给椎名斟酒一边问道:

“您觉得菜肴怎么样?”

“我是第一次来,非常好吃!”

“比我家的菜肴好吃吧?”

“不是的,两家都……”

“您两家都得夸,真难为您了!”

里子笑着,椎名也面露微笑,喝过酒,他的气色好了几分。

最后是一道味噌汤和米饭加酱菜,饭后的水果是水蜜桃,两人从吉兆出来的时候已经过了七点半。

“我领两位到船上去!”

由总管和领班头前带路,两人出了吉兆的正门,发现挂着红灯笼的画舫已经在前面等着了,灯笼上印着吉兆家的标志。

“不好意思!让您久等了!”

椎名对等候多时的船老大表示感谢,第一个坐进了船舱里。

船边和码头离得很近,似乎要碰到一起了,即便如此,要上船的时候船还是会摇晃。

“啊……”

里子不由地娇声惊呼,椎名见状连忙伸手去扶她。

这条画舫大约有两米宽,十一二米长。船中央有顶棚,下面铺着凉席,稍微挤一挤好像可以坐二十个人左右。

实际上,已经出发的其他船上都坐了很多人,叽叽喳喳很是热闹,但里子只想和椎名两个人坐。

“还有没有其他需要的东西?”

女招待站在码头上问道:

船舱里除了坐垫以外,还有团扇、装着酒的酒壶和酒杯,以及装着酒肴的食盒。

“还有烟花呢!祝两位玩儿得高兴!”

听女招待那么说,里子一下子红了脸,幸亏是在灯笼光里,没有被对方发现。

“好了!出发吧!”

在总管和女招待的催促下,画舫徐徐离开了码头。

鱼鹰表演好像从半个小时以前就开始了。离码头五六十米的上游已经有十多艘画舫排成了一排。每条画舫顶棚周围都悬挂着印着料亭标志的红灯笼,那些红灯笼交相辉映,红光在河面上摇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