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尔纳与中国天朝 【译者序】(第2/2页)

此外,有趣的是凡尔纳在作品中还引用了《四库全书》。娜娥的第一个年纪比她大一倍的丈夫,曾经是这部篇幅巨大的百科全书的编辑,不过,估计他是积劳成疾而死。他们力图收集各方面的知识,很显然这点和凡尔纳努力勾画这个世界有相似之处。其结果是,研究凡尔纳的学者们经常探讨该百科全书,但由于某种原因,最后没人能辨认出。如今,可以肯定这部巨著就是《四库全书》。

总之,与同时代的作家相比,凡尔纳有关中国资料方面的引证是较多的,也是很广泛的。他的主要目的就是让人们了解当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不过,他并非专题论述,而是总的描写,特别是采取游记的形式进行描述。凡尔纳根据需要选用这些素材,成功地勾画了一个美好的中国。

人物介绍

在塑造人物的过程中,凡尔纳设法把他们描写得具有中国人的特征,与此同时让法国读者也能接受。并且他写信告诉赫兹尔,他必须避免那些“非常刺耳的中国人名,因为我不想让读者扫兴”(1878年10月30日)。

金福,三十二岁,无业游民,他被认为是中国北方人的典型代表。“很健康,与其说他是黄种人还不如说他是白种人。他眉毛很直,两眼在一条水平线上,眉角在太阳穴处没有向上翘,鼻梁较直,脸庞不平。”凡尔纳的这段描写使我们感到金福像个欧洲人。不过,应该指出的是,在凡尔纳被指控带有种族歧视前必须说明:小说中的王先生是个非常典型的中国人,各个方面都比他的学生更有魅力。

金福既傲气又没有耐心,有时候还打他的仆人,不过“多数情况下是习惯成了自然,并无恶意”。他冷漠无情,懒惰无比,惯于享乐,而且抱着一种宿命论。他的遭遇使他成为一个脱胎换骨的新人,变得更加睿智,并对生活抱以乐观态度。

金福的未婚妻娜娥,无职业,是一位年方二十岁的美丽寡妇,有一双充满温柔的眼睛和一双小脚,不过,她的脚并非裹成。娜娥很聪颖,念过书,十分虔诚、温柔,是一位贤妻良母。

小宋,该人物的年龄和长相不详。他是金福的一个仆人,他总是办事心不在焉,笨手笨脚,语无伦次,贪得无厌,懦弱无能。他唯一的长处就是忠厚。小宋知道自己并非是一名合格的佣人,经常自觉地要主人打他。他最害怕的是主人剪他的辫子——一种正式的惩罚,象征一种阉割。在这里凡尔纳采用了一种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幽默手法。最后小宋揭开自己的秘密——他老早就是用的假辫子,凡尔纳同样用了一种幽默手法。

金福的哲学老师王先生,五十五岁,一个典型的中国人。他聪明过人,十分乐观,他的哲学观总带着某些幽默和敏感的想象力。他很忠诚厚道,大公无私,把友谊置于一切美德之上,在厄运面前沉稳明智,满足于在金福家过着清贫单身的的生活。

王先生曾参加过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凡尔纳通过重点描写鞑靼人这个统治王朝的由来,表示他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支持,而且他让金福的父亲也支持太平天国运动。

凡尔纳小说中的其他人物都有种超越自我条件的精神,都具有朴实、乐观、勇敢、克制和练达的传统美德。总之,凡尔纳非常敬慕中国,又相当同情那些令人难以理解的居民,他很赞赏中国人的保持平静的哲学。

传统中国人的模式就是哲学家的模式,从不到国外旅行,不过问政治和科技发展,爱好物质享受,满足于房子、花园、妻子、朋友。不同的文化会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也各有其长处和短处。凡尔纳对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非常重视,对法国的也同样如此。他深入挖掘两国的传统文化,不管是他人的看法还是个人的观点,他总是将其有机地融为一体。同样,小说的标题也能使我们产生联想,去挖掘深层的意义,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法国人在法国并不一定就比中国人在中国更容易踏上幸福的道路。

结论

谈到凡尔纳有关中国的思想,第一个难题就是两种文明之间的鸿沟,正如麦卡里先生所说:“没有什么比用我们欧洲的标准来评判中国更荒唐了。”要准确评价小说家是如何描写中国王朝的,需要对中国和欧洲十九世纪的文化了解得非常透彻,即:以李约瑟的深度、凡尔纳所引用的78,000卷百科全书的广度、郑和船长的精力去探讨。

凡尔纳对中国人生活的描写细腻入微,因此,带有一定的想象。当然他毕竟搞的是小说创作而非社会学或人类学研究。作者自己谦虚地把《一个中国人在中国的遭遇》说成是“幻想的”(1879年3月17日)。尽管《一个中国人在中国的遭遇》和《八十天环游地球》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对中国习俗方面的误解,有些地方甚至是夸大其词,但目的是为了把故事写得更有趣。尽管有些出版商认为他作品中的人物也许太西化了,但无论如何,凡尔纳对中国的了解如此之深广,的确令人钦佩不已。

限于篇幅,凡尔纳对中国许多复杂情节的描写无法一一陈述,这里只希望给致力于凡尔纳研究的爱好者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因为凡尔纳文库中蕴含着一个非常丰富而重要的部分,它包含了许许多多东方的奥秘,正等待着我们去探讨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