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第3/3页)

我打断他们,看着神父清晰说道:

“我只是想说我舍不得离开您……”

回到布鲁塞尔,尽管我很高兴发现父亲租了一座大房子,用一种报仇心切的态度,投入到他的生意中去;尽管我沉溺于母亲对我的爱抚和温柔,以及唱歌般的话语,我还是感到孤单,像一只丢了双浆的小船,随波逐流。布鲁塞尔太大了,无边无际,所有的风都可以刮过来,少了一堵让我感到安全的围墙。我可以吃饱饭了,穿合身的衣服和鞋子,在自己漂亮的房间里收集一大堆玩具和图书,但我怀念与蓬斯神父一起度过的探寻神秘未知的那些日子。我学校里的新同学很乏味,老师机械僵化,课程很无聊,家也让我生厌。不是只拥抱一下就能找回父母的。三年时间,他们变得陌生了,肯定是因为他们变了,也肯定是因为我变了。他们离开的是一个小孩子,接回的却是一个少年了。我父亲一心要在物质上取得成功的强烈愿望让他变了个人,我很难再认出从前那个谦卑的爱抱怨的沙尔别克街上的裁缝了,他现在要做一个野心勃勃的做进出口生意的阔佬。

“你看着吧,儿子,我很快就会发财。到时你只要继承我的产业就是了。”他两眼发光地对我说。

我是否愿意变得和他一样呢?

当他建议我准备接受犹太教成人礼,领圣体,注册就读传统的犹太学校时,我本能地拒绝了。

“你不想接受成人礼?”

“不想。”

“你不愿学习《摩西五经》,学习用希伯来语写字和祷告?”

“不想。”

“为什么?”

“我要做天主教徒!”

回应来得毫不迟疑:一记无情的重重的耳光。几星期里的第二个耳光,先是蓬斯神父,然后是我父亲。解放,对我来说,倒是耳光的解放。

他叫来我母亲,让她作证。我重复并坚持我想信仰天主教。她哭了,他咆哮。当天晚上我就出走了。

我骑了一辆自行车,走错了好几回,终于在晚上11点左右到达黄别墅。

我甚至没在大门口按门铃,直接绕过围墙,推开林中空地的那扇小门,来到废弃的小教堂。

教堂门是开着的,地室的活板门也开着。

不出我所料,蓬斯神父站在地室里。

他看到我时张开了双臂。我扑到他怀里,一泻我的忧伤。

“我真该再给你一巴掌。”他轻轻搂着我说。

“可是,你们全都怎么啦?”

他亲切地让我坐下,点燃了几根蜡烛。

“约瑟夫,你是一个刚刚惨遭杀戮的光荣民族最后的幸存者之一,六百万犹太人被杀害……六百万!面对这些尸体,你不能躲避。”

“我和他们有什么共同之处呢?神父。”

“你的生命由他们带来,你和他们同时遭遇死亡威胁。”

“然后呢?我有权同他们想得不一样,不是么?”

“当然是。但在他们已经不在的时刻,你必须证明他们曾经存在过。”

“为什么是我,不是您?”

“我同你一样要证明他们,每个人有他自己的方式。”

“我不想接受我的犹太成人礼,我要信奉耶稣上帝,和您一样。”

“听着,约瑟夫,你去参加犹太成人礼,因为你爱你母亲,尊重你父亲。至于宗教,我们以后再说。”

“可是……”

“今天,你一定要接受做犹太人,这很重要。这和宗教信仰没有任何关系。如果你以后还坚持你的愿望,你可以做一个皈依基督教的犹太人。”

“那还是犹太人,永远只能是犹太人?”

“对,永远是犹太人。去接受成人礼吧,约瑟夫。否则,你要让父母心碎的。”

我猜想他肯定是对的。

“实际上,神父,我很想和您一块做犹太人。”

他大笑起来。

“我也是,约瑟夫,我很愿意和你一起做个犹太人。”

我们一起说笑了一会儿,然后他按住我的肩膀说:

“你父亲爱你,约瑟夫。也许他爱得不够好,也许用一种你不太喜欢的方式爱你。可是他爱你,从没像爱你那样爱过其他人,也从没其他人像他那样爱你。”

“连您也不会?”

“约瑟夫,我爱你和爱其他孩子一样,也许爱你更多一点,但这是不同的爱。”

我感到一种解脱,我明白了我来这里就是要这句话。

“把你从我这儿解脱出来吧,约瑟夫。我完成了我的使命。现在我们可以成为朋友。”

他顺手四处一指,指着地室说:

“你什么也没注意到吗?”

尽管光线昏暗,我注意到烛台没了,羊皮卷经书也没了,耶路撒冷的照片也消失了……我凑近架子上叠放的书。

“什么!……不再是希伯来语的书……”

“这里不再是一个犹太教堂了。”

“发生了什么事?”

“我开始了另一种收藏。”

他抚摸着几本书,书上的字我一个也不认识。

“斯大林总有一天会毁了俄罗斯之魂,我开始收集持不同政见的诗人的作品。”

神父背叛我们了!他肯定是从我眼睛里读到了这种谴责。

“不,我没有背叛你,约瑟夫。对于犹太人,有你在。从今往后,你就是诺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