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6章(第2/2页)

更确切的说,是人未到声先到。就听得一阵脚步声后,有个声音嚷嚷着道:“大哥!大哥我写完了!燕儿的舞蹈是我打小看着她练成的,就算多年未见,我还是记得很清楚!写完了!”

随着话音落下,雅妃之父兴高采烈的举着一篇赋文就冲了进来……

原本有资格参加除夕宫宴的就是三品以上官员,虽说赶来尚书府的并不是所有人,但来的却都是位高权重的重臣。要命的是,雅妃之父仅仅只是个礼部郎中,且不说礼部没太大的实权,就连他这个品阶……

五品官员放在外头吓唬没见识的平头百姓是完全没问题的,搁在面前这一群重臣眼里。

他就是个弟弟!!

雅妃之父敢说他这辈子都没见过那么多高官,仿佛是觉得他还不够凄惨,礼部尚书忽的上前两步,面无表情两眼无神的看着他。

哪怕按照实权来论,礼部尚书的权势是远不如他亲哥吏部尚书的,可他还是好害怕。

“大哥!!”

然而他大哥并不想救他,毕竟自个儿都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了。

礼部尚书在盯着自己的下属看了半晌后,伸手拿走了他手里的赋文,低头细细看了起来。看完之后,又转手给同僚们传阅品鉴。

在场的都是在文学造诣上颇高之人,看一篇赋文还是相当快的,只是在看完之!之后,所有人都是一模一样的表情。

冷漠脸+死鱼眼。

雅妃之父压力好大啊,他就快跟管家一样吓尿了。

紧接着,众人开始对他的赋文进行了360°全方位无死角的批判。俗称,鸡蛋里挑骨头。

从五岁启蒙到如今,雅妃之父写了无数的赋文,然而今个儿却成为了他一辈子的梦魇,因为这么多的肱股之臣亲自给他批文注释,让他深深的反省自己似乎不配当官,理应跟他幺儿一起上家学,从启蒙读物开始重新学一遍。

末了,终于有人问:“我记得韩大人的弟弟未去宫宴现场?所以,这是凭空想象出来写的赋文?”

韩大人点头称是,随后又补充了一句:“我虽亲眼所见那一幕,可正因为是亲眼所见,这才无法落笔。”

也是,毕竟一想到除夕宫宴的那一幕,脑海里就开始duangduang作响,脑子都快炸了,还写啥赋文呢?

众人纷纷陷入了沉思之中。

韩大人眼见危机过去,忙趁机道:“我倒有个想法不知各位是如何看待的。皇上一贯注重实际,很少会在赋文上面纠结。这就很奇怪了,若说皇上一时兴起自己作诗写赋,那倒没什么,可竟然下达口谕令咱们一起……”

“对对,很奇怪,相当得可疑!”

“说的没错!先前我不曾仔细思量,如今被韩大人一言点醒,仿佛这确实不太符合皇上一贯的行事作风?你们认为呢?”

“诸位同僚,你们觉得会不会是有人进谗言?”

“确有这般可能。”

“过分了吧?这矛头是直指咱们这些朝廷股肱之臣!简直就是其心可诛!”

在韩大人的有意引导下,大家纷纷调转矛头,目标直指某个可能并不存在的奸佞小人。

有时候,一起痛骂某个人是很能增加友谊的,哪怕仅仅是一时的塑料情谊亦无妨。

如此这般,大家纷纷口吐芬芳,怒骂能出这种馊主意的人,绝对是缺德冒泡,合该断子绝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