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第2/2页)

太医原开的都是安神药方,如今开的都是使人昏睡的药方,皇帝整日不断药,恍然已成瘾,不食用便不得片刻安眠,一碗碗苦涩到断肠的褐黑汤药送进来,又一碗碗空底送出去。

整座太清殿浸在草药气味中,连牌匾到木门,处处浸泡其中,宫人们越发安静了。

皇帝已经极为不正常了。

自那日去过一次暗牢之后,皇帝恍若忘记了那处还关着人,整日奢求着一个虚无缥缈的梦,宛如活在梦里。

一日较一日颓唐,一日较一日形容削瘦,不过几日,衣裳便宽大起来,骨节愈发瘦脱出形。

徐德安日夜贴身伺候,瞧得再明白不过,日益不安起来,他有一种极为强烈的预感,皇帝已到了不能活的地步,他不愿活了,他在折磨自己,他在刻意糟践这条命,因被所爱之人抛弃,是以连带着对这副躯体也厌恶痛恨起来。

太医院的人日日来问脉,无人能诊出个好歹。眼看着掌控国之命脉的人形容枯槁,无计可施。

今日一早,太清殿门前留下一封信,署名国师楚炎。

下头人送上来时,徐德安惊疑不定,眼皮直跳,直觉定然不是好事。

信呈到皇帝面前,皇帝就躺在床上,闭着眼,声音沙哑不已:“念给朕听。”

徐德安将那封条拆开:“……陛下亲启。罪臣楚炎,现已离京,性命交付于陛下手,楚炎听天由命。”

念到这里,他顿了顿,抬眼去看帘帐中那人。

封戎不语,看上去并不意外。

“楚炎生于洪未年间,若按常人算,今已古稀。因幼年得师尊眼缘,拜入门下,有幸随之修大道,得以延年益寿,能常人所不能。修仙者,当永怀赤子之心,采善贬恶,摒弃杂念贪欲……然这一途终究漫漫无尽头,楚炎失了本心逆天而行,作恶多端,桩桩件件不曾忘记。今得人点拨,方大彻大悟,只盼余生迷途知返,不求抵消过往罪孽,只求再无愧于心……罪臣已私放如风离开皇宫,陛下拿捏楚炎命脉,杀之,罪臣无怨无悔,留之,往后行善积德,直至残生了却……”

徐德安心情复杂,缓声念完了最后一个字。

几月前楚炎将饮溪献给皇帝时的表情他仍记得,果真天道无常,想不到那样一个人,竟肯走到这一步。

皇帝唯一能威胁他的地方就在这一条命,如今他不要这条命了,走的洒脱,倒终于像是个修道之人。

皇帝久久不言,徐德安只等着他下令,哪怕楚炎已跑到天涯海角,禁卫也会将他拿到皇帝面前。

谁知他只是淡淡应一声,道:“朕知晓了,你下去吧。”

他累了,不想再理这些烦事,只想闭着眼,沉沉的入到梦里去。梦里有另外一个他,还有会笑的饮溪。

临睡前的最后一句,皇帝吩咐这个跟了他多年、看着他一步一步走上皇位的大太监:“徐德安,接肃郡王世子入宫罢。”

徐德安心中咯噔一声,再看他,皇帝已重新闭目,长睫密密压成扇,面容平和,那一副生的极美的面容如今显出他真正的俊隽来。翩翩公子,冰雕玉著,眉清目朗,皎如玉树临风前。

他惊觉原来皇帝已成了这般模样,苍白的脸上再无一丝血色,再无一丝生气。胸前平稳,呼吸浅到不易察觉。

那个挺拔俊秀、挥斥方遒的九五之尊还在昨日,今日已随风散去了。

……

寅时三刻,丧钟撞了足足九下,肃穆沉闷,哀恸悲壮,压抑响彻皇宫,传至整个京城。

众人从沉睡中醒来,哭声怆地呼天。

胤帝封戎,继位三年,驾崩了。

……

耳边传来潺潺水声,水气与淡淡花香萦绕入鼻尖。

封戎缓缓睁眼,身躯僵硬,可五脏肺腑却缓缓活了过来。他默默望着头顶,神识无比清明,缓慢扫过周遭一切。

这一梦,恍然梦了千年。

玄衣男子缓步走来,单手负在身后,袖口绣金繁复华丽,顶过日光,晃了他的眼。

封戎一动不动,看着面前这张面如冠玉的脸。双目如潭鼻若悬胆,剑眉入了鬓,他漫不经心看过来,有一种说不上来的邪气,转眼时又不乏锋利。

他噙着笑看他,终是开了口:

“为情爱软弱至此,好好的魔帝不当,非要下界做什么凡间皇帝。我只当你入了迷,再也不回来了。”